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可敬可爱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心怀家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他们呕心沥血、献身科研,不惧艰辛、攻坚克难,用一个个创新成果点亮了新时代。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一种独特的光芒,那就是科学家精神。现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追梦人”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勇攀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物名片
张铁岗,1946年出生于许昌,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学教授,煤炭行业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扎根煤矿企业一线,致力于煤矿工程、科研与安全技术工作,其著作《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被生产、教学、设计、科研等部门广泛采用;解决了煤矿生产与安全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取得多项开创性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10余项。
“永远前进”——走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张铁岗的办公室,墙上遒劲的四字题词赫然入目。这是20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送给他的勉励。
在河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张铁岗院士(左三)正在指导团队青年教师及博士生开展实验。受访者供图
确如这四字所言,与煤炭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铁岗,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从贫苦农家到大学殿堂,从一线矿工到国之栋梁,张铁岗坚守在煤矿安全和能源产业领域,用铮铮铁骨撑起了矿山的脊梁。
“我是从矿井里走出来的科研人员,扎根这片煤海,我心里踏实。”张铁岗如是说。
2024年12月中旬,作为煤炭行业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铁岗在河南理工大学参加了科研平台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那天他见到很多老朋友,有聊不完的话,还收到学校一件特别的礼物,找回了“年轻的自己”。
“你们看看,这是一张我大学入学时的照片,我自己都没有。”2024年12月26日,张铁岗指着办公桌上的一张黑白照片笑着说。
照片上的少年,身穿中山装,脸庞瘦削、棱角分明,眼神坚定地望向前方。那时的他只有18岁。
时光倏然,走过一个甲子,如今皱纹已爬满了张铁岗的脸庞,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
1962年,家境贫寒的张铁岗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焦作矿业学院(现为河南理工大学)采煤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平顶山矿务局四矿。
张铁岗望着老照片,思绪回到了从前。“大学生到矿上,也是先下井,跟工人们一起挖煤。”采煤工、支架工、镏子工、掘进工、放炮员……千米深井下的活儿,他干了个遍,很快就和矿工们打成一片。
话不多能吃苦、人踏实又肯干,张铁岗和工人们一样在矿井里升降往返、埋头苦干。不一样的是,他遇事爱动脑筋,一边干一边观察、琢磨,发现不少问题,也提出很多新想法。
“放炮一拉完,稍候进采面,刨去探头煤,找到锅底矸,铁梁及时挂,顶板背完善……”直到现在,张铁岗还能脱口而出当年为采煤工编写的“五字经”。这些顺口溜朗朗上口,矿工人人会背,成了当时最通俗易懂的“安全生产守则”。
很快,张铁岗这块埋在煤堆里的“金子”逐渐散发出光芒。提出“由外延变内涵”的矿井技术改进方案,引进第一台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创建在全国推广的“粉煤灰灭火法”,指挥改造四座现代化矿井、使平煤集团拥有了自行设计及建设的现代化矿井……在一线摸爬滚打、百炼成钢,这位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从技术员、工程师、矿长,一路成长为平煤集团总工程师,从矿井深处走到了更加关键的岗位。
“是实践让我成长,做技术人员、解决工程问题,就一定要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张铁岗感慨道,那段外人看来异常艰苦的岁月,却是他最宝贵而难舍的经历。
深埋地下的矿井是他的实验室,所有矿工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张铁岗朝着煤炭产业和安全生产的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我大喊一声‘跑’,大伙儿刚跑出100多米,就听‘砰’的一声,几十万立方米的瓦斯和上千吨的煤一下子抛了出来,最近的离我只有6米。”讲起曾亲身经历的煤矿事故,张铁岗提高声音、情绪激动。
几十年来,他不止一次距离死神如此之近。然而,面对亲友劝说改行,他的回答总是:“我学的就是采煤,就是要操心多挖煤、挖好煤,我们不干让谁干。”
人如其名,张铁岗像个“铁人”一般不惧危险、不畏生死。但是,每当看到矿工因事故受伤或离去,他都忍不住揪心难过。
煤炭产业一头连着国家安全和国家命脉,一头牵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确保安全生产是副千斤重担。张铁岗毅然把担子扛在肩上,暗下决心,一定要降伏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瓦斯“猛虎”。
1996年,张铁岗任首席科学家,领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组织来自全国科研院所、煤炭院校的100多名专家共同向瓦斯灾害发起挑战。
通过翻阅大量资料、深入一线测量,张铁岗发现,很多瓦斯爆炸都发生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这个特定三角地带。为什么瓦斯容易聚集在这里?有什么规律可循吗?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连吃饭、睡觉都在想。
一个冬夜,张铁岗刚进家门就接到紧急电话,有矿井瓦斯超限。他二话没说立即赶到矿上。
顶着凛冽的寒风,他和技术员一起,下到地下采煤面进行观测。一小时、两小时……饿了啃块馒头,渴了喝口凉水。“我们足足干了十几个小时,终于测算出60%的瓦斯来自上隅角,而且找到了其涌出量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张铁岗说。
藏匿于煤层中的这头“猛虎”,终于被“揪住”了尾巴。如何“驯服”它,成了接下来的难题。
在矿井中使用电动风机,容易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爆炸。能不能用一种不带电的风机把瓦斯抽出来?
