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深圳文艺界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赓续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时代是文艺的号角。遵循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今年的“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如期而至,展览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示深圳民间文艺创新发展为主题,精选展出我市民间艺术家创作的71组精彩作品,它们主题积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它们工艺丰富,涉及创作技法30多种,基本涵盖了我市民间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它们特色鲜明,兼具传统工艺与创新思维,融合本土与外来文化,体现深圳和岭南文化特质;它们意蕴深厚,或有隽永之美,或有永恒之情,或有浩荡之气。
本次展览是“2023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七届客家文化节”的重要项目。未来,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坚持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动和激励广大民间艺术家开展精品创作,展示多彩的民间艺术,推动我市民间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1、陶艺《远古的痕迹》
作者:梁冰
梁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主任,作品曾入选第11、第12、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展品呈现纯净简单的线条美,既有远古鱼化石的沧桑岁月感,又有当代艺术的设计形式美;既保留粗犷的雕刻刀痕,又将磨光、平面、浅刻、点线相结合,传达水、火、土、人共生的艺术理念,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哲学之道。
2、陶瓷镶嵌《柴房会》
作者:庄琛琛
庄琛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潮州嵌瓷”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并被收藏,曾获首届“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最具传承匠心奖”。
展品为潮剧《柴房会》场景,展现了货郎李老三夜投义记客店,偶遇冤鬼莫二娘的故事。制作手法为传统潮州嵌瓷立体灰塑,配合瓷片镶嵌塑造。
3、陶艺《历史印记》
作者:魏琴燕
魏琴燕,副研究馆员、国家三级美术师、宝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2017深圳市“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美术作品银奖等。
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深圳燕罗街道素白陈公祠召开。展品展示了会址里留存的两枚印章,追根溯源历史的印记,让红色的火种赓续传承。
4、陶艺《高原情》
作者:梁彦
梁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作品曾获首届深圳当代陶艺大展金奖等。
展品以粗陶手工捏塑成型,保留创作手痕和写意感,塑造了一位怜子深情、饱经沧桑的藏族母亲形象。母亲仿佛屹立于雪山之巅,浑圆雄厚,紧紧怀抱孩子,满怀温情。寓意祖国母亲哺育怀抱华夏子孙,我们在怀抱中感到无比温暖、幸福与美好。
5、陶艺《缠态 祷》
作者:王伟
王伟,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副主任,作品曾入选第12、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展品具有东方美学特有的韵味,利用精致的孔与洞,创造出独特的视觉美感,体现了寺庙僧人的日常休闲状态。
6、陶艺《子丑寅卯吉语印》
作者:张德利
张德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3届广东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金奖、第9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青年专场)银奖。
展品用陶泥塑造十二地支中的四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形象印纽。每方陶印都刻印对应吉语:子鼠——五谷丰登、丑牛——牛气冲天、寅虎——虎虎生威、卯兔——大展宏图,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7、瓷艺《玉兔祥和》
作者:张易林
张易林,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陶艺爱好者,多次获得文艺方面奖项。
展品以瓷土为媒介,塑造了一白一褐的一对玉兔,呈现出祥和安适的生命状态。
8、陶艺《生活碎片》
作者:郑格端
郑格端,任职于深圳市宝安区美术馆,作品曾获深圳市第16届来深青工文体节美术大赛铜奖等。
展品用粗陶泥料打成泥片,干燥后有序组合,局部涂白色釉,以陶泥片的易碎寓意生活的琐碎,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生活哲学。
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及图片出处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