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32个家校社协同、留守儿童关爱、“双减”典型案例将予以推广

体娱   2024-12-21 16:30   云南  



12月19日,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推广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暨第九批义务教育“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2024年以来,各地各校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双减”成效巩固提升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了32个典型案例,现予以推广。


32个典型案例中,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教育集团、官渡区关锁小学、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昆明嵩阳一小、安宁市昆钢第一中学等学校和地区典型案例入选。



通知指出,各地教育体育局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南省民政厅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双减”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学习借鉴32个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要加快建立一批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深入推动医教互促、馆校协同、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和警校同步;要“一地一案”“一校一策”“一生一档”落细落实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关爱措施,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等关爱服务质量;要巩固“双减”“双升”成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整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各地工作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典型,请及时报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


云南省家校社

协同育人“教联体”典型案例

一、昭通市强化阳光心育,家校社协同育人。

二、红河州四方聚力让“小眼镜”越来越少。

三、安宁市积极探索“区域统筹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四、新平县“5个”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水平。

五、大理市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六、易门县多举措提升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

七、西畴县“家校社”协同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

八、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家校社联体共筑特殊儿童成长之路。

九、文山州建好“少年儿童之家”,实现少年儿童在校有人管离校有“家”护。

十、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非遗文化进校园。

十一、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教育集团探索构建家校双社“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

十二、官渡区关锁小学家校协同抓实入学适应教育。

云南省第九批义务教育学校“双减”校内提质减负增效典型案例

一、玉溪市“六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怒江州构建教研体系助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三、双柏县“五子”联动布好集团化办学“方阵”。

四、祥云县聚焦“四个一”打造全域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五、保山市“三个聚焦”做足作业减负大文章。

六、楚雄市鹿城小学“五个统一”“减负”走深走实。

七、华坪县永兴乡中心学校课后服务有声有色。

八、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全校师生“众参与”,构建课改“新路径”。

九、沧源县勐董中心完小多元化课后服务彰显边疆特色教育。

十、沾益区望海小学优化课后服务,助推“双减”前行。

十一、多地多校在创新实践中推进“五育融合”。

十二、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大力开展阳光体育。

十三、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开展“乐学教育”。

十四、玉溪市新平县第二中学建设个性化班级破解厌学难题。


云南省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典型案例

一、昭通市创新实践留守儿童暑期集中托管服务“344”工作机制。

二、德宏州开展青少年儿童之家关心关爱活动。

三、玉溪市“六个一”推进关爱服务校内留守儿童工作。

四、保山市“四齐四实”精准施策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五、西双版纳州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撑起一片“关爱晴天”。

六、勐海县“1234”工作法关爱留守儿童。


以上典型案例详情如下:



1


云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联体”典型案例


一、昭通市强化阳光心育,家校社协同育人。一是导师育心,精准发力。依托“刘俊升教授(博士)专家工作站”,成立昭通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关工委组织多部门成立昭通市“思政教育宣讲团、法治教育宣讲团、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团、教体教育宣讲团”100余人。开发心理测评系统,为学生精准绘制心理画像。实现中小学心理辅导室60%的覆盖,开设心理热线和心理信箱168个。编制推广分学段《预防性侵》课件39个。二是课程育心,浸润无声。以红色教育为主线铸魂培根,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诵红色诗篇、练红色本领、做红色青少年。以心理课程为主体启智润心,开设心理健康课,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以读书分享为主导强基赋能,各校图书室采购心理书籍供学生借阅。三是活动育心,引领成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现场会、红色研学活动、图书馆研学活动、心理拓展训练等育心活动。坚持“一生一技、一人一艺”的学生素养培养理念,人人有机会上舞台。四是协同育心,减负提质。健全心育协同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学校主导、家庭主责、社会参与”的新格局,以“精准切入、样本示范、全面推广、提炼经验”为工作重点,探索具有昭通特色的协同育人经验。加强系统谋划,实施打造“主力军”、探索“心路径”、搭建“连心桥”、弹好“协奏曲”等“六大行动”,明确协同路径。


