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湖碧映鸥鹭翔,木兰溪畔展画卷。翻开平安城厢建设的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数字、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让人眼前一亮:2024年,城厢区荣获福建省第五轮第一批平安县(市、区)、第二批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市唯一)等称号。沉甸甸荣誉的背后,是莆田市城厢区部署开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提升行动铺就的平安底色。
近年来,莆田市城厢区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为统领,依托“全市一张图”,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工作能力现代化,做到平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会贯通,为加快建设“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厢贡献平安力量。
“大家要齐心协力,以更高的认识、举措、行动推动各项工作,确保更高水平平安城厢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10月12日,城厢区区委书记王文才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提升行动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为贯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今年9月30日,城厢区出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提升行动方案》,从今年10月初到年底,在全区范围开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提升行动,以实际行动无缝衔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
城厢区成立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提升行动“一办三组”,直通镇街、村居主干,面对面交办重点信访事项问题清单、重点人员问题清单、重点领域治安问题清单“三张清单”。
组织架构清晰了,主要任务明确了,提升行动的工作措施是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对此,城厢区建立健全会商分析、闭环管理、督导推动等工作机制,采取分类预警、依法打击等工作措施,统筹组织实施,坚持三级联动,强化结果运用,确保不发生因风险隐患整治不到位而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等案事件。
在此基础上,城厢区成立镇(街道)基层治理协同中心,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实行“一中心连两端”工作模式,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再造工作流程、理顺协同关系,全力构建“整体协同、高效治理”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米”,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平台会商处置流于形式问题,城厢区打通公安、司法、信访、12345等事件来源渠道,利用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实时共享的信息数据,从各部门专业角度分析研判数量增减趋势、事件发生区域、事件分布和风险程度等情况,进一步加大会商分析研判力度,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对多次会商仍无法解决问题的,落实“一事一专班”“一事一对策”机制,强化风险监控、疏导稳控,防止矛盾激化或事态恶化。
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窗口、热情周到的服务……城厢区综治中心接待大厅秩序井然,到此办事的群众都能满意而归。
“现在信访接待大厅、检察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功能场所,全部集中在综治中心,实行‘多心合一、一心多用’,统筹政法力量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简便快捷。”城厢区综治中心负责人林辉介绍道。
近年来,城厢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城厢的重要抓手,按照“做实、做强、做优、做细”的思路,推动区、镇街、村居三级综治中心提质升级,不断增强综治中心前沿治理阵地和指挥调度枢纽作用。
在平台建设上,城厢区通过三级综治中心整合部门、镇街、村居力量,推动共建共治。其中,区级综治中心以“联动共治、研判预警、协调督办”为功能定位,横向集成卫健、食药监等14个职能部门,依托综治视联网等8个平台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工作衔接,搭建区级社会治理枢纽平台。
今年11月,城厢区综治中心接到一小区业主代表反映,称其所在小区沿街商户违规占用小区公共空间,引发业主、商户和物业之间的纠纷,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区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很快,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就矛盾焦点出具法律意见书,为解决方案提供法律依据。区综治中心据此制定工作方案,并从调解专家库中选派擅长处理此类纠纷的调解员,组织各方代表进行调解。经耐心协商,三方最终达成和解。
近年来,城厢区不断推陈出新,培育出网上调解、“1+N”乡音调解、名人调解、行业协会调解等一批调解品牌,打造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厢模式,线上线下形成一张纵横交错全覆盖的大调解组织网络。“网上大调解”经验做法作为全省典型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优秀案例”。
“我们还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创新打造‘3+2’调解员机制,即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区人民调解中心配备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不断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城厢区司法局局长林祖宪介绍。
目前,城厢区建强镇(街道)、村(社区)调委会136个,配备专职调解员125名、兼职调解员325名,培育市星级调解员12人,打造“蔡开典民生调解室”“1+N民心调解室”等个人品牌调解室8个。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一体化构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让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多方力量共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对此,城厢区致力打造“护苗行动”,梳理历年警情和案件,探索搭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模型”,由案后打击向案前预警提升,在止于未发上颇有成效。
在未成年人成长帮扶方面,城厢区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推动成立由社区民警、校领导、妇联、关委会等力量组成的帮教管控小组,结合智慧预警平台,搭建未成年人风险评估系统,精准识别潜在的未成年人风险点,精准关爱帮扶青少年群体。组建“秀金智心服务义警队”,通过对青少年预警对象定期上门走访、谈心谈话、教育感化,落实帮扶、救治措施,提前干预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同时,设立检察官校园驿站,巩固“星光家苑”品牌效应,完善涉案未成年人“督促监护令”观察员机制,发出“督促监护令”。“星光家苑”家庭教育指导站被省妇联、省教育厅评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也是城厢区时刻挂念在心的帮扶对象。城厢区推动卫建、民政、公安等职能部门严格执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一历五单”衔接管理机制,织牢服务链条,努力做到患者住院病历清楚、出院流向清楚、日常管理服务对接清楚,防止失管脱管现象发生。
针对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排查不全面、化解不深入,导致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缺位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刑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三失一偏”等重点人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城厢区探索创新重点人员服务管理“一函四清单”工作机制,通过专班包案、定期研判等7种闭环措施,落实落细预警对象服务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构建区、街道、村居和相关职能部门共治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们根据预警对象的具体诉求、家庭情况,分类建立‘一人一预警、一人一专班、一人一策略、一人一档案’的定人定期帮扶服务管理措施,组织专业人员走访摸底、调查核实和化解稳控、服务管理。”城厢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迎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