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引领的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2024年9月24日我校开展了理化生教研组初中物理学科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
此次活动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为主题,分别由马向鹏老师和周学谦老师担任本次展示课的主讲老师。
马老师以“水中哪种乐器不能发声”的视频带着学生走进了这堂课。举例身边发声的物体引出声源的定义,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和声音传播的条件。马老师的课堂轻松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
周老师老师则是以一个演示实验为开端,展开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验细节,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解中更加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并结合习题,能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评课环节,听课教师分别从“目标、素养、表现、效果、提升”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准有效的评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认真找出每节课的亮点、优点,细心诚恳地指出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主动换位思考,由“我”讲会怎么做、应怎么做,积极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以求共同进步和提高。
最后,姚校长做了总结发言,要求教师们对《课标》要常学、常研,要研深、研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明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以“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目标导向,优化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同课异构,让我们同出智慧,构出异彩。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成为“学课标-研课标-用课标”的“新”物理人。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 辑:校 办
责 编:张宏亮
审 核:杨评仁
签 发:姚广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