有想法就去干。利用“高压水射流风机”“无火花风机”等,张铁岗解决了“火花”问题,成功治理了矿井上隅角的瓦斯。打开这个突破口,就像推开了一扇门,他逐渐摸索出一整套方法,将瓦斯“猛虎”治理得服服帖帖。
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张铁岗和专家团队对瓦斯预测、分级、防治、装备等进行了全面研究,4个子专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我国防治矿井瓦斯技术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瓦斯综合治理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技术装备在全国40多个高瓦斯突出矿井推广应用。
后来,他又盯上瓦斯抽放这一关键环节,将单一抽放变为综合抽放,使平煤集团瓦斯超限次数从1996年的8700次降至2003年的118次。矿工下井不再担惊受怕,家人也少了很多担忧。
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再苦再难也要干成,大家眼中的张铁岗执拗、有韧劲,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到底。
该项目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张铁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第一位从煤炭企业走出来的院士。
前不久,在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内,张铁岗和师生们一起重温“新中国第一张煤层瓦斯地质图”背后的故事:“这张图涵盖2000余个矿井、125个矿区、25个省区,能精准定位那些‘易怒’的高瓦斯矿井,也见证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降服瓦斯‘猛虎’的艰辛历程。”
这张图上的很多矿井,张铁岗都很熟悉,那里留下了他奋战的身影。
有一次,已近60岁的张铁岗临危受命处理陕西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他凌晨赶到现场时,当地69名救护队员已准备下井搜救。瓦斯爆炸后井下高温点多,瓦斯涌出量正不断上升,他仔细分析研判后,测算出很快还会继续发生爆炸。
顶住巨大压力,张铁岗果断下令:所有救援立即停止,所有人不准下井,任何人下井必须经他亲自批准。
果然,一个小时后,矿井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大爆炸,但再无一人伤亡。
“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在现场拍的。”张铁岗起身翻出一张照片,照片上,他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蓝色工作服,脖子上围着白毛巾,脸上沾了不少煤灰。看起来跟煤矿工人并无二致的他,却是整场事故救援的“定海神针”。
这样的抢险救援,他在全国各地参与指挥了40余次,成功营救出800多人。每一次救援,对张铁岗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他据此改写了我国瓦斯防突细则和规范,促成了很多新措施的出台,筑起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张铁岗和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煤炭一样,质朴无华却蕴含无限能量。
当选院士后,他把更多时间投入到人才培养上,母校河南理工大学成了他最重要的阵地。建设平台、发展学科、指导学生,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古稀老人干劲儿不输年轻人。
“张老师思维敏捷、思想深刻,带着我们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是我们的主心骨、领头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建平说。
“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研究的关键所在,最常跟我们说的是‘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河南理工大学老师焦华喆说。
在张铁岗的带领下,河南理工大学获批建设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先后建成“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首个“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能源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张铁岗也一直没闲着。绿色开采、瓦斯利用、煤制油、煤炭产业发展……他的科研工作一直“在路上”。
但工作再忙,他还是会抽空写写字、拉拉二胡,最擅长的曲目是《赛马》。
“噔噔噔噔……”兴致高涨的张铁岗微闭双目、手作拉弦状,哼唱了起来。耳边仿佛响起万马奔腾般的激越琴声,亦如张铁岗的人生,一直向前,永不退缩。
在实践中长才干
实践出真知。作为工程师、技术人员,搞科研都要深入工作一线、深入现场,只有多实践,才能多增长才干,才能真正了解行业需求,才能真正解决行业问题。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年轻人吃点苦不要紧,要多到基层去锻炼,踏踏实实做事,掌握真才实学,培养创新思维。如今,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要紧紧抓住机遇,克服眼高手低,戒除浮躁,聚焦国家需求、行业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靠创新打开新思路、实现新突破,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丰 硕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