二、红河州四方聚力让“小眼镜”越来越少。一是高位推动,促进近视防控工作提档升级。由州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州委宣传部、州教体局、州卫健委等七部门制定出台《红河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红河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文件,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统筹推进全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体质健康状况、可调节课桌椅配备率、教室采光和照明达标率等关键指标纳入对县市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中,明确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连续三年下降的县市人民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二是四方聚力,共筑近视防控“坚固防线”。家校带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方式,明确家庭在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中的主体责任,引导家长学习掌握用眼健康知识。医教互动,实施校园光明行动试点工作,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社会联动,共青团、关工委、工会、科协等群团部门协同发力,积极开展青少年视觉健康公益活动、护苗近视预防和控制专项行动、青少年近视防控亲子体验营等各类活动,营造爱眼护眼的浓厚氛围。三是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近视防控水平。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与“双减”工作、中小学生手机、睡眠等五项管理有机结合,把学生的近视率作为是否落实“双减”工作的一个“晴雨表”,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充足。强化户外锻炼。将体育锻炼、户外运动作为预防近视的有效载体。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坚决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三、安宁市积极探索“区域统筹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构建共育格局。安宁市政府牵头,成立以教体局、妇联、法院等职能部门领导和各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协同推进育人实验区工作的规划、统筹、协调。印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实验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厘清协同部门职责,强化条件保障。在教体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学校总校),指导统筹全市协同育人整体工作。抓实“三级家委会”建设,做到有章程、有承诺、有评价、有奖惩,形成完善机制。把“家庭教育大讲堂”建在社区,将市级讲师团成员划分成9个组,发挥“雁阵效应”,下沉到各街道、社区开展公益讲座和个案辅导。挖掘协同育人资源,依托城市文化中心,通过基地共建、场馆共享、资源共育等途径,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二是完善机制整体协同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实验区建设推进工作。建立科研攻关机制,积极申报2024年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课题,9个课题获立项。建立专项培训机制,通过德育、教育科研、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培养一支以优秀教师、优秀法官、“五老”志愿者为主的讲师团队伍,提供课程“点单”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实施“一户一案”“一生一案”,依托人民法院积极构建“法庭+家庭+基地”的家庭指导模式。培养“专家型”校长团队。通过任务驱动、问题研讨、考察学习,让校长成为行家里手。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将协同育人工作成效作为学校、各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和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考核体系。建立资源保障机制,整合市域内各类实践基地,以及学校场地、课程、师资等资源,为协同育人活动提供无偿服务,市级财政给予实验区建设相应经费保障。三是“纵横”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整合教育、卫生、社会心理健康资源,组建64人的专业队伍,聘请11位专家担任督导,与20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横向探索“家校社协同联动”,纵向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幼一体化区域推进”,实现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全覆盖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新平县“5个”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水平。一是成立一个中心,规范家庭教育指导。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10个部门成立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根据需要设技术指导组、工作推进组、医疗诊治组、协同干预组、法律援助组、专家顾问组共6个工作组,拥有17名讲师团成员和90名成员。二是建立二项制度,筑牢全员育人基础。建立县级领导挂包联系乡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机制和家校社协调育人推进机制,联合县妇联、关工委、民政局等9部门印发实施《新平县关于指导推进教体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扩大指导服务覆盖面、增强精准度和实效性。三是建强三支队伍,推动育人工作合力。建强班主任队伍,通过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推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建强骨干教师队伍,县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共有91名骨干讲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建强家委会队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均设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结合实际开展“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四是开展四项活动,搭建协同育人桥梁。常态化开展教师家访活动,对留守、单亲学生重点访、重复访。开展家校交流活动,各校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开展三进三访活动,学校主动联合辖区内村组社区、妇联、民政、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开展进社区进家庭进心灵、访困访需访重点的家访专项行动,开展“集体”家访家庭5612个,“一对一”家访家庭8319个。开展亲子活动,学校、镇村(社区)定期组织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艺术等,让家长在活动中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科学育儿方法。五是坚持五育并举,把牢全面育人方向。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以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向国旗敬礼”等9个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全县中小学共成立志愿服务队30支,参与学生6000余人。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全县中小学建立学期劳动清单,设立劳动周(月),校内劳动安排合理。开展“阳光成长”教育实践活动,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开课率达100%。


、大理市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一是推进法制化,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依托“家校共育 携手成长”品牌活动,开展“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宣讲巡讲活动,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站、媒体、微信公众号、电台节目等,通过邀请专家开设直播讲座,刊登、转载相关文章、视频等方式,把家庭教育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送进千家万户。二是优化家庭环境,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持续搭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开设线上家庭教育专栏,开展网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挥好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作用,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等,开展法律、家风家教、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等,强化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教育支持服务。三是统筹公共服务场所,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亲子阅读活动,特别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让孩子们都能共沐书香、共同成长。四是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全市共有144个“家长学校”、315个“苍洱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定期组织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或分享交流会。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民俗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或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五是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培育高素质服务队伍。坚持需求导向,面向社会,广泛动员在职和退休教师、“五老”、热心家长加入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家庭教育指导的主体力量。依托有条件的高校或互联网平台,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基地,科学系统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并提升专业化水平。结合寒暑期儿童作业管理、网络使用、安全守护、亲子沟通等,针对性组织家长课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家教沙龙等,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合理安排孩子假期生活。


六、易门县多举措提升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一是建强一个中心。建立由县委副书记任顾问、分管教育副县长为主任的家庭教育委员会,明确县妇联、县教体局等10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下设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由县教体局、县妇联、县卫生健康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共30人担任指导中心成员,统筹协调县级部门资源,形成合力保障中心发挥作用。二是健全两项制度。健全家庭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家长学校建设管理流程,家长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方式,细化家长学校工作考核措施。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制度,落实“双线四级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发挥县、乡、村、组各级力量,落实关爱、救助措施,实行学校班子成员、党员教师包保联系特殊学生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常态清零、精准帮教,让学生留得下、在得住。三是建好三支队伍。建好家长学校管理队伍,各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任组长,中层领导和班主任为成员,明确1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家长学校工作。建好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每年新招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2—3人,逐步补齐专业教师不足的短板。建好家长委员会队伍,建立由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全县5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校级家长委员会,20所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四是落实四项措施。落实家长培训工作,邀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家庭教育专家等入校授课,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家长学校培训。落实家长开放日制度,各学校根据教学安排,每年邀请家长参与班级一日常规观摩、主题班会和学生文体、创作等活动不少于2次。开展系列家庭教育活动,以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家教活动,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助力家校共育。落实家访工作,建立“领导班子带头、中层干部示范、班主任为主体、教师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坚持开展“千师访万家”“春风行动”等家访活动,明确学校家访工作周期和次数,主动邀请村组干部参与到家访活动中来。


七、西畴县“家校社”协同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一是整合“农耕资源” ,打造全时空劳动教育资源矩阵。通过挖掘学校劳动教育元素,拓展家庭劳动教育形式,链接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全覆盖的劳动教育资源库,让学生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全时空中感知劳动教育,实现个体性、集体性、社会性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建设“农耕课程” ,构建全场域劳动教育课程集群。建立“农耕劳动+积分”家庭课程,明晰家庭劳动内容,梳理学生参与农耕劳动的素养指向。建立“农耕劳动+学科”学校课程,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农耕情境,带领学生围绕“农业耕作”主题经历农场选址粮食播种—培育—收获产出的完整过程,在劳动实践中融合地理、生物、美术、数学等跨学科探究,树立“大劳动”观。建立“研学+实践”社会课程,以“劳动+研学”让区域中小学校学生在各类农事体验活动中庆丰收、乐成长;以“劳动+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教育。三是传承“农耕精神” ,培育全链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组建家庭启蒙、学校指导、社会引领三支队伍,从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思维、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四个维度开展启蒙、指导和引领,多维并进推动区域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家庭启蒙以劳动习惯养成为核心,通过“指导”“帮助”“协同”等关键核心要素,引导“爸妈”导师陪伴同行,实现家庭劳动角色转型。学校指导以“专职+”的596人专兼职劳动教育导师为主体,讲述“农耕精神”。社会引领以吸纳“劳模工匠”进校园,挖掘“全国三八红旗手”谢成芬、“中国好人”宗富春、 “云南省道德模范”程敦儒等进课堂弘扬劳动精神20余场次,覆盖全县4万余名在校师生。四是体验“农耕研学” ,探索全方位劳动教育路径体系。把劳动教育搬到菜园稻田,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开展“研途识趣,学中成长”“学农周”“水稻研学”“追寻红色印记·争做强国少年”“乡约东升”“研学汤谷行”“高举旗帜跟党走立德树人兴边疆”等农耕主题研学活动,2万余名师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 


