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爆了!《红楼梦》退出高考语文?官方最新回应!

教育   2024-10-27 12:37   广东  

大家好,我是营长!


关于高考的内容相信大家都很关注,因为高考内容会影响到各位复习的方向。那么近日呢,营长看到《论语》《红楼梦》将退出2026年北京高考,随后又紧急“辟谣”这样一条新闻。


下面来给大家讲讲怎么回事?


1


《论语》《红楼梦》将退出2026年北京高考:

近日,官媒们发了一条消息。

《论语》《红楼梦》将退出2026年北京高考:《论语》《红楼梦》不在试卷中单独设题考查,继续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安排整本书的考查;继续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安排整本书的考查,范围为《红楼梦》《乡土中国》。



2

调整理由如下

官方给出的调整理由:一是为了给学生减负,减轻备考的压力;二是考虑到很多男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对里面的内容情节难以产生兴趣,为了考试被逼着硬读。


3

相关争议冲上热搜

大家对这个理由不服,心想,既然如此,那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女生不适合读,是不是也应该退出高考,网上评论吵成一片。
再加上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考的是《红楼梦》👇:


当时的社交平台上,

简直一片哀嚎!



这意味着,即将参加2026年高考的考生,肯定是开足马力,围绕《红楼梦》做了各种准备。结果,现在一个,不考了。这确实受不了。

不过反转来得很快来了~

说网传信息不实,2025、2026年北京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内容保持不变。

整件事情,像一个大乌龙!营长觉得,这个事情吧,不会这样完全无中生有。估计发布这一政策的官方,没有预测到,舆论反应如此激烈。


4

网友评论

有网友表示,高考上了985,都没读下去《红楼梦》;有网友认为阅读名著应该作为兴趣爱好,不能强逼孩子去读;有网友表示自家孩子很喜欢看;还有网友表示红楼梦真的很难看......

高考这根指挥棒,牵一发而动全身,《红楼梦》退出高考,某种程度上是减负,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可能导致《红楼梦》迅速退出同学们的视野,从此变得无人问津。如果是后者,其实还挺遗憾的。
营长的建议是,不管高考考不考《红楼梦》,都建议同学们去阅读它,因为它并不仅仅是所谓的儿女情长,还饱含了丰富的建筑、诗词、哲理、饮食文化、宗族制度等内容……
《红楼梦》看起来是一部小说,其实更是一部视野与细节超过正史的“微观历史”。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可以在下方投票表达一下你的看法哦!


广东也有一些学校(深圳实验学校、珠海一中、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曾经出过《红楼梦》的考试试题,营长也整理了一些题目出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来看看哦!

 九、广东省四校(深圳实验学校、珠海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风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中国古代传统小说是以情节为中心的,与情节有关的事件、人物、对话才是正文,而与情节无关的景物则是可有可无的闻文。然传统小说也写景,但那景语多是体现类型而不是里现个性的,常常是“有诗为证”地铺张一番,而这一番景语可以置换到任何一部小说中。写景的成语化表现了对情节迫切品焦急的渴求心态,表现了对情节的重视之下对情绪的忽略。《红楼梦》也很少写景,在许多现代作家肯定会细细地描绘一番的地方曹雪芹都浑然不觉地放过了,小说中虽然也有写景的地方,但都是笼统的成语:“当时街坊上家家萧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第一回)”到了太虚幻境这样的仙境,本该有所渲染,但曹雪芹也同样用成语交待过去了:“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第五回)”可见这位伟大的作家对于写景是多么的不习惯。

《红楼梦》景语的成语化提醒我们,其实曹雪芹也还是个情节中心论者,尚没有把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过渡到情绪结构。

(摘编自李书磊《<红楼>景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可看出传统小说的景语缺少个性,因而可以置换到任何其他一部小说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4.请试从论语方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的文本特点。(4分)

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与传统小说在景物描写上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B(B项“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梦幻色彩”说法也不对)

2.C(C项“有相似之处”“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

3.D(A项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

4.(1)引证法,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2)例证法,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事例;(3)喻证法,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4)对比论证,将宝玉与贾珍、贾蓉进行对比。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让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本题4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两者都很少写景(1分),景语成语化/缺少个性(1分);因为曹雪芹和传统小说作家都是情节中心论者(2分),把景语看作可有可无的闲文,尚没有把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过渡到情绪结构(2分)。(本题6分,其他答案能够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6.C(此处并无对比,绿玉斗亦是珍奇,可见妙玉将他们三位都视为嘉宾,有如此洁癖的妙玉让宝玉用自己所用之茶具品茶,足见她待宝玉之独特)

7.①语言描写:通过妙玉犀利的言辞,冷笑黛玉是个大俗人,正面表现了妙玉的高冷。“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可见妙玉好洁成癖。

②细节描写:通过妙玉对贾母等“亦不甚留”,送客闭门等细节突显了妙玉不慕权贵的高洁与孤冷。

③对比衬托:通过妙玉与宝玉两人对待刘姥姥的态度的对比,突显了妙玉好洁成癖,难容世俗之人。/通过孤冷的黛玉都觉得她“天性怪癖”、难相处来衬托妙玉更孤冷。

(一点2分,手法1分,举例分析1分,所举例子符合“孤僻”特点就可以得分;三点满分)

