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一年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双碳”目标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形成政策合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全面展开、成效显现
在去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念和措施融入场馆设计和施工环节,所有场馆及办公场地100%绿电供应,2000余辆赛会服务车辆均为新能源汽车,“绿色亚运”成为靓丽的名片。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探索协同治理模式,开展创新试点,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任务举措。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随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相关举措和安排。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行动,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线,形成了广泛的政策合力。
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出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落实方案。
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包括21个城市、43个产业园区。试点单位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代表性较强,与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衔接,与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体现了多领域、多层次创新试点的工作导向和实践要求。
2024年6月,为加强碳足迹的管理,生态环境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强化政策协同,丰富拓展推广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鼓励地方试点和政策创新,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先行先试,形成推广产品碳足迹合力和共建、共担、共享工作格局。
推动全社会转型,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低碳改造显著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积极参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绿色化,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能源行业首当其冲,绿色化转型步伐坚定。
我国风电装机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新时代以来,以年均3%左右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左右的经济增长,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541万千瓦,同比增长24.1%,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
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型储能,连创多项“世界之最”。不仅装机规模快速上升,新型储能新技术也不断涌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钢铁行业逐“绿”前行,绿色低碳成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
中国宝武400立方米工业级别的富氧碳循环高炉已实现燃料消耗降低30%,碳减排降低超过20%。
河钢集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顺利连续出铁,首创“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以上。
绿色经济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名片。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4.3万辆,连续9年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车车型不断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全国碳市场平稳向好,积极推动扩围工作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
2021年7月,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
经过三年的建设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完成,法规保障得到加强,配套技术规范不断完善,为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夯实了基础。
全国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推动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2023年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8.78%,碳市场在中国碳定价机制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
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首批发布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项目方法学。这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两个市场互为补充,共同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
同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随着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第三个履约周期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碳交易价格平稳上扬。
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重点排放单位不仅履行了减排义务,碳市场也为企业履行减碳责任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帮助行业实现了低成本的减碳。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2024年4月,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铝冶炼行业、水泥熟料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指南的征求意见稿。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稳中求进,以行稳促致远。下一步,我国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尽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强化数据质量管理,逐步推行配额有偿分配,不断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研究探索碳金融活动的可行路径,充分发挥碳市场推动低成本温室气体减排功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内容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