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出评戏,诞生于评剧的草创时期,是评剧的“骨子老戏”,在解放前有很多著名评剧艺人都留下了关于此戏的唱片。
但是这出戏在目前又极少出现在评剧舞台,处于半“失传”状态,很多评剧的戏迷都不太清楚这个戏的剧情。
这个戏是什么呢?
就是《保龙山》。
说这个戏见证评剧历史,首先因为这个戏的来源,这个戏是评剧的创始人成兆才从唐山皮影《五锋会》改编过来的,在1919年(民国八年)首演于哈尔滨庆丰戏院。
大家都知道,评剧来源于冀东莲花落。在如今的冀东一带,有三个著名的艺术形式,有“冀东三支花”之称,分别是皮影戏、乐亭大鼓和评剧。
评剧是其中的“小字辈”,在评剧诞生之前,皮影戏和乐亭大鼓在当地非常盛行,不识字的老百姓都是从这里来学习历史故事,分辨忠奸善恶。评剧《杨三姐告状》里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杨三姐在告状之前要说服母亲去县城告状,举了古代好几个奇女子的事迹,她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呢?
戏词就给出了答案:“孩儿我听过鼓词看过影,有几辈奇女子儿记下”。
这里的“鼓词”和“影”,说的就是大鼓书和皮影了。
评剧要演大戏,就要向老大哥们学习,于是就大量改编了皮影戏和大鼓书的故事,这个《保龙山》就是一例。
当然,通过对比皮影戏和评剧的剧本,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基本搬用了皮影戏的唱本。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戏见证了评剧起源的历史。
这个戏还见证了评剧唱腔发展的历程。
我们现在戏迷经常在评剧清唱的场合听到评剧《保龙山》的名段“见公父”,就是著名的那段“女子在家当从父,天子为媒配婚姻(状元)”。
从筱桂花到六岁红,很明显的体现出评剧唱腔发展的历程。
关于这个戏的更早的男旦时代的录音没有找到,但是“奉天落子”时代著名演员筱桂花的演唱就带有很多早期评剧唱腔的味道。
一个是唱腔中冀东方言的味道浓郁,就是咱们戏迷俗称的“呔味儿”浓厚,这是直接承接自早期男旦,因为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唐山人,完全是用方言演唱的。
二是衬字和虚字特别多,“这个”、“那个”还有一些句尾的虚词,掺在唱词里显得显得俏皮有趣,摇曳生姿。
三是整体节奏变化不大,带有一些早期说唱的意味。
筱桂花 《保龙山》“女子在家当从父”
到了比筱桂花晚十几岁的六岁红,她对这段处理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六岁红的唱腔主要承接于刘翠霞,是典型的大口落子。
相较于筱桂花的唱腔,极大地发挥了女演员音域宽广的优势,整体旋律性增强,特别是“随夫荣归”四个字高音陡起,特别醒脾。
还有就是节奏变化大,有快有慢,特别是中间一段,节奏突然加快,运用了评剧的“滚板”,使得整段唱腔对比强烈,相得益彰了。
六岁红 《保龙山》“女子在家当从父”
当然,我们在看这个戏的时候,也得向她原来的艺术形式—唐山皮影戏致敬,特别是当我找到了皮影里这一段唱的时候,感觉太好听了!视频里这位演员唱的真好,一唱三叹,别有韵味。强烈建议大家好好听一听。
唐山皮影 《五锋会》“女子在家当从父”
在以前影响这么大的一出戏,为什么现在基本就不演了呢?
这跟它的剧情有关。
这个戏的剧情容我简单描述一下,还是常见的忠奸斗争的故事。曹沈两家,一忠一奸,曹家被沈家所害,曹家二子曹珍、曹宝以及曹珍的妻子逃出,中途路上曹珍夫妻又失散,曹珍被郑家所救,收为义子,并把女儿嫁给他,到这里,这个曹珍就两个媳妇了,以后曹珍化名上京赶考,高中状元,得到了主考官也是仇家的沈家老爷赏识,又把女儿沈冰洁嫁给他。到这里就三个媳妇了。想不到这个沈氏是个好人的人设,跟他父亲不一样,夫妻俩以回乡祭祖为名逃出京城,回到郑家,这时候曹家老爷子一家也被郑家所救,上面那段著名的选段就是沈氏见到自己公爹以后的分辩之词。到后来,沈家奸臣勾结番邦,想趁皇帝去保龙山上香之机刺王杀驾,被忠臣救驾成功。最后坏人被杀,曹家恢复名誉。这也是这个戏为什么叫《保龙山》的原因。
剧情本身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只是娶了剧种主角三房媳妇这个设定在建国后有点不合时宜,国营的剧团基本就不上演了。因为这个不太成问题的问题损失一出评剧的骨子老戏,实在是有些可惜 !
欣闻最近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与德云班主郭德纲强强联合,又联络了奚中路、石晓亮、王大兴等等京剧名家名家,通力合作,上演此剧。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于是想起了这篇两年前写的旧文,希望能对想要了解这个戏的观众有个帮助吧。
爱 戏 青 年 团
您的分享、关注、转发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个“在看”,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