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河南大学精心筹备并开设了《赤薪河大》专题课程,旨在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文化,激励广大学子铭记历史、勇担时代使命。课程通过参观红色教学基地、学习河南大学抗战时期的办学历程等内容,增强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来自软件学院的陈玉廷、吴昊、聂江涛三位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课程。他们通过深入接触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河南大学在抗战时期的奋斗历程,深受启发。在研学过程中,这些红色历史不仅唤起了他们对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精神的敬仰,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身为新时代青年,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信念。
历久弥新 学习红旗渠精神
陈玉廷和同学们前往林州,一同学习红旗渠精神,在路途中,同学们一起唱红歌,分享自己心中的河南大学。
到达林州后,走在山路上,看着壮观的红旗渠,心中不禁感慨,劳动人民的伟大,在党的带领下,林州人民靠着一锤、一铲、一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创造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一红旗渠。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各位同学在人生道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勠力同心、奋勇向前。
仰望泡桐 感悟焦裕禄精神
吴昊和同学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焦桐广场,映入眼帘的是焦裕禄同志亲手栽种的一棵泡桐树,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亭亭如盖。站在泡桐树前,同学们仿佛亲眼见证历史,看到了“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同志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治理沙丘的身影。
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精神的引领下,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的思想。
烽火育才 牢记河大精神
聂江涛和同学们参观了谭头的国立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纪念馆、大王庙村旧址和潭头惨案纪念碑等地。通过参观,同学们感受到了河南大学在潭头办学五年的艰辛,更加感受到了河南大学师生和潭头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情谊。
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潭头留下了河南大学“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激发了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为当代青年,理应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以知识武装自己,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李 洋
责编:黄 荣
编辑:王滋萱 骆依雪 杨宇哲
校对:袁子俊
-软件学院新媒宣传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