【补充】:若学生从正侧面描写角度准确分析,且正面描写的分析中包含了语言和细节描写的分析,同样可以得满分。

正面描写:通过送客不留的细节和犀利的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高冷孤僻的女性。

侧面描写:通过黛玉的心理评价和“不好多话,不好多坐”,侧面表现了妙玉性格上的怪癖,不易相处。

8.①身世命运相似。妙玉同样出身于诗书仕宦之家,父母亡故,客居贾府,最终悲剧收场。

②出众的才华和高雅的气质相似。妙玉“文墨极通”,谈吐不凡,品茗论道自是行家。

③孤傲高洁的性情相似。送贾母出山门时,“回身便将门闭了”,可见她不慕权贵的孤冷高洁。

(一点2分,三点满分)


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可卿死后,尤氏犯旧疾不出,贾珍请凤姐来宁国府协理丧事。

B. 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

C.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大展风采,贾政因此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D. 在“毒设相思局”中,王熙凤设计害死了试图调戏自己的贾瑞。

19.  下列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

B.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的妾氏所生,年龄比迎春、惜春小,在贾府通称“三姑娘”。

C. 王夫人: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二老爷贾政的妻子,育有一女二子;是薛宝钗的姨母。

D.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之女贾敏的女儿,从小体弱多病;其父林如海是探花出身。

20.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其中的“木石前盟”指的是什么?(5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同样问读书的问题,黛玉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试分析黛玉变化的原因。

【答案】

18、C

贾政不仅没有夸宝玉,还骂宝玉是“畜生”“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货” 

19、B

贾探春的年龄比贾惜春大 

20、木石前盟: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缘(1分),木是指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石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1分)。为报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绛珠仙草(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把自己一世的泪水还他(2分)。神瑛侍者顺带将顽石带下凡间,他们分别幻化为贾宝玉和通灵宝玉(1分)。 

21、黛玉远离父亲,寄身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遭遇(1分)以及黛玉本身敏感多疑的性格(1分),使得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1分)。她从贾母的语气中听到贾母对女子读书的不屑(或不甚在意),因而当宝玉再问同一个问题时,她改变了自己的回答。(2分)

十一.阅读下面王维的诗歌和《红楼梦》(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时楚国人,一位狂人、隐士;诗中是接舆比裴迪。

《红楼梦》(节选):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10. 对《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二句写景,有视觉形象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

B. 三四句写人,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隐者的安闲。

C. 末句“五柳”写景,兼用陶渊明“自号”的典故。

D. 这首诗炼字炼句,表达含蓄委婉,境界旷远壮阔。

答案:D

D.“境界旷远壮阔”错误,应该是和谐幽静,淡泊宁谧。  

11. 你认为“上”和“依依”哪一个更好?写出看法和理由。

答案:

答案示例一  “依依”好。“依依”与前一句“远人村”呼应,写出了远处的炊烟隐约而轻柔的样子,同时又移情于景,将“我”融于景物之中,传形又传神,表现了田园的宁静安闲,表达了对田园的热爱。“上”没有“依依”更有情味和“淡”的境界。

答案示例二  “上”字好。“上”用白描手法,写出炊烟缓慢升腾的样子,极具动态感、画面感(立体感),使人如临其境;虽没有“依依”那样移情于景,但景物中自然融入情感,是一幅无我之境,更显淡泊,更让人回味无穷。    

12. 此处《红楼梦》的节选部分表现了黛玉的某形象特点,此形象特点在《红楼梦》整本书中是前后统一的,请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任一内容,对此加以分析。内容写出概略即可。

答案:

答案示例一: 林黛玉对陶渊明诗歌的喜爱,对田园诗“淡”的欣赏,表现了她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黛玉葬花,并在葬花词中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同样表现出对纯洁品德的坚守。

答案示例二:香菱是薛蟠抢的小妾,薛宝钗不教她学诗而黛玉倾心传授,既说明黛玉对命运悲苦的香菱的同情,也说明她本质上不顾及世俗人情和礼法。林黛玉与宝玉互赠情物情诗、同看《西厢记》,都说明她更珍视现实人性而抵触传统礼法。

答案示例三  黛玉教香菱学诗表现了黛玉的诗性、感性的形象特点,对诗的谈论表现了黛玉充满了自然的灵性和秀逸天真的意态风神。黛玉葬花,黛玉悲秋,黛玉叫紫鹃撂下纱屉看大燕子回来的对话,都说明黛玉形象中有诗的气韵灵性。

 号外!号外!

佛山国际/港澳生教育咨询会

将于11月24日上午8点半

在桂城千灯湖酒店举办!

欢迎扫码预约参加!


来源:鱼sir家长圈

  编辑:营长

温馨提示:本文由中学生大本营团队采编自各官方媒体并进行二次编辑,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可与营长联系删除,关注佛山中学生大本营,每天都能获取最新的中高考教育资讯和有趣的校园信息!

扫码添加营长微信

即可加入佛山本地学生交流群

欢迎投稿爆料




 关注佛山中学生大本营,获取更多佛山各校资讯!

回复 高考 查看 最新高考升学资讯
回复 校园红人 查看 佛山各校校花校草
回复 老师 查询 佛山各校魅力教师
回复 自主招生 查询 佛山自主招生历年分数线及真题
回复 广东高考 查看 2022广东高考试题+答案
回复 交友 参与 佛山地区扩列交友活动





 Editors' Choice 



 往期精选 



佛山中学生大本营
佛山中学生的求学信息发射站,各种校园爆料、升学资讯、学习资料、学生福利持续发放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