八、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家校社联体共筑特殊儿童成长之路。一是家校合作助力未来。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特殊儿童心理、教育方法、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提升家长育儿能力。同时,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一对一沟通,利用家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送教及家访工作,对重度残疾及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家庭开展进门入户的走访与送教。二是普特融合教育育人。学校开办学前班,招收一批特殊幼儿就读。与楚雄市鹿城幼儿园合作成立楚雄州第一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积极探索尝试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融合发展。三是高校协同创新育人。学校与楚雄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建立“协同创新合作育人”机制,双方立足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在特殊教育领域进一步深度合作。特殊教育学校获得更多专业支持和智力资源,帮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四是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学校与楚雄大源汽修服务有限公司、楚雄卡莎莎刺绣艺术有限公司、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南华七彩彝绣有限公司、楚雄州文化发展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残疾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企业同时也可以享受相关的政策优惠,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九、文山州建好“少年儿童之家”,实现少年儿童在校有人管离校有“家”护。一是高位统筹推动,确保活动有阵地。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制定《文山州“少年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原则和管理规定,注重整合资源,确保“少年儿童之家”正常有序运转。坚持以少年儿童“乐、学、做”为目标,突出“建、管、用”三个重点,不断推进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常态化、功能实效化,在1016个村(社区)全覆盖建设了集学习、教育、实践于一体的“少年儿童之家”,着力解决少年儿童无人看管、留守儿童关怀缺位、防溺水安全管护难度大等问题。2024年起,对全州中小学校功能室及场(馆)如乡镇游泳池、图书馆等进行假期试点开放,成为“少年儿童之家”的延伸,为假期少年儿童参加活动提供更多选择。二是建强三支队伍,确保活动有人管。建强志愿者队伍,由民政、团委、妇联牵头在各级各部门、高校等累计招募基层党员干部、“五老”人员、非遗传承人、社会工作者、返乡大学生、“爱心妈妈”等17054人,定期到“少年儿童之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强校外班主任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管理,统筹村(社区)留守儿童校内结对教师和片区教师5047人,负责“少年儿童之家”课程设置,落实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科普宣传、作业辅导、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等,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赋能”。建强家委会队伍,把有威望、能干事、被信任的6567名家长选入家长委员会,协同做好轮值陪护、课程辅导工作,并通过定期走访、关爱陪伴、研学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感受“家”的温暖。三是丰富服务内容,确保活动有成效。坚持一张活动表、一张结对表、一套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档案“三张表单”管理,严格落实活动计划安排,确保“少年儿童之家”正常有序运转。寒暑假每周至少开展活动3次,3天以上的假期开展1次集中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的同时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各地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活动资源,加快“少年儿童之家”提档升级,如马关县仁和镇大嘎吉“少年儿童之家”建成“云端书院”,成为孩子假期的“阅读圣地”;麻栗坡县铜塔村依托坝子雷场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聆听扫雷英雄杜富国先进事迹,传承弘扬英雄精神。自“少年儿童之家”设立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5万余场次,120余万人次少年儿童参与,让农村少年儿童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假期课外辅导和托管服务。


十、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非遗文化进校园。傣纸,作为傣族独特的传统手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号召,创新性地开展了“‘纸’尖绽放南糯紫 艺术照亮梦之光”非遗文化进校园项目。一是设立傣纸制作工作坊,配备专业工具和材料,由传承人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完成从原料采集、浸泡、捣浆、抄纸到晾晒、装饰的整个制作过程。二是将傣陶和傣族手工造纸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传统美术课程和民族手工艺项目结合开展,深入实践“兴趣入手—职前抓手—实训着手”、从小学入校到初中毕业九年的职业渗透教育培养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石绘工作坊和版画工作坊效能,以傣陶、傣纸、版画、石绘、木雕、刻磁等内容丰富美术课程,通过多种载体精准发掘学生潜能。三是通过举办学生作品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爱心义卖和参加各级各类文博会、作品展、文创比赛、艺术节等活动展示并检验学习成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残障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傣纸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十一、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教育集团探索构建家校双社“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集团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密切家校沟通、引进驻校社工、链接社会资源等工作举措,探索形成新时代家校双社(社工、社会)“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教育要素紧密合作,共同呵护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一是以党建为引领,驱动协同育人主引擎。学校党总支坚定“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育人目标,不断丰富“科技创特色,习惯增内涵”办学理念内涵外延,把紧把牢育人发展方向,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抓手,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书包不回家”“作业可免单”等“双减”举措推动育人实效稳步提升。及时成立身心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带头抓,德育、教学团队领衔实施,全力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二是以家庭为基础,畅通情感育人主动脉。坚守家庭教育本质,成立“校级家委会”,依托“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平台,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课堂”“家长志愿者”“专家型家长团”、金康“好家庭”评选等形式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学生成长。开展“金康好家风”“五好文明家庭秀”“21天笑眯眯—家长挑战课程”系列活动,让家庭、学校、学生沟通的纽带更加温暖多元。三是以社工为支撑,强化科学育人主动力。成立驻校社工站,积极探索“1234+N”嵌入式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即:紧扣“一条”主线,守护儿童身心健康;融合“两种”力量,形成“德育+社工”新合力;聚焦“三类”群体,搭建有效沟通桥梁;打造“四个”维度,提供多元专业服务;实施“N个”行动)。社工站成立至今,共服务学生33679人次、老师659人次、家长1252人次。四是以社会为平台,开拓实践育人主渠道。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可持续的学习成长环境,金康园小学2015年建立校内“开心农场”,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笃志润德;2021年先后成立“金江路社区综合实践基地”“团结鑫苹果户外综合劳动实践基地”,为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近大自然提供有效支撑。


