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近它
博物馆的展览都是聚集各行专家的集体智慧,一个展览就是一本书。
这本“书”,呈现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孩子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聆听和体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学习方式生动有趣,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本“书”,往往富有创意和启发性,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孩子可以在博物馆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历史事件、艺术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往往富含美感,是孩子们熏陶美感的首选之地。孩子只有多和美的事物打交道,才能知道什么是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感知。
在博物馆中,孩子们可以与其他小朋友、家长、专家等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社交圈子,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02
读懂它
● 第一展
钱裕墓发现于1960年,墓中出土金银器、玉器、丝绸服饰、漆木器、纸币和铜镜等文物共154件套,如此丰富的随葬文物,不仅在无锡,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它们不仅本身就是绝美的艺术品,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豪门富户”的生活状况,杨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去想象元代古人生活的样子。
● 第二展
水是东西方共同的神话原型,在众多神话传说中,与人类文明起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洪水神话。西方神话中的洪水是上帝对人类“原罪”的惩罚,而在中国神话中,更强调治水,水被儒道文化赋予了人格与智慧的双重内涵,浸透着历代智者博大的人文精神。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代圣贤在治水的过程中意识到水的以柔克刚,所以疏而不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摘抄自无锡博物院公众号)
清 秦仪 《芙蓉湖图》无锡博物院藏
在江南地域中,芙蓉湖历代圩田的传说即是中国水神话原型的现实缩影。芙蓉湖也就是《越绝书》中提到的“无锡湖”,此湖自古水患不断,人们从受制于水,到学着利用水、驯服水,继而不断耕种、协作、迁徙、定居,直至傍水而生。
可以说,芙蓉湖的演变过程历经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是大运河无锡段的前身。湖水不断变换形态,最终成为了孕育无锡城市生命的土壤。(摘抄自无锡博物院公众号)
● 第三展
无锡,人文鼎盛、文物荟萃,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书画传统,不仅名家辈出,锡邑私人书画收藏更是蔚然成风。从20世纪80年代起,钱松喦、黄养辉、陶寿伯、徐风、杨味云家族、杨仁山家族等一批书画家与收藏世家陆续将其作品慨然赠予无锡博物院。
为表彰各位书画家、收藏家及其后人化私为公的高尚行为, 以及他们为历代书画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我院将此展厅作为捐赠书画展示馆,定期轮流展出受赠近现代书画作品,让更多的观众目睹其风采,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摘抄自无锡博物院公众号)
03
记录它
写生,本就是从自已内心与你描绘的内容相沟通,杨老师一直鼓励小朋友启动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博物院里的文物。
无锡市青联委员工作室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写生创作基地
无锡太湖学院校企合作基地
杭州双桂轩无锡点
空间展览|美术教育|活动合作|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