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光的小鷿鷈,值得专程一见~

文摘   2024-11-08 19:57   江苏  




最近,本土区的“一个池塘”里来了两只特殊的新成员——两只小鷿鷈(pì tī),它们分别于八月末和十月初先后被送至我们的救护中心,我们接收并救助了这两只小鷿鷈。


小鷿鷈生性谨慎,一有惊扰,就会潜入水中或者飞离。由于它们长时间生活在人们无法接触到的水中的原因,我们并不是经常接收到被救助来的小鷿鷈,所以我们并没有特别丰富的救助小鷿鷈的经验。但不同物种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其他的鸟类救助经验总能互相借鉴。


经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悉心照料,小鷿鷈成长飞快,我们对于这一物种的经验也积累了下来。怎么吐食丸?怎么喂羽毛?怎么学游泳?怎么搭配食物?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只小鷿鷈成长的过程当中被了解和记下。



01


我们与小鷿鷈一同成长


8月28日,我们接收到了第一只小鷿鷈,来时就是小小的一只,身上带着西瓜纹。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我们就尝试着先喂了它一些面包虫,小鷿鷈吃得开心极了~

为了保证小鷿鷈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营养,我们从第二天开始尝试丰富它的饮食。除了继续提供面包虫外,我们还加入了多种虫类以及鱼类,每天喂食5-6顿。

但在喂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小鷿鷈的体重增长缓慢,一天只涨了几克的体重。于是我们重新调整了昆虫和鱼类的比例,把虫子的比例降下来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鱼类的比例。这一改变带来了显著的效果,调整饮食比例之后,小鷿鷈的体重开始快速增长。

正当我们为第一只小鷿鷈的飞速成长感到高兴时,十月初,另一只同样带着西瓜纹的小鷿鷈也被送到了救护中心。


第二只小鷿鷈把第一只小鷿鷈当做妈妈,一直尝试钻进“妈妈”的翅膀里。


第二只小鷿鷈刚来的时候只有第一只小鷿鷈的一半那么大,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第一只小鷿鷈的喂养经验,第二只小鷿鷈成长得十分迅速,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就与第一只小鷿鷈的体型不相上下了。


由于小鷿鷈需要在水里排便,所以我们每顿饭后把它们放在水里“泡澡”,利用每天的泡澡时间,观察和记录小鷿鷈们的漂浮情况和潜水情况。

小鷿鷈在水中排便

刚开始,我们为小鷿鷈准备了一个水深约为30厘米的小容器。在这个阶段,小鷿鷈们主要是在水面上漂浮洗澡。每次漂浮的时间大约在10到20分钟左右。
随着小鷿鷈慢慢长大,我们也逐渐将它们转移到了更大更深的水池中,水深增加到了大约80厘米。在这个更大的空间里,小鷿鷈的漂浮时间明显延长,从最初的十几分钟毛发就会湿透,逐渐增长到半小时。

再到后来,小鷿鷈们在快被送去本土区的时候,无论是漂浮还是潜水捞虫,小鷿鷈们都可以游刃有余。
小鷿鷈在幼年时期,母鸟会喂给它们一些绒毛。因为小鷿鷈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类,而鱼刺可能会对它们的胃部造成伤害。母鸟提供的绒毛可以包裹住鱼刺,让小鷿鷈能够把胃里不能消化的食物以食丸的形式吐出,避免潜在的危险。


但在我们这里,光靠小鷿鷈们自己理毛掉下来的那些绒毛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会充当小鷿鷈的妈妈,收集一些其他鸟掉下来的绒羽,再将绒羽剪碎后混入小鷿鷈的食物中。小鷿鷈们也不负众望,顺利吐出了裹着鱼刺和面包虫壳的食丸。
小鷿鷈吐出来的食丸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喂养后,我们把两只小鷿鷈放在了本土区的“一个池塘”展区里,作为它们放归野外之前的一个适应环节,也叫做软放归。

02


小鷿鷈让“一个池塘”闪闪发光


小鷿鷈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需要更大的水体和更稳定的水质,最好还有螺、虾、蚌、水草甚至看不到的微生物等等不同的生命共同构成的池塘生态系统。


本土区“一个池塘”展区,是本土物种保育区的一个淡水池塘展示,里面生活着一些水生生物,比如一些本土鱼类。

我们之所以将这个展区起名叫“一个池塘”,是因为我们希望大家在观察这个池塘玻璃剖面的时候,能关注到的不仅仅是鱼,还有其中的种种其他生物,包括螺、虾、蚌、水草甚至看不到的微生物等等不同的生命,是它们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就是这样一个接近自然池塘的水体,成为了小鷿鷈们此时的最佳选择,在小鷿鷈的野化放归中充当软放归笼舍的作用。

同时,小鷿鷈的出现也给“一个池塘”带来了魔法~

当这个小鷿鷈出现在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之后,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看到这个完整的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并且因为“一个池塘”是一个开放展区,也就是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小鷿鷈们长大,如果它们准备好了决定飞走,那它们就可以飞走;如果它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就耐心地等待它们慢慢成长。


第一天,刚来到“一个池塘”的小鷿鷈们显然对新环境陌生且充满了疑惑,但到了傍晚,小鷿鷈们也终于开始吃了东西,虽然吃的不多,但我们相信它们已经开始适应这里的环境了。


第二天,它们果然不再像第一天那样躲躲藏藏,看起来很有自信且有能力掌控自己的选择。

此后,小鷿鷈越来越镇静从容,食欲也自然恢复增长,以至于再后来,小鷿鷈在“一个池塘”中简直可以说得上是闪闪发光,光彩照人。


随着小鷿鷈们在“一个池塘”中越来越泰然自若,我们“一个池塘”中也损失了若干小鱼。

在小鱼们损失了几个兄弟之后,它们变得谨慎起来。

鳑鲏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玻璃前肆意游动了,它们更多的跑到水草中活动;之前在水里自由活动的餐条鱼们也开始采取应对潜在危险的策略:列队群游。


小鷿鷈们很快意识到,捕食这些变得警觉的小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们也没有轻易放弃,它们经常把头扎到水中观察水下的情况。当看到露头的鳑鲏时,它们就一个猛子扎下去,朝着鳑鲏的方向猛冲,但鳑鲏也会机警地迅速逃回水草中,小鷿鷈在与小鱼们“打招呼”失败后,又返回水面,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虽然小鷿鷈与小鱼们的“问候”时而受挫,但它们与小鱼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因此停止。

每当小鷿鷈的粪便落入水中,小鱼们会迅速聚集过来,争先恐后地抢食这些粪便。这也向我们展示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系统的微妙平衡。小鷿鷈和小鱼之间的互动,既是一种生存竞争,也是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动态的平衡,正是自然界的魅力所在。

小鷿鷈在水下活动


由于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之间,“一个池塘”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对于小鷿鷈到来之后给“一个池塘”中带来变化的观察比较有限。

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逐渐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到这些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和物种应对关系变化时候的策略。


当一个区域呈现出或复杂或简单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它的展示就是一本活灵活现的生态学教科书,而且是随时在变化的,这也是动物园最初存在的意义:让人们有机会去更多的了解到这些物种,以及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它们。

-END-

往期精彩

1、留下 ,也是一种选择

2、一个急刹车,它就稳稳地......

3、又见面啦,黑鸢5号


素材:陈月龙、邹莉媛、屠小凡

编辑:石冠宇
初审:李俊娴

发布:白亚丽

终审:张建荣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关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及时掌握园区最新动态、趣闻报道、优惠信息、动物科普、动物摄影、宠物常识等相关信息。官方新浪微博:@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