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彩播报】织梦云端:NSLI-Y中文教学的文化织锦之旅

文摘   2024-09-30 22:14   四川  

织梦云端:NSLI-Y中文教学的文化织锦之旅


【编者按】NSLI-Y项目(The 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 for Youth)全称“美国青年来华学习汉语项目”,是由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署出资成立的优秀学生教学金项目。今年暑假,在聂敏老师的指导下,我院共有14名同学参与(张玥、徐红梅、冯熙玲、石磊、唐欣宜、冯睿、钟颖、姚懿芯、魏欣蕊、苏圣凯、倪瑞琪、罗欣、李开颜、蒋莹),负责教授汉语、辅导及评估,提升了教学和沟通技能。通过创新教学,我们深化了对汉语的理解,并从与美学生的互动中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文化包容性,激励我们致力于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推广。

语言为桥,文化为舟:

我的NSLI-Y中文教学之旅

在这个特殊的夏天,我有幸成为NSLI-Y项目中的一名中文老师,同时也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助教老师,帮助授课老师和辅导老师进行沟通、安排排班表等。通过网络,跨越时空,将中文的魅力传递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外国学生。在“ZOOM”这个虚拟的教室里,汉语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穿越时空的屏幕,轻轻落在每一位外国学生的心田。一场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盛宴,就在这样的夏日清晨,悄然拉开序幕。

邂逅NSLI-Y,使命在肩

美国NSLI-Y项目,全称“美国青年来华学习汉语项目”,是由美国国务院出资成立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项目,旨在选拔符合条件的美国高中生,提供全额奖学金以及相关的语言训练和文化熏陶。此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与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合作,2013年至今该项目已实施了9年,它如同一条纽带,紧紧连接着美国青少年的语言学习之旅与广阔的国际视野。当我得知自己成为这一项目中的中文传播使者,内心的激动与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深知,这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的旅程,更是一场肩负着文化交流使命的挑战。

细心筹备,迎难而上

面对线上教学的全新模式,我投入了项目组精心安排的培训中,潜心学习教学策略和课堂规则。由于两个地方存在十多个小时的时差,我们总是在北京时间晚上8点进行辅导。同时,我们采用的是“多对一”的教学模式,一位美国学生有3-4位辅导老师。我每周将进行2-3次课后辅导工作以及1次周测工作,在此基础上,我每天辅导之前都会写好教学的资料,我还会搜集各种教学方法,如:如何通过英语单词的发音来区分拼音中的z、c、s、r等。尽管我们隔着屏幕的障碍,但我努力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帮助到外国学生。

云端相遇,教学相长

我们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会是在线上课堂的舞台上,我们通过自我介绍、交流、添加微信等方式来破冰,让大家能够更快地熟络起来。同时我们还交换了各自的意见和需求,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内容作了铺垫。

在见面会之后,我们简单了解了学生关于汉语的学习情况后,还为我们的美国学生-Cole Scheibelein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施柏霖(这个名字在音译的同时,也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柏”在中文中往往与常青、坚韧联系在一起,“霖”意味着连绵不断的雨,整体有一种自然、持久的含义。)他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习授课老师的教授方法,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壁垒,使用情景模拟、互动对话等方法,让我和学生之间的中文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施柏霖是一个直率、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且非常喜欢提问的学生,这种开放性的交流方式与我所熟悉的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在学习的期间,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尝试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解释汉语中的抽象概念,同时我也教了他很多在课堂学习之外的词语:火锅、汉堡、旅行、饺子等等。在这个项目里,每一位学生都是主角,而我们,则是他们探索语言世界的引导者。

文化交融,心灵对话

在教学的每一个瞬间,我不仅传授汉语的奥秘,更讲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他们每周五都会有中国文化课,他们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如:包饺子、太极等等。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热爱溢于言表,他们同样热情地分享着美国的多元文化。在交流中,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文化,彼此启发,共同进步,文化的碰撞擦出了友谊的火花。

满载而归,收获智慧

随着暑期的结束,我目睹了美国学生们从羞涩到自信的转变。从最开始的听不懂中文提问,到最后能够和我用中文对答如流;从关系的生疏,到最后的完全熟络;从明显的洋腔洋调,到最后的洋腔洋调的淡化,他的进步让我感到骄傲。同时在这段实习旅程中,我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一、教学技艺的提升:我学会了如何巧妙地运用技术,让教学更加高效;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欢乐有趣;如何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习事半功倍。

二、文化理解的深化: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我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了更加细腻的认识。

三、团队合作的精髓:与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让我领悟了协作的力量。大家分工合作,让每一天的教学内容都丰富而又高效。

四、辅导分析的学习:每一次周测和辅导之后,我都会写周测报告和辅导分析,我从刚开始的什么也不会,到后面能够写出一份有效又有质量的分析和报告,都是我的经历和成长。

五、志同道合朋友的收获:在这个项目中,大家几乎都是相同的专业,我在担任助教时,和各位辅导老师沟通交流的同时,收获了来自各个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朋友,这让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NSLI-Y项目的实习虽告一段落,但我的对外汉语教学梦想仍在扬帆起航。这段经历如同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不懈努力,以我星星之火,明华夏之美,为中文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同时也感恩NSLI-Y项目赋予我这次难忘的实习机遇,让我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与美国学生们共同编织了一幕精彩的中文学习篇章。这段记忆,如同一笔珍贵的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往期推荐

【锦彩播报】毛朝勇老师谈“人工智能对数字影像创作的影响”
【锦彩播报】第六届影像天府短视频创摄大赛宣讲会在我校举行
【锦彩播报】成都锦城学院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锦彩文传


指导老师 | 叶文婷 余小活 宋祎璇

总编辑 | 方雪玲 陈秋鸿

执行总编辑 | 邓梦燕 

记者 |张玥

图片来源 | 张玥

邮箱:wcnews@163.com

夸父网:http://lm.scujcc.edu.cn/

抖音号:61420594

文学与传媒学院全媒体中心


锦彩文传

全媒体中心抖音号

欢迎扫码关注

锦彩文传
成都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