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关注【春风心洞】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多肉“控养”这个话题实在是太丰富啦!今天单独挑出“控水”这个环节来和花友们交流分享,而这个环节绝对是多肉控养中的点睛之笔!
首先,一句话为花友们普及一下当下最时尚的植物——多肉的基本生长习性:大部分多肉品种皆是耐旱、喜阳、喜干爽、喜通风、喜昼夜温差、忌过分潮湿的生长环境。然而,许多刚刚开始种植多肉的花友在养护多肉的过程中,通常会不由自主地总是担心多肉被渴着旱着,于是只要土壤表面一干就动手浇水,殊不知这样的操作是大错特错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入正题,多多了解多肉的控水养护常识与技巧。
频繁过量地为多肉浇水给多肉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1、 浇水过量,会造成多肉只长个儿不长叶的徒长现象,叶片与叶片之间的间距越拉越大,一点也不紧密,叶片的形状也会长的又细又长甚至一碰就掉,拉长的茎干也是长的水水的一点儿也不结实,最后长成了难看的“豆芽菜”;
2、 如果是半封闭或全封闭种植多肉,通风条件自然是不够良好,浇水过量后盆土中过多的水分没法及时散发,很容易引起盆土积水,就算是土壤的表面已呈现干燥现象,但这并不代表表面下层的土壤就能达到干燥的程度。如果不加以控水,日复一日地积累,盆土中心的土壤就会越来越湿,那么多肉的根系长时间地浸泡在过度潮湿的土壤中就极容易造成根系腐烂;
3、 据花友反映,不知为何多肉轻轻一碰就掉叶子而且叶片变成了水淋淋的透明色……这个现象绝大部分原因就是浇水过多而引起的——叶片化水,和“叶片化水”同出一辙的还有“茎干黑腐”。叶片化水及茎干黑腐,就是因为盆土积水后根系在潮湿的土壤里无法正常呼吸而造成闷根,如果没有及时晾根处理的话就会造成根系腐烂,同时引发多肉茎干黑腐、叶片化水;
4、 因为浇水过量,种植土壤就会过分潮湿,而这种过于湿气的生长环境是引发各种真菌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常发性白粉病、烟煤病、锈斑病、黑斑病……等等,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传播速度极快,一旦病发,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儿!春天和夏天是真菌病的高发期,从入春开始,气温回暖、空气湿度大,到了夏天又高温闷热,所以花友们在这两个季节里若再给多肉过量的浇水,等同于把多肉送上了“断头台”。发现的早、不严重的,抢救及时兴许还能拯救回来,而感染严重的多肉那就只能默默地舍弃了,以免再继续传染别的健康多肉;
5、 潮湿的生长环境也为各种植物害虫提供了“优质”的繁殖环境。比如,让花友们非常头疼的介壳虫、根粉蚧、小黑飞、红蜘蛛……等,同真菌病害一样,也是传播速度快、繁殖速度更疯狂的植物灾害,从一只到爬满多肉也就三两天的光景。就拿介壳虫来说,当我们在多肉叶背和叶心发现少量介壳虫时,应及时用镊子夹死然后在盆土里施散颗粒杀虫剂“小白药”,以防介壳虫继续滋生。但如果多肉的叶背、叶心和根部已密密麻麻爬满介壳虫时,那这棵多肉就真心没治了,为了避免传染别多肉立马弃之都嫌手慢。
多肉“控水”并非“断水”。
多肉控水,就是根据多肉呈现出缺水的表面现象来判断缺水程度,然后通过“延长多肉浇水时间”和“拿捏浇水量”对多肉进行有节奏、有节制地实施浇水,为多肉提供相应充足的水分补给,改善多肉整体植株的色彩及状态,从而达到对多肉控形、控色的目的,提高多肉的观赏价值。恰到好处地掌握每一次浇水之间的间隔时长,不仅为多肉确保了一个干燥的生长环境,更有效地避免了病虫害的滋生、传播与侵蚀。而“断水”,则是对多肉进行完全不提供水分补给的错误操作,这很容易使多肉在长期断水的情况下造成根系枯竭老化,从而无法吸收养分,并且也无法为茎干和叶片提供养分,特别是多肉度夏时期,因断水引发多肉植株枯竭致死的不为少数。因此掌握好浇水频率及拿捏好浇水量对多肉的健康及将来成就的状态是极为关键、极为重要的。
通过延长浇水间隔的时长激发多肉的储水能力
延长多肉的浇水时间,通常是根据多肉栽种时间、植株的大小、健康的状况和盆土干湿度来延长两次浇水之间间隔的天数,此操作并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循序递进地进行的。
① 从一棵刚种下正处在“服盆期”的多肉,为了能更好更快地让多肉发根,所以要时时保持土壤微润,正常情况下微潮的盆土一般一周左右就已经干透,盆土干透后可以沿盆边稍稍少许浇水或是可以通过“浸盆”让盆底土壤稍微湿润即可,对于根系生长还不发达的新上盆的多肉来说,服盆期间避免大水浇灌,以防土壤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不能快速散发而伤及新发的幼根又伤主根。
