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国旗下讲话,谈一谈考试问题。
同学们的求学生涯中要经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一提到考试,很多同学头就大。作为学生,考试又是回避不了的事情。面对考试引发的各种负面感受,其实并不是考试本身造成的,而是源于同学们对考试的错误认知。
同学们面临的考试从功能上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拔类考试,另一种是诊断类考试。选拔类考试看的其实不是你要考多少分,而是看你的总分排名。只要排名靠前,你的机会就多,和绝对的考试分数无关。这类考试往往一锤定音,没有改错修正的机会。选拔类的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只有两次,一次是中考,另一次是高考。
因此同学们经历的绝大部分考试都是诊断类的,比如单元检测、期末考试等。这类考试的目的是要了解你对前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为后面的学习规划提供参考,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看待诊断型考试呢?
打个比方,如果你和同学都被检查出患有蛀牙,有的有5颗蛀牙,有的有4颗,还有6颗的,而你只有3颗蛀牙。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因为你的蛀牙最少而感到高兴?你的注意力是放在“我的蛀牙全班排名最少”,还是放在“是什么原因导致蛀牙”“后面如何治疗和预防蛀牙”这些问题上呢?
正确的做法当然应该关注后面的问题。
所以,看待诊断型考试同学们也不应该过分看重自己的分数在班级和年级中的“相对排名”,而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绝对分数”。一张试卷上哪些题目得分了,哪些没得分,它们分别代表着哪些知识点,用的是怎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绝对分数”反映出的,才是你对这些知识点和方法的实际掌握情况。
反过来说,别人得分高或低,反映的是别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这张试卷满分100分,你考了90分,其他人也都考了90多分,即便你在班级排名靠后,但也应该感觉不错。因为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你掌握了绝大部分这次考试的知识,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反过来,如果你考了50分,其他同学考的比你还差,即便你在班级排名很靠前,也不应该感到很高兴,因为你对试卷上的知识掌握还比较差,并没有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也就是说,对于诊断型考试,同学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考分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包括知识点问题和解题方法问题。要先找到问题,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在解决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只满足于把这个错题做对,而要进一步拓展思考,包括这道题考查了哪些概念、定理和公式,这些概念、定理和公式我是否能完整准确的写出来?能不能说出它们的来源?能不能写出完整的推导过程?以及这个题目是从什么角度来考查这些内容的?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才能说这个题目彻底解决了。通过举一反三,不但解决了这个题目,而且连同类型的题目也都掌握了,一通百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学习虽然更花费时间,但却是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因而是非常值得的。
在解决问题方面,还可以再进一步优化。一张试卷100分,你考了60分,丢了40分,那是不是这40分都要重新学会?其实也不用。如果能在你现有60分的基础上,从丢的40分里再找出最基础的20分进行学习巩固,让你的基础分从60分提高到80分,就非常好了。因为有些丢分的题目可能对你现有的基础来说太难了,短时间恐怕很难学好,不如把时间花在你能力范围内能够学会的问题上。如此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学习的自信力就树立起来了。
其实,同学们面对考试成绩的焦虑和压力,更多的是来自和他人的比较,来自那些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东西的担心。如果大家能把注意力聚焦到试卷暴露的问题本身上来,并想办法解决掉,就不会对考试有过多的焦虑。
诊断型考试的特点之一就是会经常进行。这次错了,及时改正,下次考试就有机会做对。这类考试的目的不是选拔谁、淘汰谁,而是要为你指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补救。
如果每次诊断型考试,同学们都能正确对待,不断发现和改进错误,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当选拔考试来临时,自然就不必担心。好的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着好的结果,与其纠结于将来自己无法完全掌握的东西,倒不如全力把自己现在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做好。
升旗手:李梦影、黄晓宇(初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