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活压抑久了,人就难免会去想象一个超脱现实的美好世界存在。
“乌托邦”“桃花源”“伊甸园”“应许之地”“天堂”“仙境”……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们,为这样的想象冠以了许多美好的名字。
但,这样的“仙境”具体又该是什么样子?
重庆巴南的群山之中,有这样一组民宿建筑群,用超现实的几何建筑形体,述说着一种与众不同的仙境意象。
▲云海缭绕的重庆森林 ©潮声ANSON
2024年7月建成的仙那度·重重山,总建筑面积3 800平方米。
5座建筑沿着山顶的等高线徐徐排开,还有6栋树屋隐秘在松林的间隙中,它们是简约而抽象的几何体形状,迷离地环绕着中心的活动场地,营造着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这是建筑师对“仙境”的阐述。
▲建筑氛围 绘画:菲雅
01 原初的自然,迷失与空幻
仙那度·重重山的场地位于一座陡峭的山头,地势坡度大,仅在山顶有一条平缓的路径。
行走其间,无时不刻被一棵棵耸高细直的杉树环绕,让人仿佛就要迷失其中。
▲设计手稿 ©城外建筑
森林,山川,雾霭,都给人一种无尽的深邃和虚无感。
在遥远的过去,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给了原始的人类最初的几何认知——圆与直线。
而当你沿着林中狭径,来到建筑主楼之前,那正是你看到的。
▲建筑主视觉 绘画:菲雅
灯光亮起,正立面的圆形球面装置如同日冕一般,成为整个园区的“空间重力场”。
四角微微扬起的墙面,与深邃的弧形洞口形成对比,一轻盈,一厚重,正是隐喻星体引力的形状。
▲建筑鸟瞰 ©刘国威
原始几何的建筑形体上,形态各异的窗洞点缀着大面积留白的墙体。若是白天,还能看见树影斑驳游动在白墙之上,宛如泼墨山水画,而建筑俨然成了环境的一部分,不再疏离。
▲树影成为立面的一部分 ©刘国威
在这片仿佛无尽的森林里,仙那度·重重山抽象的几何形体,有时像是不应存在于此世间。
它挑战着人们对建筑的固有认知,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有一种超脱日常的体验。
▲建筑人视 ©城外建筑
而建筑意象与森林环境的呼应,与远古和自然的对话,又将人们带回了现实,
带回了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
▲建筑航拍 ©刘国威
“Xanadu”之名,意为理想中的乌托邦、梦境中的世外桃源,一说系马可·波罗笔下所记辉煌宏伟的元朝“上都”音译为西文。
在后来的时间里,受欧洲的文人墨客们传唱,这座他们触不可及的传说之城,成为了“仙那度”这样的文化典故。
也为远道而来的栖者,创造着脱离世俗日常的诗意彼岸。
▲云海过境仙那度 ©城外建筑
“And there were gardens bright with sinuous rills,
Where blossomed many an incense-bearing tree;
And here were forests ancient as the hills,
Enfolding sunny spots of greenery.”
