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运动了!一天 1 分钟,真能保护心血管

健康   2025-01-22 08:59   浙江  



运动有多好,大家都知道,汗水和内啡肽共舞,活力和肾上腺素齐飞,着实是美妙的体验。特别是在这种天气寒冷、流感肆虐的季节里,所有人都在告诉你:


朋友,别躺了,快起来动一动,不运动怎么能健康哇!



鼓励我运动的朋友们 be like🙄️

图片来源:电影《赤壁》



别骂了别骂了,道理我都懂,但是求求了,对我们两点一线的打工人来说,规律的运动谈何容易——


一想到需要提前自学教程打好基础、安排合适的时间、预约附近的场地、换上运动装、捞一个运动搭子,就……累了。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时候,是真的想运动,但累,但没时间,但没运动基础 🥺


有过同样困扰的朋友们,先别忙着叹气,丁香最近扒到了一些新研究,发现我们「懒人」有救了!



图片来源:网络



《柳叶刀》子刊万人研究表明:不是只有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才有用,有一种运动,只要每天见缝插针地动上几分钟,就能很大程度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还能给健康大加分,这种神奇的运动就是——


中度至剧烈间歇性运动


「中度至剧烈间歇性运动」即 MV-ILPA,是一种运动强度介于中度和剧烈之间、每次持续时间在十分钟内的运动。


乍一听觉得唬人又陌生,但你也可以称它为:


见缝插针式运动


我敢打赌,你已经在生活中无数次实践过它了。不信?来看几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 早上卡着时刻表赶公交,背着包狂跑两个红绿灯 🚌

  • 打卡快来不及了但挤不上办公楼电梯,看在全勤奖的份上,爬几层楼梯压压惊🚶‍♀️

  • 快递员又双叒叕把东西扔驿站了,无奈徒手扛起瓶瓶罐罐箱箱回家🎁

  • 终于到家了,赶紧牵上在家憋了一天的狗子出门溜达洗洗班味🐶


这些浓缩在一天之中,无数个「随便动一动」的瞬间,其实都属于「MV-ILPA」!


比如下面这张图中,赶公交、爬楼梯、跟小孩追逐玩耍等日常行为,都是我们每天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MV-ILPA」。



运动强度一般以「MET」为单位,比如快走 MET 值 4~5,拖地 4~5,骑行 5~7 等,MET 值 3~6 为中强度运动,6 以上为高强度运动

图片来源:文献



「MV-ILPA」aka「见缝插针式运动」的核心特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拉高心率,尽管单次活动时间有限,但它有累积效应,可通过多次高效运动显著改善心肺健康和代谢功能,从而实现全面的健康益处。


蚊子肉也是肉!每天只要动上几分钟,坚持下来,身体就能有神奇的变化。





每天「糊弄」几分钟

健康状况大不同



这种四两拨千斤、小付出大回报的好事儿,到底是真的假的?口说无凭,我们用专家们的研究结果说话。



图片来源:网络



《柳叶刀》子刊曾发表过一个万人数据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正是「日常没有规律运动习惯的久坐人群」——这不刚好精准戳中我们「懒人上班族」的需求吗👀





参加研究的受试者们,每天平均会进行 26.8 分钟的「见缝插针式运动」,但单次运动的时长不同:


● 59.7% 的人每次 < 1 分钟;

● 27.5% 的人每次 1~3 分钟;

● 5.7% 的人每次 3~5 分钟;

● 4.4% 的人每次 5~10 分钟;


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 8 年的随访,先说结论:只要每天坚持进行短时、高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时间高于 1 分钟,就能明显降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死亡率风险。


具体来看:


● 运动时长低于 1 分钟的人,5 年死亡率为 4.28%,MACE 的发生率为 3.5%;

● 运动时长 1~3 分钟的人,5 年死亡率为 2.83%,MACE 的发生率为 2.27%;

