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济外贸系,始建于1991年9月,2001年5月成立经济管理系,2002年12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过三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会计学(MPAcc)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财务管理(含财务管理-中澳合作办学)、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投资学、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天津市重点学科;“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是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8人,拥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市中青年骨干人才等10人。本科生、留学生4400多人,研究生近500人。
学院拥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库“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天津市食品安全科普基地。经管实验教学中心是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是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经济学基础与理性思维”、“中级财务会计”、“公共危机管理”、“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双语)”、“物流学(双语)”是天津市级一流建设课程,“智能冷链物流”为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学院还设立“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
学院秉承“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建院以来向社会输送了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2020年,学院荣获天津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实效奖,院团委获得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本科培养始于1997年,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品牌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以培养应用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为基本目标,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通识教育平台+工商管理学科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融合,专业主干课程增加了更多的课内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以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为基础,通晓国内外会计、财务管理惯例,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从业者;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和专业技能有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财务问题,能在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证券机构、财务咨询公司等领域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财务管理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年龄及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2%。2名教师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1名教师具有注册税务师资格,1名教师具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和教学能力强。
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基础会计学、企业税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财税一体化、审计学、高级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成本会计学、财务共享综合实训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就业范围宽广,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机构、金融业务管理部门以及证券、投资、各类保险业务等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同时也可为取得ACA、ACCA、CPA、CMA、CIA专业证书以及考取会计学、企业管理、MPAcc硕士学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优秀合作企业:近年来财务管理专业与浪潮集团、中交一航局、北京晨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华翔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天津睿和税务师事务所、天津康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津融税务师事务所、博凯税务师事务所、网中网公司、神州顺利办公司等20多家企业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优秀企业工作。
合作交流:财务管理专业奉行开放式办学理念,目前已与北京、天津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了实践、实习和实训基地。尤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已与美国、英国、波兰、澳大利亚、德国及港澳台地区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渠道,为优秀学生提供国外访学和出国深造的机会。
财务管理(中澳合作办学)
Financial Management(China-Australia Joint Program)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项目为教育部复核审批同意的天津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项目采取“4+0”模式,四年全部在天津科技大学完成学业。由外籍教师对大一学生进行全英文强化教学,引进国外课程与原版教材,采用境外合作大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和学习能力,达到澳方要求的英语水平或者雅思6.0方能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12门专业核心课程由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派外籍教师面授。在达到培养计划要求后,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天津科技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和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颁发的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通晓国际会计惯例,具有良好的诚信品德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扎实的国际会计学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财务分析工具对国际财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在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工作的国际性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年龄及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2%。2名教师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1名教师具有注册税务师资格,1名教师具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科研和教学能力强。
主干课程:商业会计、决策经济学、市场营销原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组织内部沟通、财务会计、竞争战略、企业融资、创业与创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管理、商法概论、国际商务、财务风险管理、财务分析、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共享综合实训、财务管理专题设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适合于对熟悉国际财税法规、英语能力有特别需求的中外合资、独资的金融、物流、项目管理、银行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学生毕业后前往美国、英国、波兰、澳洲及港澳台地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超过本专业人数的30%以上。
优秀合作企业:近年来财务管理专业在浪潮集团、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海利园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大站阀门总厂、对邦众创空间有限公司、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多个以导师牵头的研究基地;与中国浪潮集团有长期战略合作,学生定期在该集团进行实训;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本专业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合作办学达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学生获奖:本专业学生历年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财会技能挑战赛、“能源杯”大学生财会技能大赛、全国性“大创”竞赛、“挑战杯”大赛、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EVC)、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学建模、英语竞赛等,历年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作为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本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生,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教学理念,已形成两大基本特色:依托学科优势,打造食品工程和物流管理有机结合的办学特色;面向社会需求,注重现代物流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和物流管理二级硕士点,是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拥有多个企业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工融合”建设为理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突特色”的培养模式,旨在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使学生能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物流学、运筹学、国际物流等方法,具备较强的物流专业实务运作能力,创新性地提出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研究能力强、年龄及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多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注重国内外合作交流,多名教师具有国外访学经历。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在国内外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荣获中国物流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拥有天津市重点学科领军人才1人,拥有“食品行业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拥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天津科技大学创新团队。
主干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物流学(双语)、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ERP原理及应用、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等。
就业前景: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能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各类物流企业、科研机构、商贸企业、港口海关等相关部门从事物流技术管理活动的规划、分析、设计以及物流咨询策划等工作。学生就业单位包括中国海关、天津港、京东、小米、苏宁等。此外,部分学业优异的学子,已成功考取国内知名院校研究生,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也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国外知名大学,包括: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华沙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