十二、官渡区关锁小学家校协同抓实入学适应教育。一是抓实教师岗前培训。学校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对一年级教师开展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三个维度培训,强化师德师风、校园安全底线要求,树牢“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教育意识,鼓励教师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突出以生为本的探究式、体验式学习及正面肯定和鼓励。二是均衡分班促教育公平。实行随迁子女和户籍学生混合编班,选优配强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并现场抽签确定班级,班级单元互助成长、教师结构优势互补。加强教育关爱和人文关怀,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名学生。三是精心设计入学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四个适应”(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精心布置教室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以开蒙礼、正衣冠、拜师礼、朱砂启智、开笔写“人”、击鼓明智及开学典礼、游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作用、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开设身心适应课程、习惯养成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学校生活。四是创新形式激发兴趣。将课堂教学常规要求融入游戏、儿歌、口令中,通过做一做、唱一唱、演一演、比一比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有力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适应性。五是多元评价促学生发展。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培养,采用“积星激励”“评比激励”方式定期进行“班级之星”“路队之星”等评选,树立榜样发挥激励作用。六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推送新生入学指南,指导家长做好学生入学准备;组织家长进行校园参观、亲子游园等,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教师,提升家庭教育意识、能力;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年级家委会、家长课堂等建立学生在校表现反馈机制和家校互动机制,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2


云南省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典型案例


一、昭通市创新实践留守儿童暑期集中托管服务“344”工作机制。一是“三项机制”凝聚托管服务向心力。市级统筹调度,市委主要领导召开专门会议谋划部署,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周调度,确保工作有条不紊、高质高效推进。县级落实推动,县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一把手”工程专题研究部署,整合资源具体推动实施。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教体、民政、团委部门三线驱动,抓实意愿调查、阵地设置、活动组织等各环节;政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多维联动,持续深入开展周边环境治理。二是“四个环节”打好托管服务组合拳。全覆盖摸底动员,教体、民政部门口径统一、标准统一,整合乡镇、村(社区)、学校等多方力量,实现留守儿童参加集中托管服务意愿签订全覆盖。全方位布局阵地,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儿童之家为补充,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区域性儿童福利院为兜底,就近就便布局点位391个,确保自愿参加暑期集中托管服务的留守儿童“不漏一人”。全流程志愿招募,由团委牵头会同民政、妇联、关工委等部门,按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不低于1:10的比例做好志愿者招募、审核、培训、分配、管理等工作,全市共招募志愿者2169人。全闭环组织活动,“一点一方案”,广泛开展以各类文体活动为主,以暑期作业辅导为辅,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治教育等为补充的服务活动。三是“四个保障”织牢托管服务保障网。组织保障方面,各县(市、区)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统筹整合县域资源做好人员、资金、场地等保障;服务点位对标建立集中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经费保障方面,通过财政兜底、社会捐资等多种形式,做好餐费(免费提供午餐)、志愿者补助经费等保障。安全保障方面,由其监护人或受托管理人早送晚接,确保路途中安全;服务点位实行领导轮流值班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对志愿者的监督管理。纪律保障方面,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公益惠民、自愿参与,活动为主、学业为辅,不搞任务摊派,不强制要求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不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二、德宏州开展青少年儿童之家关心关爱活动。一是红色引领,夯实思政教育。统筹爱国主义、红色文化等教育资源,利用暑假时间,依托“青少年儿童之家”,开展一批“大思政课”实践学习。瑞丽市弄岛镇组织青少年儿童徒步参观一线戍边哨所,听取党政军警民守边卫国的故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盈江县新城乡开展青少年傣族文化培训班,讲述民主革命先驱刀安仁事迹,重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二是开展主题活动,筑牢安全防线。公检法司、教育、消防等部门紧密合作,因地制宜开展防溺水、防性侵、交通、消防、居家、网络等方面的线下安全教育活动百余场,增强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是通过阳光陪伴,提供暖心服务。开展“爱心妈妈”“团团陪伴”“暖心托护”等系列活动,勉励青少年儿童努力奋进。团州委牵头主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免费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权益维护团体辅导等多元化服务;积极动员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热心人士参与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对困境儿童实施关爱帮扶和爱心救助。四是组织研学实践,丰富假期生活。开设兴趣课程,开展科普讲座、趣味实验。开展中缅儿童夏令营活动、舞蹈、陶艺、剪纸、科技、地震科普、民族传统乐器培训等活动,增进中缅友谊,提高防震避震和自救能力,传承传统文化。


