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10日
我校将召开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
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共绘实验室未来发展蓝图
与此同时
南宁师范大学八桂地海高端论坛
也将同期举行
为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促进学术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姓 名:傅伯杰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报告题目:地理学的灵魂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 EGU 洪堡奖章"得主。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特别是在耦合景观格局与水土生态过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方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在 Nature 及其子刊、 Science 、 PNAS 等主流 SCI 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 Google Scholars 引用44200次, h - index 99(至2022.12)。2024年出版了《地理学的灵魂》(商务印书馆),总结了四十多年研究和教学中对地理学思想、方法和应用的思考。
姓 名:刘丛强
工作单位:天津大学
报告题目:人类世-人类世科学-人类未来
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会士,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表层地球系统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重大研究项目等项目负责人,在喀斯特地球关键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获得“侯德封”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贵州省“黔灵科技贡献奖”获得者,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姓 名:宋长青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地理学本性与创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孢粉学会、青藏高原研究会、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等学术期刊副主编。多年来,宋长青教授专注于陆地表层过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在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推动了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尤其强调人文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当选2024年度中国地理学会会士。
姓 名:蒋忠诚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报告题目:基于岩溶关键带理论的广西地下河综合调控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标准化组织岩溶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和科学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协岩溶学科首席传播专家,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岩溶》杂志主编。一直从事岩溶水文地质、岩溶生态和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主持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际地球科学计划1项,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地调计划及工程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24部,编制国家标准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一等奖6项。
姓 名:王克林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报告题目:喀斯特植被恢复与基岩风化养分释放的互馈机制及其碳汇效应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国家观测研究站站长,2001年9月-2013年2月所长,2013年9月-2024年1月所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从事喀斯特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与生态服务研究,成果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主持完成的洞庭湖流域环境变化与生态服务提升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家重点基金、区域联合重点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姓 名:元昌安
工作单位:广西科学院
报告题目:北部湾陆海接力智慧渔场养殖装备与新模式
广西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数据挖掘、智能计算、大数据处理方向的研究。现任第十二届广西党委委员,第十三届广西政协委员、科技界别召集人,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主持和参与30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一项,863计划子课题一项,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一项,主持省级重大、重点项目四项。主持的项目中三项达“国际先进水平”以上。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三等奖四项,南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
姓 名:黄鹄
工作单位:广西开放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激光雷达的茅尾海红树林生物量反演及其平台设计
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海岸环境演变与机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研究。曾担任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平陆运河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海洋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海洋工程》期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西向海经济专家委员会成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60多篇,获专利授权20多项,多项建言献策被自治区人大、政协采纳。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姓 名:刘敏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GeoAI:环境和灾害地理研究案例与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委会主任,中国环境学会沉积物环境专委会主任,国际城市气候变化网络亚洲中心主任(UCCRN),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务院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地理学及环境地理大数据研究工作。已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通报》《地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姓 名:黎夏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GeoAI与地理模拟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专家,国家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时空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地理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与空间优化、高精度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建模与环境影响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地理模拟系统理论,研发了GeoSOS系列地理模拟与优化软件,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空间优化等领域。出版著作8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多篇论文成果位列SCI地理学领域引用前1%,多次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有关研究被同行评价为先驱研究。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地球科学奖。
姓 名:戴志军
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河口红树林湿地修复与营林技术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域-河口陆海相互作用、河口及海岸动力地貌过程、海岸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先后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资助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2013),提名国际水文科学协会杰出青年水文学家奖候选人(2016),获上海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科技(自然)奖励4项。已发表文章130余篇,专(编)著4部,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Marine Geology、Journal of Hydrology、Geomorph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SCIE杂志上的文章有40余篇,所发文章被SCI他引500余次。2024年11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修复策略,在红树林苗木培育、移植栽培、种植地生境改造与种植后养护技术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不仅攻克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技术瓶颈,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星标南宁师范大学
点亮官微伴你的每一个瞬间
南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