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喜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3789897231.人生有无限可能。小时候性格极度内向,别说上台讲话,家庭聚会和不熟的亲戚聊个天都能紧张地筛子似的。现在居然可以用外语和各种老外流利地讨论课题了,这是小时候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2.科研真的不简单,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想要好好搞研究,真心要做好规划,不要轻视其中的困难,一步一步打好科学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3.交朋友找人聊天很重要。可能这一条只适用于国外读博吧。这是我在国外读硕士就森森体会到的一条,读博时感受更深。一个人在国外生活,最大的阻碍莫过于寂寞感吧。我们高中的时候也过那种朝五晚十一的生活,也不觉得很苦很累,可是现在一天学八小时就觉得各种心累身累,归根结底是因为高中有一大群人和你一起苦中作乐,胆大的牵牵小手恋个爱,胆儿小的可以看看别人恋恋爱顺便八八卦调节紧张情绪啥的(话说当年高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过了快十年了到现在还飘在学校论坛学弟学妹们还能叨叨的超轰动的事情,那次课间不知啥事全校师生突然都跑出来到走廊看热闹,没捞着热闹看的人则有鼻子有眼地传起了各种小道消息,某某和某某在顶楼接吻被教导处主任抓了,某高三学长不堪学业压力在顶楼要跳楼,校长他们在拼命拦着呢,至少十个听起来很真实的消息,结果真相仅仅是一个女生穿了低胸装和超短裙来学校.......这全民八卦的基因也是很沸腾.....)而在国外真的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孤独,很容易心累。有时候看大家在国内都是热热闹闹的,没什么事情是一顿大火锅解决不了的哈哈,超羡慕ing。而我们留学生忙着打工和学业,很少有机会经常聚聚。所以现在我都天天跑研究室,没事也去,一天能和人说上个话就心情很美好嘛。还加了学校的微信群,豆瓣小组啥的,看大佬们作天作地,好happy的感觉,感受了满满的元气。4.不要焦虑不要焦虑不要焦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到了Phd这一步的人,大概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结婚生子,买房加薪,父母或旁敲侧击该找对象啦,或直言明示要不别念啦,早点去社会上磨练吧。再加上身边各种牛人,科研压力,非常容易焦虑。大抵从小心里比较脆弱,自己也经历过焦虑到一天只睡3小时,掉头发暴饮暴食,爆肥爆瘦,拿咖啡和酒续命的时期。后来慢慢地开始和身边的大神们交流,还有在知乎上看关于焦虑抑郁的分享想了很多。总结起来两点心得:一是,每个人的time zone不同,你只要在你自己的时间线下做纵向对比就好了。you are not too early,you are not too late,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in your time zone。这个特别符合我的情况,特别对症的良药。我小时候属于干什么都比同龄人快一步的,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但出国以后由于一些原因又比别人慢了一拍,读博之后更感觉自己在人生和学术上都too late,压力非常大。time zone的理论这么一想还真卸下不少包裹。二是,千万不要被毒鸡汤成功学忽悠,热爱学习和科学的同时,也要热爱生活,关注健康。从小我们就学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长大成人后各种励志公众号给我们推送成功学的文章,鼓吹凌晨两点的哈佛图书馆,某某名人凌晨四点开始的一天,某某学者没有休假的十年如一日等等。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做到这样就可以成功吗?又不是没见过凌晨四点的图书馆,又不是没过过一周七天每天10h以上的研究室生活,可我还是一个焦虑的普普通通的为发paper累死累活的小博啊,可反观别人日子经营的风生水起,书也念的轻松呀。我发现身边phd念的好的,个个都眼神发光,特别有活力,并不是刻板印象的书呆子。至少都有个业余爱好,自带fire体质,可以睡研究室努力,也可以拎个滑板就上街浪,没事开个小 party弹弹吉他,搞个cos度个假什么的。可见劳逸结合,热爱生活是多么重要,简直就是点燃学术激情的火苗呀。现在我也懂得把心和脚步慢下来,把时间拨一些给生活,不再火急火燎地赶路,也看看身边的风景,感觉日子变得又紧凑又有趣,每天起床都觉得很美好。有空的时候出去旅旅游,看看无脑的小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哈哈,没空的时候嘛,抽个十几分钟或者和朋友聊个天,和爸妈说说一天的见闻,或者画个漫画写写字。总之,keep calm,make friends,be relaxed,carry on是读博教我的第一课,与诸君共勉。 作者:李月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608607/answer/240394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