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棚么位子,拉线上楼伐安全,阿拉电瓶车充电哪恁办?”如今,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而与电动自行车数量不断激增相比,老旧小区由于空间有限,充电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让居民充上“安全电”,成为社区居委急需解决的问题。逸仙二村第一居民区积极推进小区内电瓶车充电桩安装项目,不断提升小区服务保障水平,将点滴小事真正变为暖心实事。
三门路505弄小区是个仅一排5栋楼的微型小区,由于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各项基础设施配置不甚完善,“飞线”、抢占楼道等各种“花式”违规充电的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居委会的高度重视,社区居委虽多次对违规充电行为进行劝导和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并加强对“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但有序管理只能“治标”,有地停车充电才能“治本”。
为此,居委会决定从源头入手,通过地毯式排摸和实地考察确认小区的电瓶车数量和可安装的位置。由于小区公共面积小,楼栋口不仅有机动车停放位,还有地下水管、电线等设施存在,可安装的充电桩位置的选择较少。
在实地考察中,居委工作人员发现即将超限的健身器材所处位置是一块比较理想的安装位置。为此,居委工作人员主动与健身器材维护人员进行协商,是否可将使用率不高的健身器材挪至其他位置。但健身器材维护人员在实地勘察后告知居委工作人员,按照目前健身场所安全标准,小区内几乎找不到可以挪至的地点。
摸清情况后,居委会召集小区楼组长、居民代表开展议事协商,征询居民们将健身器材场地改造成充电桩安装场所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纷纷表示,比起几乎无人使用的健身器材,还是安装充电桩更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在居民们的支持下,居委会组织人员对健身器材进行了拆除,并在门栋口、车棚中安装了十余个充电桩,有效改善了小区内飞线充电的问题。
“以前充电比较麻烦,现在新增了这么多充电口,在家门口就能充电,方便多了,也更安全了。”“我们大家还一起商量,老人家最好选择白天充电,晚上把充电桩让给上班族。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地错峰使用充电桩,我们大部分时候不用跑到外面去充电了。”居民们纷纷表示。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逸仙二村第一居民区将继续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找准“小切口”,实施微项目,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努力创设更舒适、更整洁、更安全的社区环境,让居民家门口更美一点、更靓一些、更净一点,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得。
稿件来源:逸仙二村第一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