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冶金学院第一届“新能源杯”电池大赛的通知

文摘   2025-01-08 19:36   辽宁  


各有关单位、团队、个人: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新能源电池在能源存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锂电池、固态电池、氢能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电池技术的创新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在电池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如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速度、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亟需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为此,第一届“新能源杯”电池大赛应运而生,本次大赛将吸引来自冶金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旨在挖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电池技术,促进技术转化,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


一、大赛目的

本次大赛旨在促进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助力绿色能源的应用与普及,推动新能源电池在各类应用领域的商业化进程。通过本次比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实践教学发展,展现冶金学子电池制备水平,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二、赛事组织

主办单位: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承办单位: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新能源系

支持平台:新能源电池材料与电池制备综合实验平台(稀冶楼210)

学术委员 : 姜鑫、骆文彬、李犁、赵立佳、邢鹏飞

组织委员 : 高波、谢宏伟、孙蔷、苑轶、袁双、冯忠宝、刘朝孟


三、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面向东大冶金学院全体学生(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


四、比赛内容

1、参赛电池种类

1)电池类型不限:所有参赛电池必须为纽扣电池(方便平台统一测试),不限制电池种类,所有类型的电池技术均可参赛,包括但不限于:

o  锂离子电池

o  锂硫电池

o  钠电池

o  钾电池

o  其他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氢能电池等)

2)特殊电池类型:若参赛项目涉及特殊电池类型(如超级电容、氢燃料电池等),需提前向组委会报备并说明电池技术的可行性及创新点。组委会将对其是否符合大赛要求进行评审与审批。

3)电池规格:参赛电池的规格需符合标准纽扣电池规格(由组委会统一标准,电池外壳统一由组委会提供),并确保电池外观完整、无损坏,适用于标准化的测试设备。

2、参赛材料要求

1)正负极材料:参赛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可根据技术需求自由选择,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锂钴氧化物、磷酸铁锂、钴酸锂、钛酸锂等材料,或其他新型高效材料。创新型电池材料(如锂硫电池、钠硫电池等)亦可作为参赛材料。

2)隔膜材料:电池的隔膜材料不限,参赛者可以选择任何符合电池性能要求的隔膜材料(如聚烯烃隔膜、陶瓷隔膜、固态隔膜等)。如涉及新型隔膜材料,需提供相关技术说明与性能数据。

3)电解质:电池使用的电解质种类不限,可以是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凝胶电解质等。参赛项目需清晰说明所使用电解质的组成与性能优势,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表现。

3、比赛安排:

第一阶段: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7月1日,电池制备阶段(实验室完成)

第二阶段: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9月1日,电池性能测试阶段(平台完成)

4、比赛规则:

所有参赛电池将依据统一的测试流程进行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

o  充放电效率

o  首次放电比电容

o  循环性能

本次大赛要求所有参赛电池完成300次循环测试。为节省测试时间,比赛只测试前300圈的性能衰减情况。测试标准如下:

充放电条件:每圈的充放电速度、温度等条件将统一设定,并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

测试标准:每次充放电都将在规定的电压窗口内进行,电池容量衰减率作为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

容量衰减率:在完成300圈后,测量电池的容量衰减情况,尤其关注电池性能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五、评审标准:

由组委会根据最终数据综合评价电池性能(三项性能排名加和,数字最小的即为第一名,以此类推)并公示数据,对比赛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由学术委员会来审查并给出答复意见。


六、奖项设置

1.一等奖:1个,奖励1000元奖品并颁发证书;

2.二等奖:2个,奖励500元奖品并颁发证书;

3.三等奖:3个,奖励200元奖品并颁发证书;

4.优秀奖:若干,颁发证书。


七、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自2025年1月8日至2025年1月30日;

2.报名联系人:高波(gaob@smm.neu.edu.cn)、孙蔷(sunq@smm.neu.edu.cn)、苑轶(yuany@smm.neu.edu.cn)、王明(surfwangm@163.com)、林芃杉(surflinps@163.com)。

  

敬请各位有志于新能源电池技术创新的团队和个人踊跃报名,展现才华!我们期待与您一起推动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新能源系

2025年1月8日





-END-

图文来源:冶金学院

编辑:陈旭东 孙唯一

责任编辑:姜鑫


东大冶金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唯一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