、玉溪市“六个一”推进关爱服务校内留守儿童工作。一是搭建一个在校留守儿童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加强与民政、公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获取3至16周岁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比对后,建立在校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做到“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监测。二是建立一个在校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和学校积极整合利用现有校舍、场地资源和各方项目资金,对照《玉溪市关爱儿童之家标准》,配备必要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设备器材,挂牌设立“关爱儿童之家”“亲子视频室”。依托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乡村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在校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公益性课后服务等。加强特殊学校建设,保障适龄留守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三是建设一支在校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队伍。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由学校党员干部、班主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队伍,校长作为留守儿童“总代理家长”,各班主任作为各班级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固定的关爱联系,使孩子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持续深化“三级介入”家庭教育模式、家长学校课程化、家访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处境不利儿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专业能力。鼓励引导行政机关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热心人士、爱心家长、志愿者等,充实学校“代理家长”队伍。四是建立一套学校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和学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学习生活等工作制度,推进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常态化、长效化。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强化学业监测辅导、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开展重点时段排查、做好法治警示教育、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健全督促落实机制。五是完善一系列学校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条件保障。各县(市、区)结合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城乡义务教育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项目,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有需求的留守儿童能全部入住,完善寄宿制学校图书室、学习室、亲子视频室、娱乐活动室、课外活动场地等。六是开展一系列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每年针对在校留守儿童开展一次心理测评,建立“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每2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辅导不少于1次;建立“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家长课堂”,开展“万名党员联万家活动”,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整合团委、妇联等部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充实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四、保山市“四齐四实”精准施策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一是“五级书记”齐上阵,调查研究出实策。理清思路“破题”,通过广泛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摸排,切实把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思路理清、底数摸清。调查研究“解题”,25家重点单位分别到挂钩村(社区)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教育部门组织对留守儿童在校在园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成果转化“答题”,集中形成“1个综合调研报告、1个专门实施意见、1个三年行动方案”“3个1”成果和若干配套措施。二是“学校管护”齐攻坚,统计分析查实情。教育部门成立了留守儿童“学校管护”领导小组,组织4次研究,开展2轮调研,从12个板块,55个项目,全面摸清在校在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坚持应统尽统,对全市在校在园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摸清底数,系统梳理总结留守儿童“学习偏差、心理偏差、行为偏差和学校教育难、家庭监管难、安全保障难”“三偏三难”问题。三是“十项措施”齐落地,关爱机制增实效。研究出台《保山市在校在园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十项措施》,推行“1+N”关爱保护模式。“1”即建成1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示范学校,根据学生或家庭实际需求实行周托、月托甚至是学期托管服务。“N”即依托N所基层农村学校解决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日常学习、生活需求,重点是推动建立一项“校内家长代理制度”、完善一份动态管理信息、提供一种学校寄宿保障、深化一次上门家访联系、打造一个亲情交流场所、拓展一场课后延时服务、开展一批综合关爱活动、整合一套困难救助政策、强化一轮专项督导问效等九项措施落实。“十个一”举措,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全方位为保山在校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西双版纳州为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撑起一片“关爱晴天”。一是齐心协力,凝聚关爱合力。认真落实“1152”九条工作措施,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教体部门与民政、公安、司法、财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底数摸排、权益保护、志愿帮扶、教育关怀等工作。建立34个儿童之家,联合妇联开展“爱心家长牵手‘童’行”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行动;加强家校沟通联系,督促指导外出务工家长关心留守儿童,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安全管理,最大限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文化润泽,抓牢学习教育。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为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提供便利,从源头减少留守儿童现象。聚焦控辍保学问题,严格落实“双线四级六长”责任机制,抓实考勤管理,通过动态考勤系统按时完成每日考勤和抽样考勤;针对疑似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在校生动态管理系统中存在辍学隐患的学生、辍学学生,依法组织开展劝返工作。三是温暖童心,关爱护航成长。建成15个“童心港湾”并投入使用,开办“团团陪伴·助力‘双减’”爱心托管班72期。全面排查、及时掌握家庭困难留守儿童情况,坚持应助尽助。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若干措施,“幸福雨林送温暖—三入户”活动,共入户627户,帮助解决需求279个,协助消除安全隐患97个,进行安全教育300次、心理疏导275次、爱心陪伴162次、教育帮扶42次、电话慰问关心358次、控辍保学疏导宣传1652次、爱心家访447次。四是聚焦关键,严格日常管理。着力强化学生日常考勤管理,重点抓好收假到校、午休和晚寝点名、夜里查铺3项工作;全面推行“1530”学校安全教育模式,帮助留守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意识;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利用关键节点引导留守儿童参与阅读活动;组织实施课后托管志愿服务等项目,为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提供课业辅导、课后陪伴等服务。五是积极关注,呵护身心健康。组织召开全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点对点精确通报心理健康工作实践数据;将“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纳入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州中小学全覆盖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405人;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联万家”及假期学生心理健康暖心帮扶活动,印发《在校留守儿童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表》参考样式,有针对性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


六、勐海县“1234”工作法关爱留守儿童。一是构筑一个立体关爱网络。县教体局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局领导班子成员挂包学校、校班子挂包年级、班主任挂包班、教师挂包学生的“四挂”机制,联合县妇联、民政、卫健等部门实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不懈推进政策、工作、责任“三落实”,实现“一对一”“多对一”关爱服务全覆盖,构筑多方参与、协同发力的立体关爱网络。二是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用好心理辅导室线下服务平台,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纳入2024—2025年学校建设规划,新增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0人;建立“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家长课堂”,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各不少于1次。用活“守望云心”线上服务平台,组织收看网络专题讲座40700余人次;对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开展全员专题培训,参与人数达到2970余人次。三是实施三好暖心关爱帮扶机制。建立好留守儿童档案,为全县102名留守儿童、1431名困境儿童建立“一生一档”1533份,每月开展1至2次谈心谈话,让教育更有温度。开展好“幸福雨林送温暖”,覆盖152户 152人,与家长、委托监护人沟通交流270余次,发放慰问金12700元。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应助尽助帮扶留守儿童,有效防止因贫失学、辍学。四是延伸四项家校社协同育人举措。健全督促落实机制,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纳入各级学校综合督导,列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作为教师思想政治表现、师德评分、评优评先等参考依据。深化“五育并举”,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依托全县现有8个国家级乡村少年宫、5个省级乡村少年宫,完成10个小学生艺术团申报,开展勐海县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37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艺术展演展示。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强化家校、警校联动机制,统筹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性侵欺凌、校园食品安全、心理健康、应急演练等六个专项行动。固化“1530”警示教育模式,开展主题教育721次;同时邀请州关工委、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法治教育、爱国主义等宣讲活动2场次。




