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看亮点丨农村治污频频“出圈”,文山干了啥?

时事   2024-11-11 16:57   云南  

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2024年,文山州各族干部群众、各级各部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三部曲”抓工作,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奏响了“文山之干”最强音。即日起,文山州融媒体中心各媒体平台推出《年终看亮点》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全州各级各部门工作成效亮点,为“文山之干”鼓与呼。

近年来,文山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突出以用促治、分类施策,立足现有条件攻坚克难,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治理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文山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7.97%,在全省排名暂列第4。以“马关经验”为代表的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获得国家、省级高度认可和推广,两次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会议作典型经验交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文山州生态环境治理闪亮的名片。

文山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频频“出圈”,成绩的背后是文山州下决心摘掉“脏乱差”的标签,大力推进美丽文山建设,也是文山人民沉甸甸的努力和汗水,群策群力、共治共管,最终实现了农村“污水变净、乡村变靓”的华丽蝶变。

难度多大?

文山州97%以上的国土均为山区或半山区,村庄呈现“小散居”“户不连户、村不连片”的特征。受制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度成为了文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痛点和难点,直至2022年底,文山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31.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排名靠后。



谁来干?

群众占“C”位。马关县坡脚镇大讯村充分发挥自建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动员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先后投入资金8.9万元,投工投劳建设了覆盖全村的“小三格”+“大三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定额预算相比节约27.74万元,实现了以“小资金”撬动“大民生”。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硬骨头”。近年来,马关县把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群策群力推进农村污水共治共管,采取“123456”举措大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长效治理,持续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文山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探索出群策群力、共治共管的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实现了从“等着看”变为“主动干”“我要干”,从“动不起来”到“停不下来”的蜕变。

党建引领各级联动。由文山州委、州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压实各级推进责任。制定《文山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奖补办法》,指导县(市)申报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并配套技术指南、工作目标表及治理模式,挂图作战、专班推动。州级部门、县(市)、乡(镇)对标抓好落实,形成“党委主导、政府主抓”“州级统筹、县(市)推动、乡(镇)负责、村组主责、群众主体”的工作体系。


钱从哪里来?

整合资金。整合“涉农资金”“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奖补资金”等,优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

以奖代补。2023年,马关县、西畴县进入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整县推进试点县名单,争取到“以奖代补”专项资金6305.4万元。

降低成本。推行“政府出料+群众出工”“乡镇统筹、村党组织负责、村级自建委员会组织实施”“户内自建、户外共建”的建设模式,通过四个“四分之一”节约资金(政府统购材料节约一点、群众投工投劳节约一点、施工成本利润节约一点、以废治废节约一点)。各村成立自建委员会,负责制定“一村一方案”,组建施工队、工匠队、邻里互助队等,村民成为“设计师”“工程师”“建设者”。

马关县大讯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户均投资从1.2万元降低到2600元,全村投资仅14.81万元;田蓬村户均投资仅2800元左右;全县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折算1.42亿元,通过老式旱厕等废弃设施再利用,节约建设成本5700万元。

变废为宝。将5599口废弃沼气池、13913个户厕粪坑和畜禽粪坑改造为化粪池和厌氧发酵池;对村内闲置地块、臭水塘进行开发利用,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乡村“微景观”;对闲散堆放的废弃砂石、砖块进行收集利用,“五堆十乱”变废为宝,节约建设成本1000万余元。


怎么干?

“试验田”里探新路。西畴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治美先治污”理念,以石碑村小组为“试验田”,采取政府供应建设物资、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推进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为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提供经验做法。

典型示范全域推动。文山州以优先治理区域村庄为重点,选取优势资源好、群众意愿强、环境敏感度高的村庄开展示范村建设,建成了西畴县石碑村、田冲村、马关县龙树脚村、大讯村等村级示范点,积累了一批文山农村污水治理实践经验。

因村施策以用促治。坚持“生态化、资源化、可持续”原则,依据村庄环境敏感程度、规模大小、地形地貌、降雨量等条件,一村一规、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让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利用起来。

探出4种治理模式。城镇纳管模式。乡镇周边村庄,优先接入污水处理厂纳管处理模式,降低治理成本。

集中收集处理模式。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推行集中收集、设备处理、达标排放模式,提高治理效率。

连片收集模式。集中连片村庄推行“农户小三格+集体大三格+氧化塘/湿地”生态处理模式,促进资源化利用。

分散收集模式。小、散村落和分散住户,结合农村“厕所革命”,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四小园”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杜绝外溢污染。



谁来管?

共建共管。明确“乡、村、组”三方责任,按照“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网格长包户”的形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包保网格,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运维的长效管理机制,户内设施由农户负责管理维护,户外公共设施由村集体负责管理维护,日常的污水管理维护费用由村集体承担。截至目前,全州85套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均正常运行。


取得哪些经验?

党建引领。由州委、州人民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纳入“红黑榜”和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进行成绩晾晒,压实各级推进责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并配套技术指南、工作目标表及治理模式,采取挂图作战、专班推动的方式,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

精准治污。不断完善治理思路,突出以用促治、分类施策,探索出城镇纳管、集中收集处理、连片收集资源化利用、分散收集资源化利用4种污水治理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长效管护。采取“州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组织+组落实”形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加强运行管护、构建共治格局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示范引领。选取优势资源好、群众意愿强、环境敏感度高的村庄开展示范村建设,建成了西畴县石碑村、田冲村、马关县嘎迪村、马洒村等示范点,将好的治理实践经验向全州推广。


反响如何?


生态环境部点赞

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其中,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回答时提到:“在云南文山等地,将无害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还田利用,种菜种粮种花,投入少、易管护、成本低、肥效好,很受当地农民欢迎。”

“文山经验”全省推广

6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美丽云南建设”2024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楚雄、红河、文山4个州(市)作专场发布。在文山州专场发布会上,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文山经验”得以向全省推广。

央媒关注

10月,新华社刊文《农旅融合发展 边陲山村焕新颜》;8月,《半月谈》2024年第15期“生态·健康”专栏刊发文章《绿美文山:生态攻坚战正酣》;10月,中国新闻网:《中越边境云南马关:农村污水治理显成效 村民钱包“鼓起来”》。

省媒报道

今年以来,《云南日报》分别刊文《“123456”治理的马关经验》《废水如何变“肥水”——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云南实践》《丘北指北山村:污水治理扮靓乡村 从“面子”美到“里子”》《群众唱主角!西畴农村污水治理这样干!》;《云南新闻联播》播发消息《聚焦“小切口” 惠及“大民生”云南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媒体取经

6月,《玉溪日报》刊文《他山之石丨发动群众 上下互动——文山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探析》,报道文山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探索出群策群力、共治共管的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

记者:董飞 整理 来源:文山州生态环境局、七彩云端、云南网、文山发布网

编辑:周秋

海报制作:郑泽娅

制作: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免责声明:
1、本平台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平台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发布"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平台不承担责任。

文山发布
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反映社情民意平台、回应民众关注平台、便民服务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