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委、县政府授权开通的政务微信
微信号:lianhuafb
进城上学零门槛;“三创”园示范基地助力“顶梁柱”回家;路通了,干群的心也近了……今年以来,莲花县开展“走基层、察民情、转作风、办实事”活动,列出“急难愁盼、侵害群众利益、提升服务质效”三类清单,有效听民声、解难题。针对收集到的3000余个诉求,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600余万元,办成民生实事2800余件,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近期,位于县城东的原县职高校区“脱胎换骨”了。老教学楼、办公楼由内至外得到全面更新提升,附属区域也整修一新。
作为县城首座九年一贯制学校,自改造为琴亭学校以来,深受非城区户口就业、创业者关注。
作为“小县大城”战略的具体实施项目,琴亭学校一成立便出手不凡——今年秋季开学,学校开设的初中部14个班、小学部22个班,实行不限条件招生,一次便接收了1150名进城(外来)务工和创业人员子女入校就读,占学校招生总数的70%,为城区及周边义务制学校接收随迁子女入学总人数的93%。
而去年秋季开学时,这项数据仅为470人。
进城上学变成了零门槛,借学生入学“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失去了发生的土壤。这是莲花县委县政府今年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一项重点举措。通过开展“走基层、察民情、转作风、办实事”活动,该县对收集到群众反映的进城上学靠找关系、打招呼、送利益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给出了“敞开门招生”的体制性“治疗”方案。
刘金兰是湖上乡江背村人,之前一直同丈夫在广东务工。
为了照顾孩子,夫妻俩准备返乡就业。无意中得知“三创园”基地正在招工,刘金兰当机立断选择来到“三创园”上班。这样她既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还可以通过做工每月拿到3000多元的报酬。
“像我这样的女员工占了大多数,厂房就在本地,离家距离近,照顾家庭方便,家里的活儿一点都不会耽误。在这里工作环境好,衣服按件计费,我一个月最少能挣3500元。”刘金兰说道。
湖上乡“三创园”示范基地是莲花县坚持党建引领,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推动闲置土地高效化的一个缩影。园内现有务工人员213人,其中脱贫户25人,截至目前,今年营业额达到5840万元。
为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心愿,同时帮助园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2023年9月起,莲花实施“顶梁柱”回家工程,通过开展“雁归莲花”、扩岗增量、载体创新、政策落实、服务提升等五大具体行动,把“顶梁柱”回家工程这件惠民利民实事办好,全力推动“小县大城”总体战略高效实施。
今年,“走基层、察民情、转作风、办实事”活动开展以后,莲花县梳理现有就业创业政策,充分挖掘就业岗位,促进就近就业4293人。为499名返乡人员、技能人才等“顶梁柱”免费培训,提升就业技能。为713名在莲创业的“顶梁柱”发放创业贷款1.56亿元,为17家企业发放创业贷款5300万元,落实在莲就业创业的各项补贴,促进“顶梁柱”回乡就业创业。目前,已帮助2559名“顶梁柱”回莲留莲就业创业。
“路通了,群众的心也通了,干群的心也近了。”近日,六市乡垭坞村G319至园里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顺利完工通车,附近不少村民对记者表示。
G319至园里公路只有1.8公里,因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导致园里小组20多户100多位村民出行困难。
莲花县“走基层、察民情、转作风、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六市乡通过建立“11520”包户制度,由1名班子成员带领一支“走察转办”活动小组,1名小组成员担任“邻长”并联系5名网格志愿者及20户村民,实施“走、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以“真行动”解决群众诉求。
在收集到园里小组群众反映的问题后,六市乡积极协调县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项目立项到招投标的工作。
今年8月29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施工队伍已经悄然进驻园里小组。他们穿着统一的工装,手持各种工具,在路面上紧张而忙碌地摊铺沥青。
村民们也自发地加入施工的队伍中,他们有的拿着扫帚清扫路面上的泥沙和杂物,有的则挥动铁锹平整路基,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期待的神情。
随着压实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条崭新的公路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它的宽度比原来更加宽敞,路面也更加平整光滑。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下这难忘的时刻并相互转发分享给亲朋好友。
截至目前,全乡105名“邻长”和171名网格志愿者共联系2105户村民,召开“与邻乡约会”32场,收集群众诉求109条,51条由乡级层面解决的村民诉求,已销号48条,3条正在有序推进中。
莲花县委书记易刚表示,民生问题无小事,莲花县将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契机,以深入开展“走基层、察民情、转作风、办实事”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力办好教育、医疗、民政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确保集中整治成效真正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