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奋斗者】刘扣林:30年匠心,让早餐充满“幸福味”

文摘   社会   2024-10-07 14:30   江苏  

凌晨四点钟,天色深沉,万籁俱寂,当整座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位于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的米老板早餐店,已经亮起了灯光。洗手、穿围裙、戴帽子,准备工作就绪,早餐店老板刘扣林又开始了他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要想店铺一开门,顾客们就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餐,就一定得赶早。”

“老板,来两份米饼包油条。”“要一份馄饨,一杯豆浆,打包。”……街巷被热乎乎的烟火唤醒,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寻味而来的食客点上米饼、豆浆等。每一口的温暖,瞬间化开了秋日清晨的丝缕凉意。

刘扣林的早餐店,主要经营盐城传统小吃“米饼包油条”。“‘米饼包油条’好不好吃,关键就看当天的米饼做得好不好吃。”刘扣林介绍,米饼由米打成的糊糊制作而成,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发酵,故而时间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

每天中午时分,刘扣林将制作米饼所需的小米淘洗干净,并用机器将其磨成粉。下午五点,将磨好的粉加水煮成米糊,放入盆中。晚上十点,一盆盆晾凉的米糊,经过刘扣林的双手搅拌一个半小时,做成半成品,随后发酵几个小时,并根据发酵情况随时加碱水,这样方能成为制作米饼的材料。“六七十斤小米可以制作500个米饼,每天都是从中午忙到深夜,才能把米糊发酵好。”刘扣林说。

若不是亲见,很难相信这售价仅1.5元一张的米饼,制作起来竟然需要十几个小时。米饼制作的所有工序,全部由刘扣林亲自完成。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他坚持做了三十年——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他的早餐店都会给食客带去一份最简单的幸福。

“我的三舅舅就是做米饼的,跟着他学习了几个月时间,后来我就自己出来开店,想把他这份手艺传承下来。”回忆起自己学习制作米饼的经历,刘扣林打开了话匣子,“做米饼时,抓一把米糊,要快速地贴到锅里,一面烤得金黄焦脆,一面雪白绵软,这样就成了。”

烤制米饼的炉子约半人高,上面架着一口大锅,米饼就是在这口锅上烤制成型。刘扣林说,炉子是他根据做米饼的需求自己打造的,一开始是烧柴火,后来进行了改良,使用煤炭,可以减少浓烟的产生。如今这口炉子,刘扣林已经用了十几年了。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刘扣林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里藏满了沧桑,辛勤的劳作压弯了他的腰、也染白了他的发,但他对做好每一份米饼的信念却始终未变,“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自己能赚钱养活家里人,同时也可以把家族手艺传承下去。”

从原来的大庆新村,到北港小区,刘扣林的早餐店几经易址,如今,在万户新村已经经营二十余年。谈起刘扣林的“米老板早餐店”,老盐城人都耳熟能详。门店不大,藏着人间至味,除了米饼、油条,还有麻团、韭菜盒子、鱼汤面、馄饨等,几乎涵盖了盐城人日常早餐的所有。

刘扣林早餐铺的米饼,吃起来细、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你要这么吃!米饼包油条!”按老盐城人的吃法,甜咸搭配确实有滋有味。许多老顾客说,这不仅仅是一份米饼包油条,更是他们记忆中的味道,是家的感觉。

“原来店名叫‘老刘烧饼店’,后来我有了女儿,乳名叫‘米老板’,所以父亲就把店名也改成‘米老板’了。”谈及店名由来,刘扣林的女儿刘娟介绍。刘扣林的早餐店,一直是他和老伴在经营,年纪大了之后,店铺难以为继,刘扣林的女儿女婿毅然决然放弃了外地的工作,回家帮助料理小店,传承父亲的手艺。“家乡的创业和人居环境都挺好。”刘娟说,“更何况,父亲做了一辈子米饼,很多街坊早习惯了这里的早餐味道。”

经年磨砺出的匠心,蕴藏的是一份深厚的情怀。满满当当的顾客,屋内屋外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刘扣林的米老板早餐店,曾温暖了许多人的岁月,也正成为更多人舌尖上的牵挂。


来源:亭湖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徐梦云
摄影:沈骁

编辑:刘巧

制作:郑雅

复审:李冬冬

审发:王勇

监制:王芳

在看+点赞
分享小伙伴↓↓↓

亭湖发布
盐城市亭湖区官方新闻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