● 运动时长 3~5 分钟的人,5 年死亡率为 2.43%,MACE 的发生率为 2.07%;

● 运动时长 5~10 分钟的人,5 年死亡率为 2.09%,MACE 的发生率为2.06%。


简言之,「见缝插针式运动」每次超过 1 分钟就有用,坚持越久,全因死亡率越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低。



只要运动时长高于 1 分钟(即除了蓝色),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就会降低

图片来源:文献



2024 年底,《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见缝插针式运动」能保护心血管。


每天最低进行 1.2~1.6 分钟剧烈间歇性运动,就能将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 30%;而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长能达到 3~4 分钟,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45%。





不得不说,这些研究结果戳到了我们「懒人上班族」的心趴:你的每一点点努力,身体都有记住~


没有完整的几个小时,动上几分钟也行;打不动一整场球赛,爬个楼梯、跑两步也很不错~


emmm,有被安慰到 🥺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心血管,「见缝插针式运动」对健康的改善还体现在更多方面。


《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研究发现:每组 1~2 分钟、每天 3~4 分钟的「见缝插针式运动」,可使总体癌症和运动相关癌症发病风险降低 17%~32%。



「见缝插针式运动」将实验中癌症的净发生率从每 10000 人中约 60 例降至 20 例

图片来源:文献



一项咱国内的研究显示:在青少年群体中,「见缝插针式运动」被证实可以改善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并提升整体幸福感。



图片来源:文献



操作很轻松,益处很全面;心理没压力,身体没负担。不愧是你,「见缝插针式运动」👍我们懒人有救了!





「见缝插针式运动」真的超简单

手把手带你动起来



读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迫不及待表示:这个安利我吃下了,但「见缝插针式运动」具体要怎么实践呢?总不能随便走两步都算运动吧!



我们打工人大部分时候的精神状态,真的没有太多力气和手段!

图片来源:网络



「见缝插针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都有量化标准可参考。


强度:一个简单判断标准,就是运动时达到最高心率的 77% 及以上即可。最高心率(次/每分钟心跳)= 220 – 年龄


时间:最低要求是每次持续 1 分钟,一天至少 3~4 次。不难吧?每天五分钟就可以!


养成习惯后可稍稍加大强度,每天 8~10 组、每组 5~10 分钟的「见缝插针式运动」,是能将益处最大化的推荐组合。


当然,咱如果只是想随便动动,懒得掐表、数心率,我们也查了日常活动的标准强度,给大家筛选好了,表格里的都属于「见缝插针式运动」范畴👇



生活活动

MET

运动

MET

娱乐

MET

淋浴

3.5

乒乓球

4.5

散步

3.0

坐厕

3.6

骑车

(慢)

3.5

打鼓

3.8

铺床

3.9

骑车

(快)

5.7

有氧舞蹈

6

扫地

4.5

跑步

10.2


_


_

拖地

7.7

羽毛球

5.5


_


_

下楼

5.2

游泳 (慢)

4.5


_


_

上楼

9.0

游泳 (快)

7.0


_


_

图片来源: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说了这么多,手把手的实操攻略不能少。


丁香找来了康复科专家,贴心地为大家推荐 4 个有意思、好上手的运动,不需要器械,无跑跳、不扰民,不管在家还是在办公室都能随时随地来两下。



01

上蹿下跳

动作要领:双腿分开比肩膀略宽,双手上抬后一条腿交叉至另一条腿后;同时手指触碰前脚的脚踝或者小腿,然后双脚回到起始位置、双手上抬。





注意事项:下蹲和弯腰幅度可以根据自己膝盖的情况、臀肌和腰背的功能调整,下蹲时检查膝盖不要内扣。最开始练习时可以速度慢一点,逐渐找到节奏,到最后甚至可以偏向跳跃的状态。



