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东南 向海而歌丨几多灿烂,为远岁的海丝遗珠

文摘   2024-11-21 19:59   福建  




一段海水铺成的路,一个连接东西洋的出海口,一条贯穿历史的河,造就了一个集合中外风物的城——漳州。
无言之故事,有形之历史。10月,漳州市博物馆海丝厅经过全新升级,对外开放。首次对外全面展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展出月港贸易繁荣的见证物,首次展示漳州驶向全球的详细贸易航线,首次推出VR水下考古体验游戏……新的考古发现,新的展示手段,使承载的历史和无形的人文价值颇具分量,让漳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尽收眼底、触动于心。

史海钩沉,博物馆成为古今文明的窗口。“按照时间线来组织文物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历史的进程和变迁。由于之前我们展厅缺少元代文物,使这段历史难以‘言之有物’。”漳州市博物馆馆长李海梅说,这方水土的丝路荣光不曾断代。


海丝厅中的圣杯屿沉船水下遗址沙盘,等比例复刻沉船遗址的全貌,照片上方悬挂的是舭龙骨模型。




博古通今 丝路有“数”



“太逼真了,鱼类、珊瑚,还有水下宝藏!”“为减少对水下瓷器的破坏,考古队员改良了小型气枪,进行精细化发掘。”“针对破碎文物,要使用PVC管进行整体提取。”周末,海丝厅成为亲子游热门打卡点,“探秘圣杯屿元代古沉船”VR游戏是本次海丝厅升级亮点之一,“吸粉”最多。
穿戴好潜水设备,整装出发。游戏画面逐渐靠近圣杯屿,要求游戏者根据遗址定位,在茫茫大海中确定打捞点。到达沉船地点,游戏者选择水下摄影机、抽沙装置、防水标签、吊篮等水下考古设备,对文物进行遗址清理、沙盘制作及文物打捞。通过裸眼VR游戏,沉浸式体验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的全过程,解锁“寻宝”之旅。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发掘项目自2022年8月开始至2023年10月结束,是国家文物局首期水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圣杯屿沉船遗址共发掘出水文物17288件,主要为元代龙泉青瓷和陶罐、铅锤、印章等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

为满足群众对本次水下考古的好奇心,改造后的海丝厅,还增加了多媒体互动显示屏、航海游戏等,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向游客展示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其中包含了本次水下考古活动中,运用水下摄影拼接、三维模型等新技术,以及精细化的发掘、多学科合作的新方法。


圣杯屿沉船内的瓷器多以竹制品进行包装。


“例如新型海洋地质探物调查方法,是利用合成孔径声呐、多波束声呐、旁侧声呐、磁力仪等最新水下物探设备。”据第九期全国水下考古队员林立宪介绍,对圣杯屿沉船遗址及附近海域开展了特定范围的综合探测技术,来获取并锁定遗址的平面、三维地形以及地层剖面数据和磁力异常数据,为水下物探技术提供试验数据。
“之所以称之为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成果的‘全面展出’,因为本次考古的成果不仅仅是出水文物的价值,考古采用的科技创新手段也是本次考古的重要成果。”李海梅说,还将完善海丝厅的语音导览以及线上展厅,计划采用数字魔墙等更多数字化的展示方式。

李海梅认为,通过数字技术来展示考古技术,将是博物馆未来的策展方向,也将带动文物叙事传播方式的转型。




深海寻宝 史海钩沉



深入展厅,渐入佳境。站在一面陈设出水瓷器的展柜前,环顾200多件龙泉青瓷的芳容,玻璃展柜折射着对面的圣杯屿水下遗址风貌,沙粒和沉船残骸包裹着千万件珍宝,仿若瞬间被拉进历史的潮汐,一睹元代晚期龙泉窑瓷器的文明印记。
“这是考古队员克服复杂海况和低能见度(50厘米以内)等困难,通过水下拍摄的2.5万多张遗址局部照片,合成了200多平方米的水下遗址高清全景图像,十分珍贵。”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照片下方的圣杯屿沉船水下遗址沙盘,等比例复刻沉船遗址的全貌。照片上方悬挂的是这艘沉船的舭龙骨模型。而发现的舭龙骨,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考古实物,该构造为提升船只稳定性、保证航海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这艘圣杯屿元代沉船是目前全球发现装载龙泉瓷器最多的一艘沉船,此次集中展出圣杯屿出水文物近400件。
“目前部分出水文物仍在进行脱盐处理,诸如在圣杯屿发掘的国内保存最早的测深锤,以及陶灯、花押印章、大元通宝等文物,暂时通过图片呈现。”李海梅说,沉船、船货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的发现,对于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艘海船的船舱内多是成摞的瓷器堆积。纵向包装瓷器的是竹片,横向包装瓷器的是竹篾。”李海梅说,哪怕是沉船瓷器码放和包装方式,也要据实还原。


海丝厅成为亲子游热门打卡点,市民体验裸眼VR水下考古游戏。


海丝厅开放后,“漳台海洋文化交流”学术沙龙同期召开。“展示漳州水下考古成果,便是展示漳州海丝文明。”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阮永好是此次水下考古队副领队,在他看来,通过专业的策展,可以让观众更深入理解展品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价值,无论是观众还是业内专家都能在博物馆直观感受漳州圣杯屿的魅力。
漳州腹地临江、近海,自古与外界互动频繁。根据海丝厅展示的漳州海域水下文化遗存分布图可以见得,龙海、漳浦、东山等沿海县区发现多处水下文物点。

海丝厅内有一件“镇厅之宝”——量天尺。目前全国水下考古仅发现两件,唯独该尺保存完整,长28.5厘米,一边有刻度,一边无刻度。“专家认为量天尺的使用方法,应是海师紧握无刻度处,下端与海平面齐平,上端测得北斗七星的高度,即是该船只所在的纬度。”李海梅说,从水下文物中可以读懂古代航海人的智慧。




集藏历史 容古容今



讲述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绕不开大航海时期勇闯全球化的古月港。
本次海丝厅更新的亮点除水下考古篇章,另有“隆庆开海碑”拓片和“卞宝第告示碑”拓片两件见证月港贸易繁荣的物证重磅展出。
明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奏请解除海禁,奏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隆庆开海成了月港繁荣和近代早期全球化贸易发端的重要里程碑。
“隆庆开海碑上落款‘隆庆元年八月吉日’,以及涂泽民等官员的名字,佐证了当年在此发生了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李海梅介绍,卞宝第告示碑同样印证了月港崛起于首轮全球化浪潮。
处八闽之极地,为漳潮之要冲。漳州的海丝足迹从远古走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对海洋城市的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驻足厅内新绘制的航线图前,四通八达的航线位置展示漳州海上丝绸之路多点开花。
“以前只是笼统地讲,由月港始发的东西洋航线,与欧洲地理大发现新开辟的航线相连接,串成一条全球贸易航线。那么这条航线究竟去了哪些国家?在地图里怎么体现?”李海梅说,根据多个朝代绘制的商业地图,进行物证比对与史料核实,博物馆整理出《明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海丝遗迹来补充海丝故事,让群众更加直观了解漳州在海外贸易大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历程。

文化交流往往双向奔赴,海外文化同样对漳州产生了影响。在海丝厅的最后一章,展示了海外进口农作物、海外建筑文化、番银文化等司空见惯之物,都对漳州数百年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几多灿烂,也由此构成了漳州璀璨夺目的海丝文明。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刘微

校对:陈佳颖

三审:李行云

福建文化产业
由福建省文改办指导,集文化产业政策发布、信息交流、产业招商、产品交易、文化金融服务、资讯服务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于一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