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论道 I 杨芸芸:“语”美有约,让语文向美而行

政务   2024-09-21 10:48   四川  




      《四川教育》(理论版)2024年第9期“名师论道”栏目刊发了广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杨芸芸的教学主张——《  “语”美有约,让语文向美而行 》,一起来看看!












      杨芸芸,四川省广安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副校长,荣获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广安市教育体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安市“优秀教师”、广安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广安区“十大优秀青年”等称号,被遴选为广安市首批“教育家型教师”、广安市“骨干教师”。先后荣获广安市中青年教师课堂竞教一等奖、广安市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四川省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微课评选一等奖、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主研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曾获省课题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论文发表、获奖20余篇,曾获省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省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参与撰写的德育案例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为全国优秀案例,由其作词的原创抗疫歌曲《静静的》获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评比省一等奖、优秀原创歌曲作品奖。指导培养20余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多次担任市级赛课评委,并被评为高校优秀实习指导老师。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向度。语文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之一,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表述为“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并将语文上升到审美的层次,倡导以审美态度对待语文,以审美的视野观照语文教学,把握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规律与方法。为此,本文从识美之术、鉴美之心、寻美之旅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教育走向美学深处。

一、识美之术:打开语文的美学大门

走进语文的世界,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音韵与结构中感受和谐之美,从文学作品的情感与思想中体会共鸣之力,从文化传承的历史与现代交融中见证语文之美的跨越与永恒,这便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通过识美之术,教师打开语文的美学大门,让学生领略其中无尽的风采与魅力。

1.语言文字之美:音韵与结构的和谐。语文之美,首先直观地展现在语言文字本身。汉字,这种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谐的音韵以及精巧的结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无可比拟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笔画之美、结构之美,领略古诗词那如歌如诉的韵律之美、铿锵有力的节奏之美。高中语文教材中《琵琶行》这首诗不仅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更以其音韵的和谐与结构的精巧,展现了语言文字的极致美感。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其韵律和节奏。随后,我再通过详细解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句,带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中的音韵之美;通过赏析“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句,带领学生触摸诗中所描绘的音乐画面。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我还组织了吟诵活动,让学生尝试以传统的吟诵方式来表达这首诗。在吟诵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和节奏之美,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倾心对话,在探索和欣赏文学作品中走上真正的寻美之旅。

2.文学作品之美:情感与思想的共鸣。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其中匠心独运的艺术形式和醍醐灌顶的思想内涵,生动地描绘了人类社会的千姿百态和变幻莫测。在语文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精准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紧凑的情节结构,同时细心品味作品所透露的细腻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以《红楼梦》选段教学为例,我选取了几个关键章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贾宝玉、林黛玉等核心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彼此间复杂的关系网络。我们共同分析了作品中“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情节结构,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封建大家庭的繁华与衰落,以及人物间的爱恨情仇。在深入探讨作品思想内涵的同时,我还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亲身体验人物的情感起伏,从而与作品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学生纷纷表示,在深入学习和体验后,自己不仅敬佩曹雪芹的文学才华,还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文化传承之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语文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在教学中,我深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丰富文化元素至关重要,如璀璨的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饱含智慧的历史典故等。这些元素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激发学生文化兴趣、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宝贵资源。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还特别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通过教师讲述贾府中严格的礼仪规范、华丽的建筑装饰以及人物间的称谓等细节,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追求。同时,我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了贾府的建筑布局和服饰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直观印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我还设计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探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诗词、曲艺、茶艺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有价值?它们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不仅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学会了以现代的视角去审视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现象,如春节贴春联、元宵猜灯谜、中秋赏月等,并尝试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美感。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鉴美之心:探索审美的艺术奥秘

语文的世界,绮美而壮丽,既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又预示着审美主体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如审美感知力、判断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抵达绝美的风光地带。在教学中落实美育的效益,需要教师打开语文的鉴美之心,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之力。 

1.培育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是审美情感的基础,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还关乎他们整体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我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品味、鉴赏,从而培育他们敏锐的审美感知,让学生学会从文字中提炼出美的元素,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美的力量。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聚焦《荷塘月色》之“美”,通过分析文章的妙语、美景、修辞,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散发出的“淡淡的喜悦与忧愁”,体悟到一种超脱于日常心境的“心灵的荷塘”,在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诗情画意的沉浸中完成了一场寻美之旅。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既是打通审美体验的坚实桥梁,又是培养审美感知的关键切口。

