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
“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
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秋风送爽,金菊飘香,又是一年重阳佳节。在这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由贺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中共贺兰县委宣传部、贺兰县文明办主办,贺兰县常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常信乡四十里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贺兰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贺兰县文化馆协办的贺兰县2024年“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重阳”系列活动10月11日在常信乡隆重举办。
节目在一段欢快的舞蹈中拉开序幕,舞者们轻盈的步伐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乏现代元素的创新,生动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诠释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场景。
此次“情暖金秋,爱在重阳”文艺汇演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情感的平台,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重阳节也被称为敬老节和老人节,人们通过这一节日来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和感恩之情,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在数字文化中,“九”与“久”谐音,寓意长久和长寿。重阳节因此被赋予了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重阳节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们通过祭祖、登高、敬老等活动来表达对已逝祖辈的怀念和对长辈尽孝道、感恩的情感。此外,重阳节还有饮宴祈寿、登高健身的意义。
重阳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登高赏秋、感恩敬老等主题,这些习俗和活动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节日,它通过一系列的习俗和活动,传达了对老人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