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木渎镇党委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凝聚党群合力,聚焦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勾勒出“渎+”幸福景。
“篮球场晚上拍球声太吵了,影响休息”“小区里打篮球的居民并不多,都是外来人员,不如改成羽毛球场”。在香溪社区的小村驿站里,“同心议事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社区党支部书记、海棠先锋、居民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王家桥小区篮球场改造方案”。通过广开言路和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将篮球场改为移动式羽毛球场,既满足了小区居民的运动需求,也降低了球场噪音带来的影响。
完善“小区党组织+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的“四方协同”治理机制,打造“金玉良言”“连心议事会”等红色议事平台,结合“千村万企、千家万户”大走访,走村入户,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解民意、集民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自从村口装了智慧道闸后,停车规范了,下班回来不用为停车发愁了!”灵岩村牛车浜的村民们看着村子里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兴奋地说着。每到饭点,南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送餐小队就全员上阵,把一份份热腾腾的饭菜“火速送达”到老人家中。在“儿童友好”社区,孩子们正沐浴在社区儿童游乐园的阳光下,畅游在儿童阅览室的书海里。这样的幸福画面,不断在木渎镇的街头巷尾上演。
持续推进民生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关注“一老一小”“一病一残”等特殊群体,不断改善民生基础设施,补齐“硬件”短板,常态化开展爱心义诊、爱心暑托班等活动,提升服务“软件”,让“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在金山村,年过8旬的退休老党员柳爷爷经常在书法活动室为孩子们教授书法,不仅传承了书法技艺,更传承了历史与文化。尧峰村将拆迁房改造成新老年活动室,增设了影视区、棋牌室和活动室等功能区,用“小投入”为村民带来了“大幸福”。在长浜社区,热心的杨阿姨在社区的支持下先后组建了太极拳队和香格里拉舞蹈队,丰富了社区中老人们的闲暇时光。
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日常生活为切口,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优化文化活动空间,培育文化生活带头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助推社区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描绘出美丽的“渎+”幸福场景。
素材来源:木渎镇
编辑:陆欣宇
审核:曹梦恬、周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