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民调解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扎根一线,用耐心、智慧和温情化解矛盾纠纷,守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展现基层调解员的风采,《法治泗洪》特别推出“我的调解故事”专栏,让更多人了解人民调解工作,传递法治正能量,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本期讲述龙集镇人民调解员孙保顶的调解故事。
-------------------
孙保顶自2011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先后获得省、市司法行政机关先进个人、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表彰。在泗洪县龙集镇,提起孙保顶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被大家称为解决矛盾的“及时雨”。
每天清晨,他就骑着那辆有些年头的电动车出门,开始一天的调解工作。这电动车可不一般,几年下来,两个轮胎都被磨平了,但在龙集镇的大街小巷,却留下了他一次次奔赴调解现场的忙碌印迹 。
赡养老人起纠纷,温情调解护夕阳
去年秋天,90岁的刘老太颤颤巍巍地来到龙集司法所,握着孙保顶的手说道:“小孙,麻烦你帮帮我,我的四个子女都不养我。”
原来,刘老太在老伴去世后,独自生活多年。现因年龄增长,身体状况逐年下降,需要子女照顾,但两个儿子常年外出务工,两个女儿远嫁外地,四个子女最终没有商量好如何赡养母亲。
孙保顶了解情况后,考虑刘老太行动不便,多次主动前往其家中。他先了解各子女的情况,充分倾听各方意见,然后从亲情角度,温情讲述老人为子女的付出及当下艰难,让子女意识到老人急需关爱。同时指出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和传统美德,作为子女义不容辞。
经孙保顶情、理、法交融调解,最终四兄妹深受触动,认识错误,积极履行照顾母亲的义务,一家人的亲情得以延续。
土地纷争终平息,耐心调和邻里情
“多亏有孙主任和村书记,我们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
故事源于四户村民因土地界限多年不清产生争执。2024 年 12 月,土地划分的模糊地带让四户人家摩擦不断,演变成激烈争吵,邻里关系紧张。孙保顶在村里排查走访时发现了该纠纷,他主动联系村书记,介入调解。
为了了解事实真相,孙保顶深入田地,用测量工具仔细测量,不放过任何角落。测量结束后,又分别与当事人长谈,倾听诉求。孙保顶从邻里情谊出发劝解道:“远亲不如近邻,别因土地伤和气。” 村书记也讲起村里以往邻里互助的故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在两人努力下,双方态度松动,最终各退一步,明确了土地界限,邻里关系重归和谐。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孙保顶始终如一地骑着他那辆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他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守护着乡村的和谐与安宁。他时常说道:“乡亲们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只要大家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在这里,为大家服务到底。”
来源 | 法治泗洪微信公众号
点亮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