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国多地对违法检验机构进行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取消检验资格等行政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假达标”从何而来?
检验机构是移动源污染管控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利益驱动下,部分检验机构违法通过放宽检验标准、替车检验、使用作弊器、擅自改变检验关键条件等隐蔽化、多样化的“假检验”手段,使机动车“假达标”。
篡改伪造检验报告是“假达标”的最直接方式。四川省德阳市恒达安通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将不合格报告人工篡改为合格报告,并上传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骗取检验合格标志。
此外,为使机动车“假达标”,部分检验机构在检验过程各环节藏有“猫腻”。
擅自修改软件参数——福建省漳州市铭进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在检验过程中擅自修改车辆额定功率值,从而放宽检验判定标准,使不合格车辆通过检验。
擅自改变检验关键条件——陕西省西安鹏翔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检验过程中擅自将发动机转速保持恒定,在未达到车辆检验运行条件下出具排放合格检验报告。
“替车代检”——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长期使用汽油车代替重型柴油车进行检验,使难以过检的柴油车轻松过关。
使用作弊器蒙混过关——河南省开封市广驭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使用OBD作弊装置,对7382辆车的软件标定识别码和标定验证码进行替换,成为5个典型案例中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数量最多的造假手段。
检验机构作为机动车合规达标排放的“守门人”,却长期造假,导致了大量超标排放车辆“带病”上路。
科技赋能 深挖线索
“假达标”不仅危害环境,还扰乱市场秩序。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检查中,一方面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挖掘线索,通过现场执法+远程监管的方式,构建了全方位监管网络,另一方面有效发挥了环保监管专业优势,科学分析,对可疑线索重点研判,对重点问题逐个击破。
大数据赋能,帮助办案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四川有关部门在前期摸排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部分复检不合格的车辆仍取得检验合格标志。以此为线索,深挖问题根源,查处了检验机构人工篡改检验报告的违法行为。
科学研判,帮助办案人员精准识别问题。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检验过程数据分析,发现部分合格车辆的实际运行工况曲线存在异常,锁定了检验机构擅自改变检验关键条件的违法问题。
视频核查,帮助办案人员固定问题证据。蚌埠市生态环境局通过调取视频、视频追踪等方式,发现“替车代检”问题。
正在开展的专项行动中,各地通过AI智能识别、优化升级环检系统软件等方式,加强“穿透式”监管、非现场监管——江苏省苏州市开发出国内首个“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非现场监管‘AI前哨’系统”;陕西省渭南市要求检验机构对环检系统软件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规范关键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自动传输。
智能化、综合化的数据分析管理,强化了检验机构检验数据质量,已成为识别异常情况、固定问题证据、追溯查处违法行为的“利器”。
依法治理 联合惩戒
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行为,须有效发挥惩戒作用。公布的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门视情节轻重,依法对违法检验机构进行了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典型案例中,相关部门对5家违法检验机构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罚款金额10.8万至30万元不等,并对多数违法机构没收违法所得。
为实施联合惩戒,形成全方位监管和处罚的合力,多部门联合办案、联合惩戒成为重要一招。生态环境部门与市场监管、公安和交通、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建立了联合办案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行刑衔接。
安徽省蚌埠市、河南省开封市、四川省德阳市等地在发现问题线索后,将线索进行移交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依法取消违法机构检验资格;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机关对6名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嫌疑人实施刑事拘留,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依法惩戒,重在预防。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一方面凝聚着监管部门成功的侦办经验,另一方面彰显着监管部门打击违法违规的坚定决心。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建立长效监管执法机制,形成联合办案惩戒机制,对检验机构形成持续警示震慑,倒逼移动源合规达标排放,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