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征患者被强制征兵到俄乌战场,后续让人泪目

文摘   2024-11-24 11:28   重庆  

深秋初冬时节,寒风萧瑟,这几天,一则关于俄乌战场的消息出现。


其实,俄乌战场上的新闻不少,毕竟现在双方都在深陷在战火之中。


但这则新闻还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他实在是太吸引眼球了,一个唐氏综合征患者仍然被强制征兵走上战场,但后续却让人泪目。



这个唐氏患者士兵是这样被发现的:乌军和俄军在一地拉锯了很久,随着俄军空中轰炸和地面炮火的加强,乌军逐渐不支,准备撤出这一阵地。


由于撤退的通道已经被俄军的炮火和空中轰炸基本封锁,撤退的路上会非常的凶险。这个时候,一名唐氏患者,能不能在战场上服从指挥,大家也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乌军这支队伍当时的指挥官就决定将他留下,给他留了一定的食物以后,就带队撤退了。撤退之前,给这名唐氏患者士兵说,在这留着别动,等我们再回来。


不久之后,俄军就冲上来了。在这个掩体废墟里面,远远的发现了有一个士兵待着,因为乌军走之前撕掉他身上所有可以识别身份的标记,所以俄军直到走近了以后才识别出他并非自己人


当时他正在一张纸上绘画,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可能他想家了吧。



俄军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叫谢廖扎。然后俄军纷纷说道,“这个人不属于战场”,把他带离了战场,带到了俄军的后方,妥善安置了起来。


感慨,这是遇到了好队友以及好敌人,双方这两只队伍都很有人性。



从乌军这支部队看,虽然他被留下,但至少队友撕掉了他身上的标志,避免了他远远的被攻击。


队友和敌人都是好人,摘掉标识,敌人就得判断是敌是友,就得靠近,靠近就会发现是唐氏综合征患者,而敌人带他离开了这片战场,他的队友在赌,好在赌对了。可惜他的队友大概率已经不在了。


撤退的话,听不懂指挥死更快,相反留在阵地存活可能更大。


而且被俄军发现时,他衣着很整齐,脸还很干净,这在战场上,照顾的简直太好了。



他的战友已经在尽力保护他了,可恨的是乌克兰那些强行拉壮丁,甚至连唐氏患者都不放过的人。

被拉到前线,队友们也没有权力让他复员回家。


其实唯一让他远离战争的方式就是被俄军俘获,这也算是一种保护吧。

事实上他的队友对他好,但是乌军的督战队已经打了他很多次了。



因为他曾经把炮弹装反了,还好被及时发现,整个队差点都报销。


谢廖沙,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活了两年,队友真的尽力了。关键是他的战友换了一批又一批都在尽力保护他。


在炮火漫天的战场上,他的战友却把他收拾的白白净净的,并且在俄军发现他时,身上还穿着保护他的防弹衣。



从这个角度说,两边底层士兵都没错,他们都在执行命令,错的是政客。


战友和敌军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最没人性的是强制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上战场的那些人。战争是一个平民的孩子杀死另一个平民的孩子。


谢廖沙,在苏联时期是一个经典的名字。


比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有这个段落。


第七章 谢廖沙参军

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 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佩托夫卡小镇。谢廖沙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 布尔什维克。他是共青团员、团区委书记。他 还组织自己的伙伴和姐姐参加共青团。但在会议上,却只有一个人参加组织,谢廖沙 有些泄气,其他人鼓励了他。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伤痛 的折磨),他住院时来了信,谢廖沙和丽达去 湖边时遇见了冬妮亚,并把信给她看。谢廖沙 和丽达在一起聊天还练习了枪法。由于镇上的所有机关要一律撤退,丽达也 要撤走;丽达走后,谢廖沙很伤心。

【人物形象】谢廖沙:注重亲情、富有正义。


当年,双方真的是兄弟,他们的爷爷辈非常大的可能是战友,都到柏林去过。


战争的最后,政客握手言和,商人满载而归,母亲望着墓碑。



这孩子眼里真的充满了纯真,他的世界一定很美好,活着大概就是上天为了证明人性的光辉吧。

所思所见
若有所思,多维观察,多维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