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一份“爱因斯坦的脑子”?“情绪经济”火了!

时事   2024-11-18 18:26   江苏  

分手后下单一份“失恋陪伴”,将会收获陌生人的悉心开导;“骂醒恋爱脑”服务负责帮人走出分手之痛,劝慰沉溺痛苦的年轻人向前看;几毛钱的“爱因斯坦的脑子”,拍下后据说能自动长到自己的大脑上……这些表面上看起来脑洞大开的虚拟服务,在年轻人中有着相当的人气,不少网店甚至月销量10万+。


这种被称为“情绪经济”的新消费热点为什么能在Z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年轻人)中如此火热?为什么明明知道作用不大,很多年轻人仍乐不此疲?



“情绪经济”安抚打工人疲惫的内心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情绪消费逐渐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


而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中也显示,除了追求性价比,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所谓情绪消费,主要包括网络平台上销售的情绪消费服务,包括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等等不同类型。


牛咔视频记者在淘宝搜索发现了不少类似“精神抚慰剂”的虚拟商品,很多项目购买人数并不少。这些店铺往往通过语音或文字聊天提供情绪价值,如“情感树洞”“24小时在线的失恋陪聊”“叫醒哄睡”等。


图源:淘宝截图


如果说“情绪树洞”可以帮助大家缓解抑郁情绪、提供情绪价值,那么还有一类虚拟服务专门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提出专业意见。


这类商品的价格往往高于单纯的情感抚慰,价格大多在30到100元不等,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婚姻关系、家庭矛盾、职业规划等。


图源:淘宝截图


除了提供情绪价值的树洞聊天和解决具体问题,还有一种虚拟服务售卖“爱因斯坦的脑子”。一个脑子 1 分钱到 5 毛钱不等,“拍下后自动长到你的脑子上,可馈赠亲友”,还有加强版——“逢考必过”“命里带编”“考研上岸”等细分领域的脑子。


没有实体货物,主打意念接收,销量还很高,有些店铺下单量甚至超过了 7 万+。



图源:网络截图


在这些商品评论区,有人留言询问这类到货的实物是什么。店主则表示,该商品“信则有,不信则无,主打心诚则灵,满足情绪价值。”即使这样,该商品仍有五千多人购买。


图源:淘宝截图


牛咔视频记者采访了几位购买类似服务的消费者,大部分人表示,“这些服务的价格都不高,用几块钱买快乐,也不亏。”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就买过一次,也是图新鲜,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回购了。”


相较于身边认识的朋友、家人,那些素未谋面、远隔千里的陌生人往往很容易成为倾诉的对象。“跟他们(线上情感树洞)聊天心里能舒服很多,但如果把这些事情跟父母讲,往往都要被教育。”被问到为什么不向家人或朋友倾吐心事时,一个网友这样回答。




“情绪安抚”虽好,谨防带来二次伤害


“爱因斯坦的脑子”“情感树洞”“线上陪聊”等产品的出现,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和释放情感的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表示,情绪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需求的消费形式,实现消费者的情绪释放、情感体验以及精神享受等,具有消费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这种“情绪消费”虽然在一方面给年轻人带来了情绪价值和心理安慰,但另一方面因为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漏洞,如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


牛咔视频记者浏览这些商品的评论区中发现,有些消费者苦恼于自己对服务提供者产生情感,向大家咨询对策。


图源:淘宝截图


而已经购买过该服务的用户则戳穿了这类提供情绪价值商品的本质:所有的情感陪伴都是基于不断地打赏,一旦不再继续购买该服务,曾经对你甜言蜜语的小哥哥或小姐姐也将露出“真实面目”。


图源:淘宝截图


这种本来只是希望获得简单情绪价值的虚拟服务,如果用户过度沉溺,或者遇到年龄较小的用户很容易造成新一轮的伤害。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谢永江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这个行业也可能打着提供情绪价值的幌子,夹杂一些非法交易,提供非法内容,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此外面对一些真正需要心理咨询服务的消费者,甚至的确有心理问题需要解决的客户,如果从业人员没有相关资质无法提供有效服务,还可能对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


除了会给消费者带来二次伤害,这类新兴的“情绪经济”往往因为缺乏监管,暗含诸多消费陷阱,侵犯消费者权益,比如因为是虚拟商品不支持任何理由退款,提供的商品存在欺骗等行为。


图源:淘宝截图


在数字时代浪潮中,“情绪经济”火爆满足了一部分年轻人寻求心灵寄托、缓解生活压力的需求,但如何识别情绪消费暗藏的陷阱,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而非过度依赖虚拟商品,是消费者需要提高的能力。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南京广播电视台



部分内容来源:人民网论坛、央视新闻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李晓雨

主编:刘强、顾青


 推荐阅读


1、玻璃突然掉落!一女孩从商场4楼坠亡,多方回应
2、本人发声:选择离职
3、一键启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升级新功能
近期热门视频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星标🌟“南京广播电视台”
我们从此天天见

点击分享更多资讯



南京广播电视台
权威发布,精准服务。一个有内容、有情怀、有特色的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牛咔视频客户端——“牛咔视频 云上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