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社会实践活动

汽车   2024-08-21 21:10   甘肃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组织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用亲身体验感受伟大中国的变化与成就,感悟先辈们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感受乡村振兴之力,体验乡村发展之美。


系列活动一: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液

平东工委纪念馆参观学习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8月17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及部分教师,前往平东工委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艰辛和不易,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平东工委纪念馆以平东工委革命历史脉络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平东工委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平凉人民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史。

在纪念馆历史展厅,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的革命先烈英勇事迹,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同学及老师详细的了解了平东工委纪念馆的发展历史及先辈们那段峥嵘岁月。

    团队成员向参观者进行了专业讲解,她们在讲解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挖掘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尽可能生动地传播革命史实和红色文化,通过青年视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本次活动也是文化艺术系“大思政课”建设系列活动之一,团队成员在此次活动中,通过参观革命文物、讲解红色故事的方式,切身体会到革命先辈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尚情操和为党为国尽责奉献的伟大精神,更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当代青年,要积极传承革命精神,启耀初心,进一步坚定立志写好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青年答卷的决心。


系列活动二:

走入和美峡门,助力乡村振兴

峡门回族乡白家山村调研活动


为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探索平凉市如何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8月18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白家山村,对当地和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等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

在峡门回族乡人民政府,团队成员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了解了当地和美乡村建设情况,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资源开发的状况、专业人才引入情况、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和乡村旅游发展对其他产业带动情况等,大家对峡门回族乡旅游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走入峡门乡白家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整齐的民居,平坦的乡村道路,茂密的森林植被和热情淳朴的村民!白家山村委会副主任张纳军为大家介绍了全村的情况,我们了解到,白家山村曾经是峡门回族乡10个贫困村之一,为改变落后面貌,多年来当地政府从基础建设着手,整治人居环境,依托该村生态资源优势,开展山、水、林、田、路改善提升工程,使得白家山村完成了美丽乡村蜕变,也为白家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作为崆峒区南部山区旅游环线上的节点村庄之一。白家山村依托山区原生态资源禀赋,“美村”与“富村”协同推进,强力推动生态康养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走访了村民,宣传农旅融合发展相关政策,解答村民询问的问题。调研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带来的就业、增收等切实好处,感受到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态度和美好愿景。

“你们是不知道,我们白家山村真是大变样啊!”张纳军感慨说道“原先白家山村是真穷啊,搁以前谁能想到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全靠党的政策好啊!现在我们不但生活环境好了,还搞起了好多产业,人都有事干了,进行肉牛养殖,建起林下养鸡场、土蜂养殖场,收入增加了!我相信以后生活还会越来越好的!”

团队成员调研白家山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

白家山村是崆峒区全面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乡站点之一,设有白家山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和物流配送站,开展代购代销、快递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便民服务。依托“兰崆萃英农场”文旅康养基地,白家山村持续搭建全方位的销售平台,打造互联网消费新模式,积极开展直播电商,拓宽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扩大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拓宽电商助农途径,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白家山村将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乘势而上,积极探索,不断将“电商+”模式应用到农产品购销、品牌推广等各方面,赋能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调研兰崆萃英农场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峡门乡依托山区原生态资源禀赋,强力推动生态康养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白家山“兰崆萃英农场”文旅康养基地。萃英农场充分利用当地原有自然资源和已建成的农业产业资源,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带动土鸡、蜜蜂、有机蔬菜种养殖户20户,解决本村就业25人,实现生态宜居同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有效衔接。

团队成员参观了萃英农场游客服务中心、露营烧烤园、生态游乐园、乡村记忆馆、茶艺农家乐、林间垂钓园、农家菜园等,了解到农场提供包括游憩、餐饮、娱乐等多种旅游消费服务产品,同时销售当土蜂蜜、土鸡等,增强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给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农场的建成和发展促进了白家山村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通过开发农业资源,提高肉牛、土蜂养殖等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了乡村传统建筑、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对白家山村乃至全乡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系列活动三:

感受传统文化,品味民俗乡情

参观民俗文化馆


8月18日下午,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继续在峡门乡白家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峡门乡民俗文化文化馆。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增进实践团成员对峡门乡农业历史和农耕文化的了解,加深其对峡门乡经济文化基础的认识,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峡门乡民俗文化文化馆作为一处集教育、研究与展示于一体的文化场所,呈现了当地传统农业的发展脉络。博物馆为当地传统民居样式,曾是一片近乎废弃的院落。馆内珍藏有传统农业时期峡门人民的住宅、农具、生活用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在调研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逐一参观展馆。通过带队老师的生动讲解,让他们亲身感受峡门人们耕耘的辛勤和智慧。