优秀合作企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本专业一直非常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加强校企合作,被中物联授予“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目前主要合作的优秀企业包括:京东、天津港、精英供应链、中谷物流、克运集团、国网天津市电力物资公司、蓝玺冷链、渤海供应链等知名企业。
实验室资源: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拥有较为先进的物流实验设备,实验室建设水平较高。
学生发展: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专业竞赛,以赛促学,在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精英杯创新创业、学创杯、三创赛、供应链管理大赛、数智化商业决策创新大赛、中物汇智杯等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本专业建有学术性社团“物流协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知和兴趣,同时协助组织各类专业竞赛,提升竞赛的参与度,增加专业的热爱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首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拥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以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为主要办学特色。本专业强调以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管理优化,全面提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智能决策水平和运营效率。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有适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大数据管理方法与技术,能够利用商务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管理和大数据治理等工作。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强。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
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R语言统计分析、大数据管理导论、商务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应用、商务智能、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大数据治理、大数据综合实验等。
就业前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兴专业,国家和天津市的“十四五”规划均明确提出了加快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同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缺口,就业领域广阔,数据分析师、商务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与建模、数据统计管理岗等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未来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优秀合作企业:本专业与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师资培训与实践基地的合作,与天津科畅慧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科雷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与海量重度大数据孵化器、用友信道等企业建立了多年的学生培养、讲座、竞赛等合作。
学生发展: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生每年都通过参加合作企业举办的大数据、区块链等比赛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本专业的学术性社团“大数据协会”每年纳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活动,热心服务社会。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交叉前沿学科,拥有本科、硕士培养的完整人才体系,自2003年开始招生。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在对现代工程技术、制造系统、服务系统有较好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现代管理知识和工业工程基本思想与方法,对上述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优化设计、改进与实施。注重实践教育:建有生产系统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在学期间学生可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我校工业工程系是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会员单位、国内首批“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机构。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依托,建有天津科技大学精益管理研究中心。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系统掌握管理理论、机械工程、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工业与服务系统的生产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等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研究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全部具有行业工作经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5%,博士学位教师占67%,硕士生导师5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人,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人。2018年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多项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经济学、人因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工程导论、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智能制造系统、精益生产、生产实习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就业面宽,毕业后可以在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部门,从事系统的建模、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咨询和创新等工作。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稳居前列。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富士康、DENSO、中国商用飞机、SEW、西门子传动、食品药监局及各大银行等。部分学习优秀的学子,考取或免试推荐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优秀合作企业:河北电机、中芯国际、西门子传动、中环电子、雅迪电动车、爱玛电动车、长城汽车等。
公共事业管理
Public Affairs Mangement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本科培养始于2003年,以培养高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通识教育平台+管理学科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融合,专业主干课程增加了课内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现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学科、天津市高校智库(培育)以及天津市高校社科实验室。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管理培养方向,形成宽口径、厚基础、有专长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扎实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强化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熟悉现代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具有公共管理思维、理论与技术,掌握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工具与方法,强化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独立调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够在文教、体育、环保、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管理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部门等从事有关的业务管理及综合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
师资力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18名专任教师,教授3名(含天津市特聘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1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清华大学博士后2名,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基础。
主干课程:政治学基础、公共管理学、行政学原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碳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行政法、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学概论、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等。
就业前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管理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的形势所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文教、卫生、社区、环保、社会保险、艺术、体育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
优秀合作企业: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天津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与中天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天津碳排放交易所、天津泰达低碳促进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同时注重与其他省市企事业单位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优秀的实践平台。
学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文教、卫生、社区、环保、社会保险、艺术、体育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就业率连续多年位于学校前列,众多考生通过考研或者推荐免试研究生继续攻读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部分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深造等。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面向新商业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有关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学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系统化能力。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现已形成人力资源+数字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历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高且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配京津冀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团队精神、沟通技能和终生学习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的管理、咨询、教学及科研等工作;成为品行端正、身心健康、严谨务实、开拓进取、知行合一、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2人,多名教师具有出国访学经历,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天津市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多次。
