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博物馆如期开展,本次展品重点就是第一次对外展出的钱王大墓越窑秘色瓷。上个世纪80年代法门寺的秘色瓷发现确认了秘色瓷的存在,而它的产地就是远在浙江的此处的古越国,而今天的临安城也成了青瓷收藏家的汇聚之地。据了解,这次展览半数藏品为首次展出,博物馆对外展出的350件(套)馆藏中,有150件一级文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亮相。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现场图吧。
6220平方米的三层展厅,依托临安丰富的吴越国考古遗迹和文物资源开启了“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的主题展览,共展出350件(套)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精品文物,其中150余件为一级文物,大部分是首次亮相。
这次吴越文化博物馆开馆,光首次展出的秘色瓷就多达120多件(套),可以说藏着一个“秘色瓷王国”。
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品鉴“茶之器” ,称“碗:越州上”,是喝茶的“顶流”茶具。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更是诞生了越窑青瓷的巅峰之作秘色瓷,对后世宋代的官窑、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乃至高丽青瓷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千年后的当代,众多秘色瓷重见天日,多出于皇家、王室及高等级贵族墓中,如吴越国王钱镠生母水丘氏墓出土的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和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等三件国宝级文物,在2019年临安博物馆开馆时就被誉为“镇馆之宝”。
走进吴越文化博物馆,在一层入口你就能窥探秘色瓷风采一二:一组方形委角、子母口、浅斜壁的秘色瓷套盒,展示了当时吴越浙江一带高超的制瓷烧制技艺。
不过,吴越文化博物馆的一层为第一篇章“百年有待”,主要讲述吴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并非秘色瓷的主展厅。但通过其中描述的历史事件,也能看到秘色瓷在一千年前的分量。
沿着历史的河流,我们可以了解到吴越国不仅始终奉行“善事中国”,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称臣纳贡,还与日本、朝鲜半岛诸国频繁往来,在东亚文化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秘色瓷就是纳贡和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如展出的白瓷“官”款银和瓜棱形执壶,系唐廷赏赐之物,正是吴越国通过纳贡吴越国秘色瓷,和中原王朝进行陶瓷交流所得。
吴越国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设置了明州(今宁波)、杭州、温州、台州、秀州青龙(今属上海青浦)等港口,吴越国的丝、瓷、茶、金银器得以通过海运远销海外,而海外珍品宝器和先进生产技术也随之输入。
不过,进行海上贸易的瓷器更多是民用的普通越窑青瓷,而非皇室、贵族所用秘色瓷。
在1998年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中,出水的越窑青瓷器约有200件,器型包含多曲长杯、刻划花方盘、注壶、穿带瓶、渣斗、熏炉等。
2003年至2005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被发掘的井里汶沉船,出水中国瓷器多达30余万件,绝大多数为越窑青瓷。其中一只越窑刻花莲瓣碗底部有“戊辰“纪年(968年),可推知这批青瓷为吴越国所制。其中还有大量越窑青瓷凤首器盖、越窑青瓷摩羯鱼灯、越窑青瓷皮囊式壶……虽同样做工精美,但还是比秘色瓷逊色许多。
吴越文化博物馆的第二层开启了第二篇章“一脉风华”,主要展出吴越国文物,以金银器、玉器、瓷器等精品文物的组合,重点呈现从吴越国文物珍品看文明延续,丰富的珍贵文物看得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昔日临安博物馆的三件“镇馆之宝”也被移师到了吴越文化博物馆二层的独立展厅中,为这座吴越瑰宝增添了国之重器的厚重。但二层依然不是秘色瓷的主阵地,直到走上三层,才真正开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满目秘色瓷夺人心魄的美。
秘色瓷细颈盘口瓶、秘色瓷花口碗、秘色瓷花口盏和盏托、秘色瓷瓜棱双系盖罐、秘色瓷卷沿钵、秘色瓷葫芦形执壶、秘色瓷风字形砚、秘色瓷捧盒、秘色瓷圈足盘、秘色瓷粉盒、秘色瓷夹耳带流盖罐、秘色瓷兽头足熏炉、秘色瓷皮囊壶、秘色瓷盥洗三件套……上百件秘色瓷珍奇异宝组成国内最大的秘色瓷文物方阵,美得不可方物,令人叹为观止。
秘色瓷皮囊壶,浅灰胎,通体湖绿色釉,釉面莹润,左右两侧和腹部各有一条凸起线,是仿皮革缝合线……乍一看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水壶皮囊壶颇为相似,实际上设计灵感也是来自当时的辽国,实证了吴越国与辽国经济文化往来兴盛。
秘色瓷盥洗三件套,和一旁的《春游晚归图》相互印证,讲述了皇室和贵族外出巡游,注重个人仪表、清洁背后的故事,而更多秘色瓷碗、盏、壶,则展现了吴越国“满堂花醉三千客”的吴越风雅,需要现场观摩,细细品呷。
本文转载自网络,侵权必删!
华豫之门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