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买房和高考一样,人生路上并非只有这一个选择,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我26岁拿出工资的一半供房贷,朋友们说都没有生活质量了。那一年没有大餐,没有名牌,然而熬过来就是更好的日子了。
换一个思维想,房子的压力,其实也是逼自己一把的动力。
大学毕业,班级微信群很少响了,偶尔响,是某某买房了,晒几张新家的照片,招呼大家说,以后就在xx安家了,同学们路过可以来玩啊。你说你受够了租房,在北京每个月房租4000元,一年下来房租都顶小5万,且不说你一年能不能挣5万,就说你每天省吃俭用,钱没给你爹没给你妈,全交给了陌生人——房东,你憋屈。你终于如愿在五环上买了一套房子,你说银行每天都催你还钱,想死都不敢死。我看着你,回忆式地问,你以前的梦想不是当一个舞蹈家?你脸一拉,瞪我一眼说,小孩子才有梦想,我只想买套房。
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个北京人,为了圆出国的梦,卖了鼓楼大街上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0万去了意大利。
在意大利他艰辛节俭地度过了30年,终于攒下100万欧元(人民币768万),准备回国安享晚年。
回到北京,他去了原来的老房子看了看,发现当年被卖掉的四合院现在中介挂牌8000万出售,他刹那间崩溃了......
故事告诉我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所以有人说决定我们现在生活的就在于我们10年前有没有选择买一套房。
根据瑞信研究院的2016年财富报告, 我们可以得出拥有超过约515万人民币净资产的人,已经属于全球最富裕的人这一结论,据说这一类人只占全球的1%。
毫无疑问,那些在北上广深任何一个城市有套房子的人,都已经站在了全球财富金字塔的顶端。
房子真的能给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是翻天覆地。
就比如说我,在郑州3年,住过5个城中村,平均半年搬一次家,你跟我谈什么安全感?没有一套房子,在这个城市待再久,都很难有切切实实的归属感,它就像一场盛大的暗恋,我在你怀里,但是我不能说我属于你。人生大事都与房子有关。
80后已经成为住宅消费的主要群体,而他们正处于结婚或者生子的人生重大转折阶段,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将家庭和房子绑定,结婚需要房子,小孩成长,小孩教育依然需要房子。投资是财富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房地产现阶段仍然是最好的投资品。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摆脱阶层的一大驱动力就来自于房子,如果你没有买房,哪怕你工作不错,薪水不错,你基本就是底层。但是一旦你在一线城市有套房子,你就很容易是中产阶级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百分之一的人。当所有的青涩心事,都变成了衣柜与化妆品之上的灰尘,当仗剑走江湖的豪情都冷却成但求安稳,当所有牛逼哄哄的梦想,都变成了买房。为了买上一套房,你的日常生活变成了加班熬夜,你每天的生活费加上吸烟预算是20块,你说你算了算,除去房贷,还剩600块,固定的生活标配不能变,否则就不够了。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喊你去吃黄焖鸡你都不去了。偶尔你也会感伤,说房子取代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