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诏帖》,亦称《翰林帖》,纸本墨迹,纵26.88厘米,横57.6厘米,行草书,7行,27字,传为柳公权所书。钤有“绍兴”、“赵氏子昂”、“韩世能印”、“安岐之印”等鉴藏印。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今藏故宫博物院。
《蒙诏帖》
《蒙诏帖》被誉为天下第六行书,其真伪却历来颇有争议。夸赞者认为堪称神品:用笔雄健,气势豪宕,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之气派。而批评者,却也毫不留情:书法的前四行用笔较雄畅,结字亦尚稳妥,而后几行用笔逐渐瘦薄,结字多松散,气息渐行渐弱,颇有虎头蛇尾之感。认为此帖非柳书,乃宋人仿本。
一、《蒙诏帖》的主要内容及真伪辨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世称“柳少师”。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元和初年二十九岁时即擢进士第,至文宗时迁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并经常与文宗讨论书法。柳公权初学王羲之书,又遍阅当代笔法,增损取舍,自成一家。《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为其楷书代表作。
柳公权以楷书名世,其行书留传不多,除《蒙诏帖》外,尚有《年衰帖》(《紫丝靸帖》)、《伏审》、《十六日》、《辱问帖》等。
《蒙诏帖》仅27字:“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从帖意来看,似为柳公权所写的一封书信,意为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最早对《蒙诏帖》提出质疑的是近代学者张伯英先生,他认为《蒙诏帖》系三希堂误收伪本,“夫翰林何以言‘出守’,何得谓冷职。字比宋刻(《年衰帖》)大逾一倍,如‘冷’字、‘权’字,全失草法”。意谓《蒙诏帖》从《年衰帖》中变出,非柳公权真迹。
《年衰帖》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蒙诏帖》真伪问题再度引起学界的关注。谢稚柳先生认为《年衰帖》“歪曲了《蒙诏帖》的文字内容,胡编一通,连柳公权的历史也没有弄清楚的”。而徐邦达先生认为《年衰帖》文句“与《蒙诏帖》基本上差不多,应是一帖的化身——《蒙诏帖》即从此本变出”。启功先生认为“今传墨迹本是他人放笔临写者,且删节文字,以致不辞”。其后,曹宝麟先生与徐邦达先生进行了两轮激烈的论辩。曹先生认为《年衰帖》“自是首先应受怀疑的对象。……在无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还是‘维持原判’为好”。又认为“《年衰帖》文辞本属矛盾,是根本不存在能否‘读通’的问题的”。
《蒙诏帖》“公权”
《年衰帖》“公权”
近年,学者熊言安撰文认为从整体气息上看,《蒙诏帖》不符合柳公权行草书的书法特征;从章法上看,《蒙诏帖》不符合柳公权手札的书写格式;从字法上看,《蒙诏帖》不符合柳公权个人的书写特征。且《蒙诏帖》书写内容与《年衰帖》多有雷同,故而《蒙诏帖》应从《年衰帖》变出,并非柳公权真迹。(见《《蒙诏帖》真伪新考——兼论《年衰帖》的书写时间》,《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尝瓜帖》
二、《蒙诏帖》的书法艺术特色
其实无论真伪,《蒙诏帖》都是古人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书法墨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都具重要的欣赏借鉴意义。
《跋王献之送梨帖》
通观此帖,用笔圆劲,墨色枯润有致,与颜真卿《争座位帖》有相似之处,字体大小参差,收放有度,欹侧多姿,在章法上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意象恢宏,不失为书法精品。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评价说:“沉着痛快,而气象雍容,欧虞褚薛,不足道焉。”“枯润纤浓,掩映相发,非复世能仿佛。”
曹宝麟临作
葛蒲南临作
张凯利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