“苑囿鲜妍,有川涧蜿蜒流走,
树木清香飘溢,花萼盛开;
密林苍黯,与青山同样悠久,
把阳光映照的绿茵环抱起来。”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英)《忽必烈汗》
▲云海过境仙那度 ©城外建筑
诗人塞缪尔笔下对于悠然自得的游牧文明的向往,在几个世纪后,似乎也广泛存在于当下无数定居都市的人们心中。
不规则几何体构成的建筑群散落林间,正是建筑师对那种自由的,野性的生活方式的阐释。
▲建筑与环境 ©邹翰峰
03 洞见世界,穿梭林间
来到此的人们所体验到原始的自由气息,不光来自抽象的建筑意象,更来自建筑实体本身。
▲森林中的建筑 ©刘国威
深邃的洞门,透光的缝隙,与建筑相互统一,仿佛在凝固的永恒里,撕开了时间的缝隙。
▲洞穴空间 ©EJAY
建筑上的洞口,也像是原始人穴居的洞口,它提供了一种洞见的视角。而那些不同几何形状的窗洞,或大或小,则构成了日月星辰,山穴溶洞的想象。
▲塔楼与洞口 ©邹翰峰
穿过那幽暗的洞口,如此抵达主楼内部通高的餐厅空间,于是再一次,自巨大玻璃幕墙中望见森林的全部景色。
自然正注视着你,而你洞见了自然。
▲餐厅空间 绘画:菲雅
▲通高空间 ©邹翰峰
至于建筑内的流线,则不再是穿过洞口,一眼望穿的直接,它转而纠缠起来。
行过外部悬梯,或是攀登塔楼;于屋顶漫步,凌驾树冠之上,或是从飞桥穿梭,隐入林间。
客人在此的游览体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一如重庆这座城市给人的固有印象,也是飘渺虚幻的“仙境”体验。
▲森林中的建筑 ©刘国威
▲森林中的建筑 ©邹翰峰
出了主楼,穿过白色混凝土的拱门,漫步在林间的石板路上,
看到白色的建筑在松林中影影绰绰,看到橘色的灯火如同星辰在地上斑驳,看到碧蓝的水悬于崖边,
这一抹抹山海画卷,又是谁梦中的仙境所在?
▲悬崖泳池 ©刘国威
▲悬崖泳池 ©邹翰峰
04 葳蕤深林中遐思
桃源仙境离我们远吗?或许是无限远。
建筑师通过把控空间形式与秩序的组织,控制情绪的张弛,努力超越物质本身,希望能借此创造出诗意。
▲夜幕降临仙那度 ©城外建筑
然而仙那度·重重山的呈现,却远远谈不上完美。有人赞扬,有人唾弃,它终究只是一个有些跳脱常规的建筑作品,褒贬不一是它的命运。
▲建筑远眺 绘画:菲雅
桃源仙境离我们近吗?也或许是无穷近。
也许自看到这座建筑,这个项目,这篇文章的存在,并开始思考“什么是仙境”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显现了。
属于你的“仙那度”,始终都在你心中。
▲仙那度·重重山 ©刘国威
技术图纸与项目信息
▲ 总平面图 ©城外建筑
▲ 主楼地下一层平面图 ©城外建筑
▲ 主楼首层平面图 ©城外建筑
▲ 主楼二层平面图 ©城外建筑
▲ 主楼三层平面图 ©城外建筑
▲ 主楼顶层平面图 ©城外建筑
▲ 主楼剖面图 ©城外建筑
项目名称:仙那度·重重山民宿,重庆,中国
品牌公司:重庆仙那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城外全资子公司)
设计公司:广州城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陈洁琦
主持合伙人:沈莹颖、黄毅源、陈振辉
建筑副合伙人:林旺铭、谢勇斌、谢锦萍、林家善
建筑深化团队:麦方镇、张运之、赖沛怡、沈海生、李博
室内设计团队:林家善、林旺铭、谢锦萍、谢勇斌
软装设计团队:梁岸淇、林家善、李慧敏、雷清月(倚山社)、刁家俊(倚山社)
照明设计及顾问团队:
照明设计总监:朱理东
方案设计:邱敏、李亚兰
深化设计:罗映钟、向柏铮
景观设计:城外建筑&沅雅景观
谢锦萍(城外)、吕方诚、农波、陈灿雄、曾定煌
施工团队:广州城外境造建设有限公司(城外全资子公司)
施工管理建筑师:谢勇斌、麦方镇、沈海生
摄影版权:城外建筑、刘国威、邹翰峰、潮声ANSON、EJAY
项目设计&完成时间:2022.03-2024.07
项目地址:重庆市巴南区
建筑面积:3800㎡
用地面积:13600㎡
部分图片、资料、信息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