主干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大数据管理导论、商务大数据分析、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工作分析与素质模型建构、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文化与领导力开发、管理沟通与情绪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党务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天津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部分毕业生考取公务员。
优秀合作企业:本专业奉行开放式办学理念,与凯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等头部管理咨询公司、天津泰达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有实践基地并合作培养人才;与校友所在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合作,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成长、实习就业等指导和服务。
学生发展:与芬兰、波兰等国高校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国外访学机会。学生获得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天津市金奖,天津市志愿者心得讲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国际经济与贸易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1996年开始本科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纳入与芬兰、波兰等国家知名大学的“国际交换生”合作项目。在天津市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试点评估中名列第二名。学生在全国性的英语竞赛、经贸专业知识与技能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成绩优异。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本专业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经济学理论及国内外经济、贸易专业知识,具备熟练使用1门外语,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解决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领域复杂问题等素质和能力。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使学生重点熟悉食品行业,生物行业,造纸和酿酒等轻工行业国际经贸知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扎实、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研究能力强、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行业工作背景深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教师中有4人具有大型外贸企业、跨国公司或证券公司行业工作经历,5名教师有出国访问学者经历。
主干课程:习近平经济思想、国际经济学(双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实务(英)、商务英语写作、国贸制单实践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宽广。毕业生可以承担政府商务、财经管理、海关等部门的贸易、投资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可从事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和报关业务;胜任跨国公司等涉外企业和机构相关企业管理和商务类工作;优秀毕业生可到国内外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国际业务;同时通过国内推荐保研或者考研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申请出国留学深造等。
优秀合作企业:本专业结合专业发展方向,依托滨海新区国内外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与天津东洋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慧禾货代公司、天津港国际贸易与航运业务部建立了实践基地合作。与天津益康抗菌材料有限公司、爱力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联合组织学生竞赛项目。
学生获奖及合作交流: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的数学、英语等学科竞赛,屡创佳绩;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成绩优异;在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获得团体优秀奖、个人特等奖等奖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入选我校与芬兰、波兰等国知名大学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出国进行学习交流。
金融工程
Financial Engineering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为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是一门综合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本专业在理论培养基础上突出实践特色,通过开展证券、外汇交易模拟、Python、Matlab软件应用等校内实验,参加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社会实践,参与挑战杯、中金杯等知识竞赛、教师科研,建立本科期间出国交换并学分互认、金融证书等平台,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获取各种金融从业资格、出国留学,打造学历加执业证书模式,提升就业竞争优势。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具有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工程学、计算机、数理统计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金融分析和风控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熟练运用金融理论和工具,能在政府、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金融工程、定价、投资组合、风险管理、咨询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10名专业教师,包括4名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其中4名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6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科研、教学能力强。
主干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投资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
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就业范围宽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同时也可取得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师(FRM)、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等专业证书,为就业、考取金融工程、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已经有多名毕业生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天津银行以及各城商银行、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毕马威、凤凰财经等金融机构和财经机构就业。多名毕业生保送和考取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研究生。
优秀合作企业:专业和中国金融博物馆、中信建投证券、长江证券、九州证券、和融期货、山西佳信德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多家企业建立实践基地,进行产学研合作,学生定期参观实训和邀请企业高管进校面对面交流。
投资学
Investment Principles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融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于一体,注重微观与宏观、国内与国际的结合,聚焦于分析与评估资产投资策略,追求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目标。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各类公司企业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宏观调控、投资风险管理、投资咨询与决策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使学生能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数理统计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常识,能熟练运用投资学理论、投资工具和投资实务技能,创新性地对投资问题构架解决方案,具备较强的对投资相关要素的分析和风控能力。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大、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证券投资分析与智慧人生》、《国际金融风云与智慧投资》等多门慕课。目前共有12名专业教师,包括1名教授、7名副教授,4名讲师,其中6名教师在海内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专业教材。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项目评估与管理、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金融衍生工具、融资租赁、国际投资学。
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宽广,学生可考取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从业资格证书,金融理财师、金融分析师、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等专业证书,能在银行、证券、风投、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或企业的投资部从事投资分析、投资管理和投资咨询工作,也可在政府机构从事有关政府投资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目前已有多名毕业生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农商银行等银行类机构,在北京和众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渤海证券、安得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投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狮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企业类单位就业。毕业生可考取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学术型硕士和金融专业型硕士继续深造,多名毕业生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攻读硕士学位。
优秀合作企业:专业与长江证券天津分公司、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山路分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大唐财富投资管理公司天津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师资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将校企合作由浅层次的学生实习推向基于“投资、科技”为主题的深层次融合,助力学生成长为综合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获奖情况:第一届“京津冀--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北方赛区优秀奖);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2018-2022年)天津赛区一、二、三等奖;“第九届(2018)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三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生态创想·绿色行动”环保大赛三等奖;“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天津市二等奖、三等奖(2021、2022年)“创青春”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艺术类获奖主要有:2021年世界合唱节银奖;2021年天津市文艺展演一等奖;2017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铜奖等。
【END】
图文来源|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图文编辑|招生宣传社 任家锗
图文审核 | 招生宣传社 曹夕冉 祝诗颖
图文监制 | 招生工作办公室 李海芳 赵丛 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