3


云南省第九批义务教育学校“双减”校内提质减负增效典型案例


一、玉溪市“六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学校布局科学化。形成《玉溪市人口变化趋势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报告》,研制优化乡村中小学布局指导意见。“新建即优质”,2018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所,新增学位17031个。二是优质资源扩大化。全市9个县(市、区)组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68个,成员校438所(含村完小),学生数19.39万人,90.3%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三是师资配置均衡化。认定一至五级校长1555名,交流教师5146名,其中从城市到乡村学校交流670名。实施队伍建设“三名”工程,每年培养50名领军校(园)长、180名班主任、5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四是常规管理精细化。出台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自检自查重点任务清单,抓实抓细常规管理。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导、教科所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研工作新格局。五是教育质量优质化。以聂耳少儿管弦乐团、民乐团、教师合唱团为载体,深化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依托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云南玉昆队,构建足球人才梯队培养体系。“一校一清单”构建多彩劳动场域,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00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覆盖率100%,测试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六是教育关爱人本化。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6个,“青春护航”保护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6支。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达100%,全覆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实“万师访万家”活动,对6591名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关爱帮扶,建成村(社区)儿童之家692个、覆盖率97%。


二、怒江州构建教研体系助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一是加快构建“1+4+N”教研体系。研制《怒江州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办法》,对怒江教研工作进行统筹谋划、系统设计,一体化推进州级教研、县市级教研、乡镇(学区)教研、校本教研进行。印发《怒江州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校本教研实施办法》,从抓好校本教研、助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谋求突破。二是推动八个重点教研项目,增强教研工作实效性。开展全学段全学科“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大赛,引导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开展常态化、规范化教研,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启动怒江教研大讲坛,全力打造怒江本土专家的孵化器。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视导和教学质量监测,形成教育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机制。推动基础教育“两级三类”骨干教师培育和“三名”工作室建设,抓好教师研修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和“互联网+教研”项目,实施独龙江“数字教育 空中课堂”项目,助力教研方式创新。启动实施高中学科教研,全力助推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启动教育政策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管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三、双柏县“五子”联动布好集团化办学“方阵”。一是夯实“根子”,擘画立德树人“新蓝图”。31名县处级领导联系28所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制定印发《双柏县教育集团化紧密型办学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召开深化教育改革暨集团化紧密型办学启动大会。二是搭好“台子”,锚定目标吹响“集结号”。成立双柏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围绕全县“138”(1个紧密型教育集团、3个城乡学校共同体、8个乡镇中心学校片区)教育改革布局,发挥集团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强化成员校之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齐步发展。三是迈开“步子”,树立真抓实干“风向标”。充分尊重各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通过“统一+分散”的模式进行集团化运作,推动集团各成员校在教育管理、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校产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实现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致力于让更多优质校“花开”家门口。四是唱响“调子”,激活教育发展“一池水”。出台《双柏县教育体育系统学校教师考核激励奖惩分流办法》,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人才管理体制。1所学校推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名校长入选全国新时代名校长培养对象,1名教师入选全国优秀乡村教师培养对象。五是盘活“棋子”,定点立靶找准“新路子”。抓好“初中联盟化、小学联盟化”两个联盟化发展,以妥甸小学为龙头,横向联系45所小学,打破校际壁垒,提高城乡共同体办学水平,形成课程共建、管理共通、优师共用、研训共联、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祥云县聚焦“四个一”打造全域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一是回应一批诉求,整合资源让教育同向均衡。聚焦“底子差”加快硬件补短强弱,极大改善办学条件;聚焦“生源少”加快山区撤校并点,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聚焦“学校弱”加快办学改革突破,印发《祥云县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组建教育集团37个,参与学校201所,幼儿园、小学、初中覆盖率均达100%。二是推行一类模式,结对共建让教育同向发力。引进省内外优质名校与公办高中学校合作办学,以“名校合作帮扶”模式打造高中教育集团;全县小学、初中阶段的各6所龙头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分别挂钩帮扶2至4家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小学或初中学校,“1+6+N”模式打造义务教育集团;由城区3所保育质量整体较好的公办幼儿园牵头,与其余9个乡镇中心幼儿园组建学前教育集团,“1+3+N”模式打造学前教育集团。三是配强一支队伍,教学研训让教育同向提质。教学共研提升教育教学“硬实力”,建立优秀教师引领下的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课堂教学共研机制,定期围绕课堂教学共性、瓶颈问题开展项目研究,依托信息化平台及时共享优质特色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教科研成果。队伍共建提升教师发展“内驱力”,分期分批组织优秀教师(校长)跟岗锻炼和轮岗研修,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实行为期3年的骨干教师、中层干部交流置换工作。督导培训提升教学管理“专业力”,探索“总校与成员学校捆绑考核+教育集团之间交叉考核”组合考核模式,组建集团化办学专家团队定期深入集团化办学学校进行督导,聚焦集团化办学提质增效、特色亮点、精细化管理等问题,鼓励学校创新思路、大胆尝试。四是办好一批优质学校,引领辐射让教育同向共享。聚焦管得好、学得好、教得好、协作好“四项内容”,大力开展“云岭先锋 育人红烛”党员教师示范课、“启明星”党建品牌创建等活动。在县城学区以“1+1+X”办学模式试点,建设集团化办学共同体8个,通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常规管理、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质量考核、统一学生评价,规范集团化办学共同体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五项统一”。紧扣大理州“大祥巍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推进关巍新区教育公共服务同城化和保障群众更好就学为目标,优化调整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政策,促进三地资源共享、协同进步。


五、保山市“三个聚焦”做足作业减负大文章。一是聚焦作业管理,小切口催生大变化。印发《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假期作业管理的通知》、保山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五项要求”、保山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和优秀作业评选要求等,建立了“作业设计研究”“假期优秀作业展评”“作业布置监管”三大制度,形成了全市统一、全课程覆盖、全学科融合的作业管理新格局。如保山市智源小学采用全员协同的扁平式管理模式,对作业方案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制定本学科学期作业方案,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形成有计划、有实施、有跟踪、有考核、有评价的工作路径。二是聚焦作业研究,小创新激发大智慧。印发《保山市教学常规管理创建方案》,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作业研究科学化、系统化水平逐步提高。例如,在语文作业中融入阅读、写作、朗诵等多种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数学作业中注重问题解决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科学作业中强化实验操作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是聚焦作业评价,小杠杆撬动大格局。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同时,建立作业质量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对作业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市、县两级教育部门每年开展两期优秀假期作业评选和优秀假期作业设计展评活动,引导并倒逼师生同步提高作业设计和作业完成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经学校初评、县(市、区)复评、市级终评,评出优秀县(市、区)4个,优秀学校32所,优秀作业804(件),优秀教师假期作业设计495个。