2.提升审美判断力。审美判断力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对美丑、优劣进行辨别和评价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判断力;通过组织讨论、辩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和审美差异,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面对蕴含丰富思想和审美质素的文学作品,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满足于对语言的涵泳品味,还应结合语言文字背后潜藏的作家思想、情感,探索作品承载的人类文化和价值观念。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核心情节“退秦师”和核心人物烛之武展开讨论剖析,把握《左传》叙事曲折有致、记人生动传神的行文特色,并通过任务驱动,引领学生在对“有礼”与“无礼”的探讨思辨中浸润文化底蕴,探寻文化密码,从“经”学视角引导学生学习“经”文化及其价值,触摸《左传》的文化精髓。

3.激发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展现,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语文课堂上,我注重挖掘文本中独有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学习的真实情境,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获得超越功利和物质的、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通过仿写、续写、改编等方式,让学生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诵、演讲、戏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审美创造力。例如,在《祝福》一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对其核心知识进行梳理掌握后,放手让学生对文本的人文价值及审美意蕴进行开放式探究,并以艺术的方式进行呈现。学生积极分工合作,撰写剧本,设计服装,布置场景,并将其改编为多幕话剧在班上展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祥林嫂生命的4个片段,学生上演了祥林嫂“春日丧夫”“初春改嫁”“暮春失子”“迎春归天”4场精彩的表演,最终清晰地认识到祥林嫂这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的深刻社会悲剧。学生怀着强烈的兴趣,在表演前对文本进行了反复研读,查阅了大量资料,以确保自身角色呈现的合理与生动。导演也由学生自主担任,负责指导演员的台词、动作、神态等。一些学生还即兴发挥,创造性地加入个性台词,充分表现人物当时的情绪与心理,起到绝妙的点睛之效……整体表演可谓有板有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呈现出了文本的理解、语言的体味、主题的思索以及细节的打磨,充分彰显了自己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为接下来的语文审美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寻美之旅:丰富生命的精神内涵

教育是一场对美的追寻,而语文教育则是以语言为心、思想为翼,让这趟旅程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能收获更美的风景,能留下更为隽永的回味。走进大美自然,融入大美社会,涵养大美精神,永远是语文最深挚的追求。

1.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美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激发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诗经》中关关对鸣的雎鸠、蔓延生长的葛草,《离骚》中反复出现的辟芷、秋兰,陶渊明一心难舍的田园风光,李白笔下令人嗟叹的惊险蜀道等早已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刻下了自然之美的印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我时常组织他们走进自然,亲身观察、体验并描绘自然。我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用画笔捕捉大自然的神韵;我引导学生进行自然诗歌创作,让学生用诗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这些活动让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语文的方式表达自然之美,还在心灵深处回应自然的呼唤。例如,我组织的“漫溯诗海——品诗•诵诗•作诗”系列活动,让学生以春夏交替的景色进行创作。学生出色的景物描写、独到的艺术构思、细腻的情感抒发无不诠释了“美”的生动存在与灵动表现。

2.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之美。语文学科的外延等同于生活。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之美是语文美学教育的活水源头。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让他们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必修课程的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我设计了以“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展示并介绍家乡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与风物特色。学生积极响应,自发组建合作小组,明确了“家乡文化生活”的调研方向;一同观看了《朗读者》《鲁豫有约》等访谈类节目,学习主持人提问的技巧;利用国庆假期,开展了参观、考察、采访、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家乡的人物、文化及风俗习惯。最终,学生将所学、所得整理成地方志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了此次学习活动的任务。

3.追求精神,塑造高尚情操。语文审美的最终指向是形成个体的审美文化,涵养生命。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追求精神之美,我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历史英雄、文化名人等杰出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内涵,让学生学习他们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我以“伟人成长”、华蓥山“双枪老太婆”以及抗美援朝英雄柴云振等为学习对象,以诗歌朗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广安本土英雄人物崇高精的神之美。

与“语”美相约,让语文向美而行。审美教育的落实需要依托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也应以审美教育的落实为主要目标指向,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语言去表达美、创造美,还要在他们心中播下美的种子,让美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人格的底色。








   来源:《四川教育》2024第9期






四川省广安中学
学校宣传 家校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