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的开局之年。
王国良在会议中强调:2025年,生态城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紧紧围绕全市“十项行动”和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充分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和对外开放平台作用,重点聚焦八方面工作,以更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
围绕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横向布局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数字经济、绿色高端制造、绿色金融与服务、绿色低碳产业园7个重点领域,纵向延伸技术研发、产品试制、场景应用、检验检测和标准制定5个关键环节,着力布局“5×7”绿色低碳产业矩阵。同时,完善产业支撑要素,出台绿创产业发展规划,优化绿创园功能布局,加快建设绿创中心,为各级各类央企总部集聚绿创园做好规划。全面运营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天津软件园、垠坤智造园等园区建设,为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提供新空间。特别是要服务好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挖掘“城市矿山”,积极推动上下游项目资源落户,实现集团与生态城在绿色循环经济方面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循环经济城市标杆。
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深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全面推进绿电供给应用,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效率。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工厂”,持续打造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实现固废全链条闭环管理。
坚持大城细管,创新“公园+”运营模式,因地制宜挖掘城市绿地资源,提升公园经济效应。坚持大城智管,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推广智慧燃气、智慧防汛、智慧执法、智慧交通,进一步实现“实操、联动、闭环”。坚持大城众管,围绕公益助老、文化服务、创文创卫,构建绿色志愿服务体系。
引导新科大科研创新中心转化更多应用成果,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深化合作。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园区,投用1.6万平方米冷链深加工车间,为构建“京津冀-新加坡-东南亚”双向经济走廊提供支撑。拓展中新联动政策包,深化与新加坡政府、企业、商协会合作,构建绿色低碳国际项目库,打响“投资中国”天津品牌。
依托国家动漫园、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加快培育中小微企业,积极引入行业龙头,壮大文化动漫游戏产业生态圈。推出观澜角追光塔,建设“滨海之瞳”摩天轮、海博度假酒店等一批文旅项目。积极培育首发经济,继续引进天津首店、全国首店,促进商业繁荣。举办2025中新友好半程马拉松赛,策划推出智能机器人参赛场景,让赛事“流量”成为消费“增量”,提升产业“智量”。
创新以空间换服务,做强社区合伙人品牌,引入更多惠民项目,打造优质均衡的500米生活服务圈。在加快建设南开澜清溪学校、临海新城中学的同时,扩大合作办学规模,成立自主品牌教育集团,复制推广生态城教育品牌,让教育双星更加闪耀。做强公立医院,鼓励社会办医,拓展智慧医疗平台功能,让便利的医疗服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有力“医”靠。
持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健全指挥协调机制,织密动员响应网络,加强资源协同联动,实现信息一令通达、救援反应快速、处置稳妥高效。强化风险应对能力,优化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统筹建设安全应急与市政基础设施,筑牢城市安全屏障。
开展书记“领航”、党务工作者“振翼”、党员“筑基”工程,培育更多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党建品牌。创新推出普法产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构建良法善治的社会氛围。打造“懂经济、知产业、会服务”的优秀干部队伍,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干事创业之风,凝聚起担当实干之力。
END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 | 编辑:看滨海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