六、楚雄市鹿城小学“五个统一”“减负”走深走实。一是统一教案,由教师进行个性化修改。各单元组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教师共学共研,提前一周完成本单元教材的集体教案,再由任课教师根据本班教学实际情况,课前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实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二是统一课件,由教师进行适应性处理。各单元组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在完成集体教案的同时,同步制作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也要进行适应性处理。教案课件相统一,提高了教师备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统一作业,不随意增加作业量。严格要求所有学科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不把书面家庭作业带回家(校内完成),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一小时。由各年级各学科单元组统一学科作业种类和作业量,作业单交教导处备案并向家长公示。各班成立“双减”家长督查组,适时监督并向各校区教导处反馈年级内各班作业种类和作业量是否统一。四是统一资料,避免资料泛滥成灾。教师所使用的学习资料、复习资料由单元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工设计、整理并优化,实现年级统一、班班共享。五是统一测试,监控好测试次数和质量。每学期统一组织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坚持在试题命制、组织模式、评价方式、数据分析上下功夫,真正发挥好测试的导向功能。


七、华坪县永兴乡中心学校课后服务有声有色。华坪县永兴乡现有学校9所,教师88人、学生879人。学校实行“5+2”课后服务,教师、学生参与率达100%。一是“双减”和五项管理有保障有目标有措施。成立以中心学校书记、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各校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五项管理及“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终身学习化、生活幸福化、成长快乐化的“三化”目标。构建学校主抓、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课后服务工作运行机制,保障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按章有序开展。二是做好“减法”和“加法”。减掉过重课业负担,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不进行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课外作业控制在1小时内,只组织一次学期末考试;减掉室内学习时间,只有上课时间和作业辅导时间,学生才能在教室内;减掉重复、机械、惩罚性的作业。增加“七课”,即课堂教学高效课、作业设计探讨课、4211服务课、“每周一秀”特色课、“153”运动健体课、“养成教育”经典课和“劳动教育”实践课。三是长期坚持“每周一秀”特色课。主要以社团活动为单位,以师生节目、亲子节目和民间艺人节目为元素,以才艺展示为内容,为每一个学生、家长、教师和民间艺人搭建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每周三早上利用课间休息30分钟,全校师生聚集在“每周一秀”舞台,展示社团活动成果,诵读经典诗词、传唱红歌、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民族舞蹈、武术表演和乐器演奏等。


八、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全校师生“众参与”,构建课改“新路径”。一是教师“齐参与”,提升“授业者”传道能力。抓班子带头,班子全员参与课改、带头示范课改,书记、校长、中层干部年年上过关课。抓“青蓝”结对,充分发挥州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书育人、教研课改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帮扶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抓校本培训,坚持“每周一训”,定期对教师进行“众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集中研训。抓集体备课,构建精细备课—研讨—教学实践—教学反思集体四步走备课模式。二是师生“同参与”,提升“求学者”获知能力。聚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3分钟课前朗读+2分钟出示学习目标+25分钟教学互动+10分钟达标检测”的模式,突出精讲多练增效提质。聚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重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根据学业水平、兴趣爱好等差异将学生分成A、B、C三类,ABC相互搭配为一组,A为C的“师傅”,长期进行师徒合作学习。聚焦研究制定校本作业,突出层次性设计,设置基础性和拓展性作业,创造学习体验乐趣。聚焦教学过程性评价,采用积分兑换来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每周汇总和兑现一次积分,激发学习积极性。


九、沧源县勐董中心完小多元化课后服务彰显边疆特色教育。一是文化浸润心灵,民俗活动传承精神。学校构建“和·远”育人文化,着重突出民族精神传承理念,结合实际开设具有民俗体验的唱佤歌、美食制作、葫芦丝演奏、种植等社团活动,相继组建以佤族舞蹈为主的舞蹈社团。学生在学习乐器、舞蹈等基础技艺的同时,透过美食、旋律、动作深入了解背后蕴藏的民族本土文化。二是信息技术赋能,拓宽视野界限。学校立足科技人才培养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教师专业特长,开设信息技术、科技制作等社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合作创新。通过参与科学小制作、信息技术启蒙、自然现象观察等活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三是竞技运动强体,锤炼品行耐性。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开设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户外运动兴趣社团。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促进学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毅力与耐心、学会团队合作。四是设置丰富活动,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学校开设美文朗诵、书法绘画、中国象棋、课外阅读等活动,促进学科内容与艺术鉴赏互学通融。将课后服务与“幼小衔接”进一步融合,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养成教育培养等专项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以“佤山足球小将”“佤山编程少年”“佤山合唱团”为引领,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和思维,激发创新驱动力,积极探索适合边疆民族地区学生发展的课后服务模式。


十、沾益区望海小学优化课后服务,助推“双减”前行。一是锚定目标明方向。开学前一周,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再学习、再安排、再强调,明确任务目标,优化服务项目。在绘画、书法、葫芦丝、跆拳道、武术等一系列课后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内容,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化,包括计算机编程、花样跳绳、足球、篮球、合唱、舞蹈、书法、手工等课程,构建丰富的体育、艺术、科技、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多元评价促发展。学校高度关注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注重多元评价,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制定“每课一监督,每日一巡查,每周一表彰,每学期一评比”的监督制度,确保课后服务有序开展。三是笃行实干谱新篇。学校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为宗旨,全力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搭建桥梁。课后服务时间加强过程性管理,提高授课教师服务效率,激发学生潜能,挖掘学生智慧,增强学生自信,切实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动力。