② 当多肉服盆后便可进行正常养护,由于多肉植物的叶片中储有大量的浆汁水分,在初步缺水的情况下,它们会通过自身的循环系统进行新城代谢,让下层的叶片来为多肉叶心的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若盆土干透的同时多肉大量消耗下层叶片,此时浇水时间可由7日延长至10-15日左右。
③ 多肉缺水时会通过叶片发皱、叶片包拢、茎干长气根等表面现象来提示人们。花友们应仔细观察、判断多肉的缺水程度是否严重,只要根系健康、发达,而多肉外三层叶片没有达到发软发皱的程度,完全可以在原本间隔天数的基础上再稍稍延长浇水间隔时间,30天左右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此以递增天数的方式来掌控多肉的浇水频率,可以充分地激发多肉的储水能力和抗贫瘠能力。
了解四季节气、气候环境和多肉配土,拿捏浇水量不再是困难的事儿
1、 随着四季的转换,为多肉浇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来拿捏尺度控制水量。以文青沿海地区为例,到了秋、冬季节,白天的气温也不会太低(从来不会低至0℃的),明媚的阳光下感觉很温暖,由于海风大有优势,就算是阳台种植多肉通风也是相当的好。每当判断多肉的缺水程度达到浇水标准,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干透浇透”,浇水时间可以选择清晨、傍晚和夜晚,但如北方地区气温低至0℃,是很不适合夜里浇水的。
入了春,南方的气温迅速回暖、降雨量大、空气湿度高,在这样潮湿的自然环境下为多肉浇水就一定要有所节制,不可大水浇灌,基本遵循“不干不浇,浇则微润”的原则,以防过量浇水后盆土太湿而引发各种病虫灾害。
南方的夏季不仅高温高湿,而且还很闷热,连吹过的风也是热的,烈日下更是让人难受得肌肤发疼,于是给多肉浇水似乎就成了夏天的禁忌操作。不过,掌握好“控水,不断水”可以避免多肉的根系因为严重缺水而枯竭坏死,所以在多肉非常缺水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夜黑风高的时辰为多肉适量的浇水补充水分。可以沿着盆边溜边少许浇水或是根据多肉植株的大小实施浸盆微微湿润底部土壤,经过一夜的水分散发后土壤已然干燥,就不会在第二天的烈日高温下造成多肉闷根、化水、黑腐。
2、 多肉配土的比例对多肉浇水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泥炭土的比例高于颗粒,那么土壤的保水性一定是特别的好,但凡浇水过量就很容易造成盆土积水,并且盆土里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散发出去,这种情况是最容易造成多肉闷根、烂根,并引起多肉化水、黑腐的。
正当盛夏,是大部分多肉休眠的时节,为了保证多肉们能顺利度夏,最好是把配土的比例调整为泥炭土2份+混合颗粒8份(其中需2-3份的蛭石含量),这样的配土既疏松透气又保水,又因为有适量的蛭石含量还能促进多肉根系的生长。使用颗粒为主的颗粒营养土,在浇水的时候就稍微可以随意些,不论是灌浇还是浸盆,盆土中的水很快地都会从底孔流出,又因为颗粒比例大,若通风条件良好,那么盆土里的水分就会很快地散发出去,有效的确保盆土干燥,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为多肉适量补水,也不用担心多肉的根系会被浸泡在潮湿的土壤。
如果使用全颗粒种植多肉的情况下,那就更不用担心盆土会造成积水,由于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缝隙较大,所以由上至下浇水基本上都是“浇过流走”,很难留住水分。因此文青建议使用全颗粒种植的花友最好是选用浸盆的方式为多肉补水,浸盆时间稍长些,做到干透浸透。颗粒的保水性能较差,为了确保多肉根系不会因为缺水而枯竭坏死,所以在浇水频率上也比用土壤种植的要来的频繁些,控水的间隔时长可根据当下多肉缺水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经过驯化后都会在今后的生长习性中产生一定的惯性及改变。家庭种植多肉,提倡控养,就是为了通过人为模拟出多肉的原始生长环境,磨练出多肉的生长韧性,促使多肉的叶片变得更短小、更肥厚、更圆润,叶片与叶片之间更加紧致有型,且叶片也能更容易上色出状态,整体植株也更具有一定观赏性!
点击 关注【春风心洞】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