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导语
在人民日报社编撰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中,总书记讲的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这些故事都是从历史传承中来,从文化经典中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人民群众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这些故事高大上、接地气,既展现文化软实力,又具有实践指导性,是最值得点赞的中国故事。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让我们了解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人民更加团结,让中国更有力量。
“为你读习语”是学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网络思政育人而搭建的学习阵地,通过读故事、谈心得,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凝心铸魂,引领全院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奋楫笃行,践行新理念、付出新努力、实现新收获。
02
《新加坡的郑和宝船》
坐落于新加坡圣淘沙岛的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有一艘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本篇故事源自于《习近平讲故事》对外篇中历史情感故事《新加坡的郑和宝船》。
03
延伸阅读
中国和新加坡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扬帆远航,多次到访新加坡。以下是郑和下西洋中大致路线以及到访过的国家:
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外交政策:
①山川悠远,车马不及之处,不征:这表示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难以到达的国家和地区,明朝不会进行征战。这体现了明朝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也反映了明朝对于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知道无法对所有地区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②非我族类,其性悍恶,不征:这表示对于那些与明朝不属于同一民族,且性格凶悍、难以驯服的国家和地区,明朝不会进行征战。这体现了明朝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习俗,也反映了明朝对于和平共处的愿望。
③虽有衅隙,而其地小不足役众,得其地不足以广疆,得其民不足以增赋,又不可迁也,不征:这表示对于那些虽然与明朝有矛盾或冲突,但因其地域狭小、人口稀少,征服后无法获得足够的利益,且无法有效管理和迁移其民众的国家和地区,明朝不会进行征战。这体现了明朝对于战争成本和收益的理性分析,以及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④蛮夷豺狼,出没不常,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使而治,不征:这表示对于那些像豺狼一样出没无常、难以捉摸的蛮夷之地,即使征服后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耕种和治理,因此明朝不会进行征战。这反映了明朝对于边疆治理的务实态度,以及对于边疆安全的重视。
⑤与中国相类,且为中国患者,先声罪致讨,不服,则兵伐之:这表示对于那些与明朝相似且对明朝构成威胁的国家和地区,明朝会先进行谴责和讨伐,如果不服从,则进行军事打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原则在郑和下西洋的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为郑和的航海活动主要是基于和平和友好的目的进行的。
总的来说,“五不征”原则体现了明朝在对外交往中的和平、友好和理性的态度,也反映了明朝对于自身实力和利益的清醒认识。这一原则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得到了贯彻和落实,为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和下西洋对中新交往所带来的影响:
①政治影响:郑和的船队访问新加坡,展示了明朝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增强了明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调解与缓和了各国间的矛盾,维护了海上交通安全,从而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经济影响:开拓了海外贸易,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和技术,促进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船队与海外国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双边贸易,互通有无,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③文化交流:郑和的远航还带来了物质层面的交流,包括了思想、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④推动航海事业: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它推动了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航海水平,并为后世的航海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综上所述,郑和下西洋对促进中国新加坡交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它不仅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联系和经济交流,还推动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这些影响至今仍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04
读书心得
林珊如,中共预备党员,922213802班学生。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甚至有不少影片和动画歌颂着郑和的丰功伟绩。在我看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仅在当时的明朝是一次伟大的航海壮举,而且对后世直至今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明朝国家实力远超过周边一众国家,属于万国来朝的局势,就连郑和所使用的船只,放到今天也是庞然大物的存在。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新加坡海事博物中有一比一的复刻航船,船长125米,宽50米,吃水9米,在如此“体势巍然”的宝船面前,25.9米的哥伦布舰队只是“一叶扁舟”。如此方能看出明朝国力兴盛,其强大富有可见一斑。
但偏偏就是如此强盛的国家,在郑和七次下西洋长达28年的时间里却并未征战过其他国家。要知道,同时期崛起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奥斯曼帝国,以及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实行侵略殖民扩张。唯独明朝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和平、友好、互利的原则和“五不征”的国策,与新加坡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新加坡复刻郑和宝船,便是为了纪念郑和代表中国来访这一伟大事件。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明朝时期的外交政策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可圈可点。早期郑和下西洋为中新交流打下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今日中新两国的相互交往,我们再次弘扬着郑和精神,共同传播海上丝绸文化,一同书写着“历史新篇章”。
读完习总书记讲述的这个故事,我倍感触动,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当秉持着促进两国“人缘相亲”的情谊原则,传承和发展郑和在航海事业上勇敢创新的精神。在维护两国友好关系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共倡和平发展,并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为中国和新加坡的交往贡献我们自己的青春力量。
排版:陈思瑜
封面:周文思
责编:邓绪琳
审核:李洪普
重庆理工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传媒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