十一、多地多校在创新实践中推进“五育融合”。昆明嵩阳一小将“节气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精心打造 “跟着二十四节气去劳动” 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依据节气变化参与多样化劳动实践,探索劳动教育与智育、美育的融合教育。安宁市昆钢第一中学构建基础、拓展、探究三大类艺术系列课程,通过对功能教室、历史文化长廊、樱花大道等校内设施进行主题化、功能化布置,打造浸润式美育场景,夯实美育基础,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涵养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大理市第一小学将思政教育与德育实践紧密结合,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同时充分利用大理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红领巾讲党史故事的 “思政微课堂”,学校的小菜园、科技走廊、校友长廊、清廉文化宣传栏等人文基地也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曲靖陆良县文化小学着力打造 STEAM 校本课程,以 “田间课堂” 为突破,开辟空中菜园,学生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计算种植面积和产量,用语文知识记录种植过程和感受,通过艺术创作装饰菜园,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植物培育,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了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


十二、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大力开展阳光体育。一是抓好“三堂课”:体育课、社团活动课、课间活动。从幼儿园至六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足球课、篮球课、手球课、旱地冰球课、其他体育课。开展好乡村少年宫活动课,每天下午4:30至5:30开展好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围棋、象棋等体育活动。二是抓好“三练”:晨练、课间练、晚练。早上7:20至8:00全体师生跑步2公里,打篮球、踢足球、仰卧起坐、民间体育等;每天10:50至11:20大课间活动,分年级全部学生每两天一轮换进行篮球、足球、旱地冰球、田径、民间体育等运动;每晚6:10至6:50组织篮球、足球、旱地冰球训练、比赛。三是抓好“三节”:“篮球节”“足球节”“旱地冰球节”。每年11月份是校园“篮球节”、4月份是校园“足球节”、6月份是“旱地冰球节”,师生全部参与。四是抓好“三假”:周末假、寒假、暑假体育活动。每周放假都安排布置周末每天体育运动不少于2小时,篮球队和足球队收假当天集训一天,每个寒假都组织篮球、足球冬令营,每个暑假都组织篮球、足球夏令营。五是抓好“三个群体”:教师、家长、社会协同育人。足球节、篮球节等比赛期间邀请家长参与足球嘉年华和篮球嘉年华等亲子体育活动;寒暑假组织篮球队、足球队到宣威城区、曲靖市区、昆明市等专业俱乐部里开展友谊赛等交流活动。六是抓好“三评”:体质测试、心理测评、文化测试三合一评价。每年11月份组织全体教师按国家健康体质检测标准对学生进行50米、跳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等测试,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6%以上,优良率超过70%。每年对四至六年级孩子进行心理测评,每个学期语数教师、体育教师、家长对孩子体育和文化学习等进行综合评价,纳入成长记录表。


十三、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开展“乐学教育”。一是探索“乐学教育”管理体系。学校抓住“核心素养”的六大综合表现,逐渐形成了1122“乐学教育”管理体系。即:一个主体—研究主题为“乐学教育”;一条主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乐学高效课堂;两打造—打造“七彩乐教团队”、打造“七彩乐学团队”;两创建—创建“七彩乐学校园”、创建“七彩乐学家庭”。二是探索“乐学教育”课堂教学策略。制定评价标准,形成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乐学课堂”。学校每学年均开展各科教研课、课改教研示范课、青年教师达标竞赛课和汇报展示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让教师不断钻研教法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基本形成了“课堂五步乐学环”即: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复旧引新,整体把握—自主合作,乐学深思—巩固提高,拓展延伸—探究创新,总结激励。建立多项考核办法,打造“乐教乐学团队”,切实从教师的教育理想,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德育工作等方面加以提升,由单纯的结果评价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三是探索“乐学教育”学生活动研究策略。学校以“乐学教育”为研究总主题,以播撒传统文化、运动健身(身心健康)、劳动创造、科技创新“四颗种子”为培养孩子的主线,蓬勃开展“乐学”教育。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自编校本阅读、习字课程以及武术、现代舞、街舞、体育游戏等一系列的体育特色课程,开展“七彩童心迎新乐” “七彩童心健身乐”等活动,校内外均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以家校联合的方式练习科技劳动技能。


十四、玉溪市新平县第二中学建设个性化班级破解厌学难题。学校是一所集农村、城区寄宿制、半寄宿制为一体的初级中学,随迁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40%。学校树立“留住学生在校园,教育才有机会”“对于学校每一个学生只是千百分之一,但对于家庭却是百分之百”的理念,启动试行个性化班级建设,重抓义务教育阶段养心、养性、养成,为孩子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一是组建个性化班级,发挥控辍保学功能。根据不稳定学生情况,在七年级、八年级压缩1个常规班,各建设1个个性化班级。经学生、父母或监护人同意,在原有班籍不变的条件下调整进入个性化班级,学生每次测试的成绩纳入原班级中核算。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建立“一生一档”、“一生一方案”,精准制订实施相应的管理计划。二是建强个性化班级教师队伍,彰显教育情怀。校长直接担任2个个性化班级的班主任,并组织动员一批情怀深和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音体美劳等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组成了2个班级教师团队,把心理引导寓教于乐,创造更多教育改变学生的机会。三是个性化设置课程,构建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学业水平摸底情况制定教学内容和难度,每堂课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在学习中不断有获得感和价值感。课程中还设置奖励性课程,用部分室内课程作为奖励去室外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音体美劳等方面的课程或活动。四是家访校访常态化,家校联动见实效。个性化班级组建后,教师团队主动承担起解决学生厌学难题的责任,进行实地家访或信息家访,处处与家长共情,交流中分析找出并落实共同教育好学生的联动措施。五是开足开齐课程,源头治理学生厌学问题。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在文化课程和音体美劳等课程的交叉进行中,培养学生兴趣并疏解负面情绪。利用课后服务开展各类活动,每周安排覆盖所有学生的集体赛事和2次以上如游戏、竞赛、社会实践等艺体类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2024年6月,新平县第二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率达100%。



来源:云南省教育厅

编辑:杨红叶
审核:潘朝龙



END



快来给我点个赞吧



德宏教育体育
发布德宏州教育体育信息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