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关注晋中】《山西日报》2025年2月7日刊发《昔阳:传统炮灯映出好日子》

文摘   2025-02-07 15:12   山西  


《山西日报》2025年2月7日刊发——


春节到,年味浓。正月初六,走进昔阳县界都乡北界都村,村里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挂起大红灯笼,村民们走家串户,互道着新春祝福,村里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这两天村委会正在加紧统计制作好的炮灯数量,安排采购彩带和配置光源,目前已收集回来62盏炮灯。”北界都村党总支书记韩海燕拿起一盏炮灯给记者展示着。  



北界都村制作炮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每年春节前夕,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制作传统手工花灯——炮灯,为正月里的迎灯活动做着准备。一张张看似普通的彩纸,在村民手中,通过绘画、折叠、剪裁、粘贴等工序,最终制作出主题各异、样式别致的炮灯。  


“我们村炮灯的造型结构,既像古代打仗用的铜锤,又像放炮用的炮具,因此而得名,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古代……”韩海燕告诉记者,制作炮灯历来是北界都村元宵节闹红火的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都要进行迎灯活动,选一名体格健壮的小伙手持点燃的炮灯,领头指挥,手舞帅旗,旗到哪,灯到哪,走街串巷,最后在村广场与龙灯汇合。届时两条龙灯一左一右,交相辉映,近看五彩缤纷,远观火龙飞舞,在威风锣鼓的助兴下,迎灯活动进入高潮。 

 

记者在现场看到,制作好的炮灯上有飘带、绣球等装饰,每盏炮灯不尽相同,画有禾苗、动物等不同图案,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孔雀展翅”“雄羊抵头”“骏马奔驰”等主题的炮灯活灵活现。“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年年都有制作手工炮灯的传统,保存好的炮灯能用上两年,灯架能代代相传,我们有义务将这种技艺传承发扬下去……”67岁的村民翟庆如是村里制作炮灯的“行家”,他现场拿起一张彩纸给记者折起了炮灯上的装饰 

 

近些年,在制作炮灯的过程中,村民们还巧妙地融入了非遗剪纸艺术。精通剪纸艺术的村民在红纸上挥舞剪刀,三下两下就剪出福字、寿桃、莲花等吉祥图案,贴在炮灯上。“我从小学习剪纸,剪纸和炮灯结合在一起,传承和弘扬了非遗,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正在剪纸的86岁村民翟蝉棠说道。  


“按照县里提出的‘昔阳年、最非遗’的主题,界都乡精心策划推出‘做花灯、迎新春’、情景表演、打铁花等系列活动,诚邀省内外游客前来感受浓浓年味。”界都乡党委书记王晓红发出邀请。


| 来   源:山西日报

总监制:程 晨  温 洲  

| 监   制:李 天

| 值班主任:张永胜

| 责   编:程飞  | 校  审:武雅琪


您也可以通过登录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城、vivo应用商城下载最新版视听晋中app!

了解晋中 爱上晋中

视听晋中
广播电视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