正房的中堂、冬暖夏凉的大炕、短腿炕桌和炕柜,装面的面柜等引起大家的好奇,院落的布局、房间的陈设、传统的农具将大家带入了那个年代。

“拧车是做鞋时拧线的,这个是煤油灯盏,这个是收割庄稼的镰刀,石磨可以磨面”,实践团成员在认识农业生产工具,解说农业劳动过程中,对于峡门乡传统农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民俗文化馆到宜居小康屋,展示了农村风俗风貌的巨大变化,也展示了峡门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大家深切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本次活动激发了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责任感。也激发了大家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系列活动四:

参观新能源产业,探寻风电奥秘

关梁村风电场之行


8月18日,平技术凉职业技术学院“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的青年学子来到峡门乡关梁村,参观调研峡门乡的新能源产业——风力发电项目。风力发电项目是平凉市“十四五”规划风光电项目重点建设项目,是崆峒区实现“双碳”目标和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峡门乡新能源产业的代表。

峡门乡关梁村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其具备丰富的风能资源,平均风速为5.3米每秒,年利用小时数约2100小时,风速较高、风力稳定,地形特点也有利于风能的聚集和转化,现已建成风电组50多座,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站在关梁上,大家看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坐落在山沟梁峁上,超长的叶片在风力作用下持续转动着,一度度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出。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风轮、发电机和塔筒三部分。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若干只叶片组成。铁塔是支承风轮、尾舵和发电机的构架。发电机的作用,是把由风轮得到的恒定转速,通过升速传递给发电机构均匀运转,因而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本次调研活动中,大家参观了风力发电现场,了解了风力发电原理及项目进展情况。大家纷纷表示,风力发电项目为促进平凉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造福一方百姓。


系列活动五:

加强党建引领  探寻农旅融合成果

二沟村调研活动


“夏日的阳光炽热,却抵不过“三下乡”队伍的热情似火。8月19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再一次踏上了服务乡村、助力发展的征程,来到了峡门乡二沟村。

二沟村位于崆峒区峡门乡西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中心城区仅1.5公里。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 二沟村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生态链,盘活利用村集体废弃驾校场地,建成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农家窑洞小院、CS野战基地等休闲娱乐设施,配套港湾式停车场3000平方米,治理河堤2公里,硬化砂化道路3.1公里,大力发展建设野外露营基地,儿童游乐场、精品民宿等内容,实现集旅游、休闲、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二沟乡村振兴。

提供优质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在游客服务中心,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游客接待工作中,在服务中心门前,进行引领服务;在设置有“峡门优品”展销摊位前,向游客推介水蜜桃、葡萄、玉米、中药材等各种产物;在接待处,耐心解答游客问题,介绍服务项目。通过提供优质服务,为当地乡村振兴助力。

热情夏日天,收获在桃园

大家走进二沟村的水蜜桃采摘园,向果农们学习并体验了采果、分拣、称重、包装鲜桃工作。在采摘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粮食的意识以,提升了互助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此次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桃子的采收过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乡村振兴。


系列活动六:

青春直播助农,助力乡村振兴


8月17日-19日,来自平技术凉职业技术学院“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的青年学子,分别在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白家山村和二沟村开展了一场青春直播助农的公益宣传直播。分别推荐和介绍了当地人居环境、文旅康养基地、民俗文化以及特色农产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白家山村的“兰崆萃英农场”文旅康养基地、民俗文化馆,关梁村风力发电项目、二沟村的河豚居·慢生活栖息地、百亩桃园等地,运用所学知识,整合已有资源,生成出一套“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直播策划方案。希望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让直播技术成为扶助乡村振兴的有利工具,提高当地文旅以及农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前来,帮助到当地旅游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团队成员在直播介绍白家山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美景。

团队成员的民俗文化介绍主题直播现场。

团队成员在二沟村游客服务中心进行当地特色农产品直播推介。


感念所见所得,青年大有可为

此次“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但我们对乡村的关注和奉献永远不会停止。下一步,文化艺术系将根据专业特色,积极整合自身资源,为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寻求更多途径。培养青年勇于作为、善于作为、大有作为,带领广大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与你乡遇”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

23铁路一班 耿进(团长)

23旅游管理班 慕晓辉

23铁路一班 王佳萌

23旅游管理班 杨艺

23旅游管理班 苟蓉

23旅游管理班 王芳

23铁路一班 汝兰兰

23旅游管理班 朱妍

23铁路一班 马玲霞



END


出  品:文化艺术系融媒体中心 

撰  写:马  先 

编  辑:靳博胜

  对:丁斌莉

审  核:胡小龙




平凉职院文化艺术系
文化艺术系纵棹搏击,以旅游管理为引擎,着力打造“文旅+”核心占位;文化艺术系应时而动,以歌舞表演为侧翼,锐意谋划后续发展增量;文化艺术系顺势而为,以动漫设计为后援,全力提升职教时代赋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