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引领全国工具改革运动的“跑马车子化”
↓↓↓
引领全国工具改革运动的“跑马车子化”
1958年3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劳动大革命 消灭肩膀挑》介绍当阳县跑马乡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大搞工具改革运动的通讯报道。
《人民日报》刊发跑马乡工具改革的新闻
不久,毛泽东主席在成都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此在农田水利中开展工具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改良农具运动应推广到一切地方去,它的意义很大,这是个伟大的革命,是技术革命的萌芽,它有伟大的意义,它带有伟大革命的性质。”由此,拉开了一场全国性工具改革运动。
跑马乡位于丘陵地带,传说三国时关羽在此跑过马,后人便将此地取名为跑马岗,建国初,按地名在这里设立了跑马乡。这块土地上地产丰饶,但却水旱灾频发,为了改善这一状况,1957年跑马乡决定兴修水利。
水库工地场面
然而,劳动力不足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难题。于是社员普遍提出了改革工具,提高工效建议。在“人人献计,个个动手”的号召下,社员们都不甘示弱,制作、改革出了大量新工具如:牛拉车、牛拉木拖、木轨车、杠杆打硪机等,全乡出现了改革工具的热潮。
社员在制作运土的独轮车
九龙社刘成林创造的拖子在工地上运土
李汝珍创造的“杠杆打硪机”
木轨车运土
吊杆和履带运土
宜昌地委领导听说了跑马的工具改革后非常支持,并向省委写了一篇报告,详细地汇报了当阳跑马乡工具改革的情况。当年12月,时任省委书记的张平化亲自来到跑马乡考察,他对工具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省学习跑马经验。
随着工具改革的深入,新的工具样式不断涌现,到1958年,全县已经有4000多部车子、400多部拖子、48支吊杆、48条天线等工具用在了积肥、运输等等生产活动方面。这些新工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跑马车子化的见证人。左一冯德满,中陈耀清,右一陈继梓
“跑马车子化”不仅成为当时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定格在了中国发展的历史上。2023年,当阳市档案馆申报的“当阳县跑马乡工具改革档案”成功入选第二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它展示了当阳人民在党的引导下,积极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其他人还在看
来源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实习生 曹费阳 罗科荻
编审 李香怡 终审 魏茜 监制 周媛君
在当阳 爱当阳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