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公职人员
往往因为收入稳定、征信良好,
成为诈骗分子眼中的“优质客户”,
其遭遇诈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打工,打工
遇上诈骗
一不小心
两手空空
为此,我们特别聚焦公职人员常会遇到的三类典型诈骗模式,结合实际案例深度剖析,旨在有针对性地强化防骗意识,共筑全民反诈坚固防线。
2024年7月,玉林市玉州区某单位职工文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微信百万保障"客服,称因文女士开通了相关金融服务,若不取消服务,将自动扣除9000元的费用。于是文女士便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名为"会议中心"的 APP 。随后,对方将文女士拉入该APP群聊,给文女士发来网站链接,在文女士点击注册该网站会员后,对方要求文女士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及验证码,文女士将信息以及验证码发给对方后,随即收到银行卡3.5万元的扣款信息,文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①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内容,遇到问题应及时拨打官方电话或报警电话求证核实;③坚决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2024年9月15日,我市某单位职工江先生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一个“刷单返利”网站弹窗,他点击弹窗,下载了一个软件并注册登录。随后一名“接待员”与江先生聊天,以参与游戏充值任务将会获得返利为由,诱导江先生参与刷单任务。前期江先生确实取得了小额返利,但很快江先生发现无法提现。对方又称系统有误,诱导江先生继续充值解冻,但数次充值后仍无法解冻,江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江先生共被骗4万多元。①面对来源不明的弹窗要谨慎,不轻信弹窗内容,不随意点击;②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刷单应当直接拒绝,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③遇到对方称系统有误或资金冻结,需要再次转帐的,应当立即停止转帐行为,并拨打报警电话。
2024年7月,玉林市玉州区某单位职工郑先生收到声称是佳士得的工作人员的好友申请,对方称郑先生如有藏品出售,可到自己公司进行出售,郑先生正好有出售藏品的需要,便添加其为好友。对方让郑先生添加了一个企业微信号,该微信号给郑先生发来一个链接,请郑先生下载一个名为"佳士得"的 APP 。郑先生下载并登陆后,一名在线“客服”接待了郑先生,询问郑先生的藏品信息,郑先生表示自己想拍卖收藏的字画。对方要求郑先生将字画拍照上传,并缴纳2万元保证金。郑先生缴纳保证金后不久,对方回复称郑先生的字画已经卖出,但是所得资金被香港税务局扣押,需要补交税款才可解押。于是,郑先生往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1万元,随后郑先生接到了派出所的预警电话,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①不扫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②不随意按照"客服"的要求进行操作,尤其是涉及到转账、汇款、提供验证码等操作,一定要仔细核实;③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交易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的真实信息,多方面综合评估。
面对线上、线下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警惕,树牢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连接来源不明的免费WiFi、不安装下载非正版非官方APP;不贪图蝇头小利、随意提供个人信息,时刻保持清醒,防止犯罪分子有机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