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总是拖拉,做作业、吃饭、睡觉总要人催。骂也骂了,道理都说破了嘴,不但没一点改进,反而越来越不听话,怎么办?
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折射。
每一个不自律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的引导不到位。如果父母学会下面这5个心理学效应,就能事半功倍帮孩子建立自律。
1 霍桑效应
改变,从被关注开始。
在美国芝加哥的郊外,曾有一个叫霍桑的工厂。
那里的各项制度都非常完善,但工人们却对工作有很多不满,工厂的业绩很不理想。
后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率领团队,在这座工厂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其中,研究小组挑选了十几名女工参与实验,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福利,她们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深入调研之后发现,被选中参与实验的荣誉感,特别是研究人员对她们尊重和关注,是这些女工努力投入工作的动力。
这种被需要、被关注的感觉,让她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这种感觉会让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这就是心理学名词“霍桑效应”的由来。
它表明,当人们得到外界的积极关注时,往往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出色。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
我们对孩子的关注,就是孩子努力表现好的动力;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又给予他自主行动的空间。
如此,他律才有向自律转变的可能。
2 超限效应
说教有度,过犹不及。
“都跟你说了100遍,作业要按时完成!”
“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
“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么粗心。”
......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为啥说了100遍的话,孩子还是不放在心上?
其实,有可能你“栽”在了超限效应上。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大作家马克·吐温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窘境”:
有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看完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一点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其实,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唠叨与叮嘱过多或过久,往往会引起孩子心理极度不耐烦或逆反。
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
√ 以自我为中心
√ 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 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 没有换位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有可能会成为一句废话。
如何避免亲子沟通中的超限效应?
亲子沟通中,多考虑对方的感受,让对方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及时学习沟通的新方法,无效的方法停止使用。
注意“度”的把握,沟通时注意情景、情绪与时间的合适度。
学会换位思考,不同年龄孩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说教不能太多,批评“战线”也不宜过长。
有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容易听进去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状态。
这是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脑加工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
如此说教无效,也没给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丝空间,他们的自律又从何谈起?
3 德西效应
不适当的物质奖励,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组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日常的家庭教育用德西效应来理解就是: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
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
《奖励的惩罚》的作者,也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
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
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
在这个故事中,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在诱因“为得到美分而玩”。
而当外在诱因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
比如,当我们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了;
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了......
我们给孩子物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奖金的激励效应是有限的。
物质奖励有时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做家务、写作业、练琴,但可能无法唤起他内心对事情的认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4 罗森塔尔效应
自律的养成,也需要一种积极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在一所小学随机抽取了一些孩子的名单,并将名单交给老师,告诉老师,经验证这些孩子智商超群。
大半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发现名单上的孩子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也给出了良好的评语。
这正是“暗示”的魔力。
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也是孩子最爱、最崇拜、最信任的人,更是对孩子施加心理暗示最多的人。
那么,多给孩子些积极肯定,多去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赞赏的目光,肯定的笑容,让孩子知道自己真的很棒。
慢慢地,随着肯定和赞赏的积累,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养成自律的习惯。
5 登门槛效应
一口吃不成胖子,自律不能一步登天。
孩子一上学,自律的重要性立现。其中,专注能力最为重要,也最让我们操心。
上课、写作业坐都坐不住,何来效果和效率?
有个专门训练专注力的“番茄工作法”,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 确定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将25分钟设定为一个番茄时间;
然后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
直到时钟响起,短暂休息一下(即苹果时间,5分钟即可);
每4个番茄时段后可休息15-30分钟。
用在孩子身上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调整:
刚开始时,番茄时间设置得短些,之后再慢慢增加,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父母慢慢就会发现,孩子坐在椅子上的时间逐渐延长。
不禁想起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到各家各户向主妇们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她们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
大部分主妇们觉得只是签个名而已,很简单。
两周以后,研究人员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警示牌,结果显示:
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会同意立警示牌;
没有签过名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在实验中,“签名”就是第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迈过去之后,第二个“门槛”(树立警示牌)就比较容易跨过去。
弗里德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高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成功。
相反,大家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较易完成的要求。
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好这个效应,就会轻松很多。
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积极奋发向上。
比如,在玩“番茄和苹果”的游戏时,我会先把任务设得比较容易,然后再渐渐加大难度,这样的“得寸进尺”,不会引来孩子的反感和抗拒。
慢慢地,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被塑造和提高起来。
与“一口吃成大胖子”相比,“登门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儿方法是一种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
以上5种心理学效应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点个“在看”,希望能给家长在育儿方面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点亮【在看】,感谢您看完文章,与有荣焉。
//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
3.本公众号特约稿原创文章,其版权和文责属作者所有。
4.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
标签:小学语文 写作积累
商务合作微信:JJYYshangwu
点个【在看】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超限效应
说教有度,过犹不及。
“都跟你说了100遍,作业要按时完成!”