02

双手传球

动作要领:腰部处于中立位,不要塌腰也不要拱背,身体前倾。双手握住手机,上抬至身体的延长线上。稳定住核心和腰背后,双手交替将手机从头顶绕到身后。


视频里为了让大家看清用的是小球,但是工间日常,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水杯或任何顺手的小物件代替。





注意事项:同上,下蹲的幅度可以根据自己膝盖的情况调整,下蹲时检查膝盖不要内扣。全程将注意力放在腰部的稳定保持上;不用担心耸肩造成斜方肌肥大,因为小物件和手臂自重的重量本身微不足道。



03

准备起跳(嘿嘿骗你的

动作要领:双脚与骨盆同宽、背部相对平直中立身体前倾,双臂在身体后侧蓄力。接着,臀部、大小腿和脚部同时发力,用有点爆发的力量将双臂前甩、身体挺直,好像要起跳一样。动作停止在双脚真正离开地面的那一刻,重力集中在脚趾根部。





注意事项:脚跟离地时感受脚趾根的弯折和触地的本体感觉,臀部、大腿、小腿同时发力将力向上传导、增加下肢循环。



04

工位砍柴

动作要领:双脚打开大约肩膀 2 倍宽,双手交握在身体前侧。感受躯干发力,双手和同侧大腿同时上提,再像砍柴一下落下。最开始可以速度慢一些,熟练后可以加快速度。





注意事项:注意膝盖不要内扣,抬起大腿时感受腹部深层和腹股沟发力。落地时感受足弓作为缓冲、避免将地面作用力直接传导至膝盖。



好了朋友们,如果你在繁杂的工作中还能做好时间管理,有精力进行规律的运动,那当然要给自己点个赞。


但「运动」的定义是多样的,即使没有大块的时间做训练,只要忙里偷闲,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动动——哪怕是见缝插针式的几分钟,对身体都是好消息。



图片来源:网络



动起来,你就赢了!记得给自己竖个大拇指,也欢迎心软的神点击右下角小红心❤️让更多人被夸夸!


今天你「见缝插针」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运动时刻,骄傲一下~


也欢迎转发给你的摸鱼搭子,从今天开始动一动,每天几分钟试试不亏,动起来的人先享受世界,冲!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Saint-Maurice PF, Troiano RP, Bassett DR Jr, Graubard BI, Carlson SA, Shiroma EJ, Fulton JE, Matthews CE. Association of Daily Step Count and Step Intensity With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 JAMA. 2020 Mar 24;323(12):1151-1160. doi: 10.1001/jama.2020.1382IF: 63.1 Q1 B1. PMID: 32207799IF: 63.1 Q1 B1; PMCID: PMC7093766IF: 63.1 Q1 B1.

[2]Stamatakis E, Ahmadi MN, Friedenreich CM, Blodgett JM, Koster A, Holtermann A, Atkin A, Rangul V, Sherar LB, Teixeira-Pinto A, Ekelund U, Lee IM, Hamer M. Vigorous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Incidence Among Nonexercising Adults: The UK Biobank Accelerometry Study. JAMA Oncol. 2023 Sep 1;9(9):1255-1259. doi: 10.1001/jamaoncol.2023.1830IF: 22.5 Q1 B1. PMID: 37498576IF: 22.5 Q1 B1; PMCID: PMC10375384IF: 22.5 Q1 B1.

[3]Wang H, Liu Y, Zhang S, Xu Z, Yang J. Investigating Links between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in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sychosocial Stress. Children (Basel). 2023 Jun 25;10(7):1106. doi: 10.3390/children10071106IF: 2.0 Q2 B4. PMID: 37508604IF: 2.0 Q2 B4; PMCID: PMC10378217IF: 2.0 Q2 B4.

[4]曲绵域等.实用运动医学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策划制作


策划:江野鸿   |    监制:Feidi

插图:见图注   |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哦~


丁香医生
与一群有知识、有温度的医生,共同分享健康知识。 来丁香医生App/小程序,查疾病、查药品,线上问三甲名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