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乡夜读】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

民生   2024-11-11 22:00   贵州  








魁胆村位于锦屏县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距平秋镇政府驻地7.5公里。魁胆地处山间盆坝,东和南面有高山作靠北面有突兀的两座小山如狮象护守,一条小溪自南而北穿过村寨从两山间流出。寨头和寨脚均有水流落差而形成的多级瀑布,春夏水发,水石相搏,声若闷雷,蔚为壮观。

魁胆,侗语因始居地为一坡度不大的斜坡而称为“板览”,旧文献写为“卑胆”或“鄙胆”。清乾隆时,村人认为“卑胆”或“鄙胆”不雅,就将村名改为“魁胆”,希望后代能“魁”起胆来。魁胆村辖魁胆、便大两个自然寨。全村有270余户,1100余人。人口均为侗族,说侗语。周姓人于元代进入开辟村基。现有王、龙、陆、彭4姓,其中王姓约占总人口92%

魁胆是典型的传统林业村寨。魁胆全村土地面积16991亩,其中有林地14296亩,田410亩,早地150亩。自古以来,魁胆人靠山而食。清代中期清水江木材贸易发展、人工造林兴起后,魁胆人积极投身林业生产之中,大力栽杉造林。1964年春,魁胆大队派王佑求率领21位林农到拉西坡创建贵州省第一个大队集体林场,大搞林粮间作,获得林粮双丰收。魁胆大队创办集体林场获得成功,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困惑国家林业部门在林业合作化以后如何造林绿化的问题,走出一条林区发展林业和解决粮食困难同时并举的途径,引起省、州、县各级领导的重视,《贵州日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19659月,贵州省委书记、省长李立到拉西林场蹲点,调研总结经验。1212日《贵州日报》全部版面刊载魁胆大队的林业先进事迹,还配发社论,号召全省人民向魁胆人民学习。林场场长王佑求和老林农王田乐、王光谋、王必选、龙延厚、王锡标、王锡焕、王清福、王清禄、王先朵被誉为“十大杉木王”。王佑求还探索出一年三季栽杉、两季育苗的造林经验。1979年王佑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此后,魁胆人发扬杉木王精神,造林不辍。19931994年完成造林4000多亩,在全县率先完成灭荒任务。19953月,魁胆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如今魁胆村,举目所及是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翠绿,宛若山水画卷。

魁胆深受清水江木商文化的影响。在村寨管理上,魁胆村人将契约文书等传统“习惯法”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宗族族规混合运用,从而收到特殊效果。19592020年,村里未出现过刑事治安案件。

魁胆村,至今仍保持浓郁的侗族传统风习。曾经引起国内外林学界高度关注的“林粮间作”等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技术至今依然沿用;婚嫁丧葬以及生育、房屋建筑等,依然保持着古老的仪式;以小米酒为主要代表的副食品,充分体现这里作为山区传统林业村寨的特色;以追忆祖先迁徙苦迹为主要内涵、体现稻作民族早期生产生活状况的六月尝新节是一年中最大和最富特色的节日;至今仍在顽强保持的侗族古老纺织技艺和以白银为主要装饰的服饰,是北部清水江木商文化与侗族古文明的完美结合的“化石”;无处不在的侗歌,尤其是情意缠绵的玩山歌和如泣如诉的花歌,以及跌宕起伏、令人如痴如醉的大歌,都记录着魁胆侗家人的喜怒哀乐和丰富的生活;至今坚持不衰的祭桥、祭树、祭神明等人神对话活动,是古时人们心灵寄托方式的延续,是人们敬畏、崇拜、道法自然的表现等等。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魁胆村志》是首批“中国名村志”之一,2017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2018年,魁胆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END


来源:锦屏文化丛书之《锦屏概览》

统筹:吴育基

监制:龙柳仙 王瑞燕

主播:王秋平

编辑:王希子 阮文静

封面设计:舒宝

投稿邮箱:jpxwzx@163.com【《杉乡夜读》栏目 收】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这里!


锦屏县融媒体中心 主办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编   辑:王希子
一   审:杨新凤
二   审:阮文静
三   审:王瑞燕
总   编:吴育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杉乡锦屏
关注锦屏民生、经济、旅游文化、社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