“你怎么老是这么磨蹭,快点!”
“跟你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么粗心。”
......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为啥说了100遍的话,孩子还是不放在心上?
其实,有可能你“栽”在了超限效应上。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大作家马克·吐温就亲身经历过这种“窘境”:
有一天,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看完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多多少少能找到一点自己和孩子的影子?
其实,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唠叨与叮嘱过多或过久,往往会引起孩子心理极度不耐烦或逆反。
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
√ 以自我为中心
√ 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 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 没有换位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而真理重复一百遍却有可能会成为一句废话。
如何避免亲子沟通中的超限效应?
亲子沟通中,多考虑对方的感受,让对方也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及时学习沟通的新方法,无效的方法停止使用。
注意“度”的把握,沟通时注意情景、情绪与时间的合适度。
学会换位思考,不同年龄孩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说教不能太多,批评“战线”也不宜过长。
有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容易听进去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状态。
这是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心理屏蔽功能”,以避免大脑加工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
如此说教无效,也没给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留下一丝空间,他们的自律又从何谈起?
德西效应
不适当的物质奖励,往往会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组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日常的家庭教育用德西效应来理解就是: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用物质奖励来激发他是有效的;
但当他已经对这件事物产生兴趣或内驱力时,一味的物质奖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内驱力,转而将获得物质奖励作为目标。
《奖励的惩罚》的作者,也曾分享过外在奖励会消除孩子内驱力的经典例子:
一位老人整天被楼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在交涉无果后,老人就每天给孩子们两块钱,让他们来踢球。
后来老人给的钱越来越少,最后一毛钱也不给了。
小孩子们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来踢球了。
在这个故事中,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在诱因“为得到美分而玩”。
而当外在诱因消失或停止时,孩子就会停止原来的行为。
比如,当我们不给孩子零花钱,他就不再主动做家务了;
当我们停止奖励他写作业、练钢琴,他就越来越消极怠工了......
我们给孩子物质奖励,是希望他好好学习,但我们也要知道,奖金的激励效应是有限的。
物质奖励有时可以让孩子动起来,做家务、写作业、练琴,但可能无法唤起他内心对事情的认可和投入。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罗森塔尔效应
自律的养成,也需要一种积极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在一所小学随机抽取了一些孩子的名单,并将名单交给老师,告诉老师,经验证这些孩子智商超群。
大半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发现名单上的孩子成绩普遍提高,老师也给出了良好的评语。
这正是“暗示”的魔力。
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也是孩子最爱、最崇拜、最信任的人,更是对孩子施加心理暗示最多的人。
那么,多给孩子些积极肯定,多去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赞赏的目光,肯定的笑容,让孩子知道自己真的很棒。
慢慢地,随着肯定和赞赏的积累,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养成自律的习惯。
确定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将25分钟设定为一个番茄时间;
然后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
直到时钟响起,短暂休息一下(即苹果时间,5分钟即可);
每4个番茄时段后可休息15-30分钟。
用在孩子身上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调整:
刚开始时,番茄时间设置得短些,之后再慢慢增加,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父母慢慢就会发现,孩子坐在椅子上的时间逐渐延长。
不禁想起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到各家各户向主妇们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她们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
大部分主妇们觉得只是签个名而已,很简单。
两周以后,研究人员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警示牌,结果显示:
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会同意立警示牌;
没有签过名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在实验中,“签名”就是第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迈过去之后,第二个“门槛”(树立警示牌)就比较容易跨过去。
弗里德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难度较高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成功。
相反,大家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较易完成的要求。
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好这个效应,就会轻松很多。
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积极奋发向上。
比如,在玩“番茄和苹果”的游戏时,我会先把任务设得比较容易,然后再渐渐加大难度,这样的“得寸进尺”,不会引来孩子的反感和抗拒。
慢慢地,孩子的自律能力也逐渐被塑造和提高起来。
与“一口吃成大胖子”相比,“登门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儿方法是一种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
以上5种心理学效应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点个“在看”,希望能给家长在育儿方面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点亮【在看】,感谢您看完文章,与有荣焉。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
3.本公众号特约稿原创文章,其版权和文责属作者所有。
4.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
标签:小学语文 写作积累
商务合作微信:JJYYshangwu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