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自称老师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给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视频里,有学生因上课爱说话被戴上了扩音器。相关视频很快引发关注与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幽默且有效的教育方法;反对者则认为,此举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侵犯隐私权。目前,该网友已删除视频并公开道歉。(此前报道→给学生戴“小蜜蜂”的女老师:已离职)
那么,戴“小蜜蜂”是否能维护课堂秩序?这种教育方法是否合适,又是否存在隐患呢?针对此事,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多所小学的老师。
“短期内,这种方式似乎有效,但可能并非长久之计。”海淀区六一小学教师王丹认为,这个方法的初衷是维护课堂秩序。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0》第七条,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但问题在于,这一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正在经历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阶段,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采用‘新奇’方式可能暂时有效,但想长期、持续、有效地约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同时,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因素并未被充分考虑。”王丹说。
另外,王丹指出,戴“小蜜蜂”其实是对“话痨”行为的“过度关注”,甚至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对这一行为的模仿。被关注的学生可能因为大家过度关注自己而愈演愈烈,也可能因为受到过度关注而产生心理压力,后期可能出现失控。
擅自分享视频容易带来隐患
大兴区兴华中学小学部教师徐爽则提出了关于心理影响的考量。她认为,这一方式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徐爽表示,小学生正处在自尊心开始逐渐发展且较为敏感的阶段,这种“公开惩罚”的做法可能会让他们尴尬,甚至感觉被当成了“反面典型”,进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课堂表现。特别是当整个班级的同学都看到这个过程时,可能会形成对“话痨”学生的负面标签,不利于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维护。
在徐爽看来,小学生爱在课堂上说话、插话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多种因素,可能是单纯的表达欲望,也可能是因缺乏关注而寻求他人回应。徐爽补充道,戴“小蜜蜂”的方法虽然对课堂秩序的即时恢复有效,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单纯依靠外部控制,不去分析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另外,大兴区青云店镇第二中心小学教师王翠翠认为,视频中老师的做法可能涉及了孩子的隐私权和肖像权问题。未经家长和学生的同意,公开分享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在网络平台上曝光,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和孩子的不安,甚至可能对学生及家长造成伤害。
应对小话痨,策略很重要
那么,对于这些爱说话的学生,教师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东城区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教师谢秋霜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在课堂管理中采用了“不打断”但适时提醒的方式。她会在学生说话时走近他们,用轻拍等小动作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或者让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分享他刚才想表达的内容,而不直接批评,“这样既不影响全班上课,也对说话同学的行为进行了制止,还能保护学生的‘面子’”。
大兴区青云店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贾梦洋在日常教学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她还会与爱说话的学生约定一个专属的提醒信号,比如一个眼神、轻敲桌面等,当他们开始说话时就发出信号提醒。
谢秋霜老师还提到,自己会利用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比如,为爱说话的孩子建立个人专属成长手册,如果他能做到上课不说话,便能获得成长手册上的积分;如果能做到每节课都没有说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还会有额外积分。一周内,只要集齐分数就能兑换一次班级活动的“专属特权”。
海淀区实验小学九一分校的语文教师芦婧说,她曾教过一名上课爱说话的学生,在与家长沟通后,采取了更细致的管理策略。她不仅会在课堂上鼓励那名学生参与朗诵等活动,还会根据他的兴趣和特长,给予正向反馈与认可。渐渐地,他的行为有所改善,同时也激发出了更为积极的一面。
教育管理需要更深入地理解
教育管理并非简单地惩罚和控制,更需要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理解。徐爽老师表示,自己会找机会单独和爱说话的学生聊一聊,问问他们总在课堂上说话的原因,清楚根源才能有的放矢。“一旦发现原本爱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段时间能管住自己认真听讲,我一定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表扬他,通过正面强化,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好的表现。”
王丹老师则强调了“疏”和“导”的方法。所谓“疏”,就是关注学生“话痨”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学生“话痨”到底是因为生理原因,还是心理上想要寻求关注;是个人行为还是从众的模仿;是课堂规则制定落实不到位,还是对学生行为的奖惩方式不及时。“导”就是了解原因后对症下药,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很多孩子喜欢讲话,可能是因为他们有较强的表达欲,教师可以通过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班级职务,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教育现场是复杂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任何一个行为的改变都不是一时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环境和一份理解的空间。”王丹说。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叶婉 武文娟
监制 | 高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