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点45分起床,坐上5点55分从天津海教园出发到达北京马驹桥的通勤定制快巴;往返300公里,耗时约4个半小时……这是今年10月12日以来,天津居民牛发勇每个工作日的日常。
10月25日,天气转凉,早上5点45分,牛发勇在“极限十分钟”内进行穿衣洗漱,走出小区。5点55分,他准时坐上了出现在知香园超市车站的通勤定制快巴。
天刚蒙蒙亮,雾气也很重,城市尚未苏醒,店铺也没开张。快巴车窗上挂着水雾,司机谨慎地开着车,一路穿过小区密集的天津海教园地区,一路上需要经停十几站。
“您先刷身份证,再退后两步刷脸。”牛发勇坐在大巴车的第一排,遇到不熟悉验票流程的乘客,他会耐心告知对方应该如何操作。等待上高速前,所有乘客都顺利上车后,牛发勇松了一口气。像往常一样,这辆车将在接完天津区域内的乘客后,驶上京沪高速,两小时之后到达牛发勇公司附近的马驹桥站,并在20分钟后,到达终点站十里河站。
这两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牛发勇体验通勤之旅。相比前一天傍晚从北京返回天津的闲适和健谈,在天津接完乘客后,他却一直在紧张地刷着手机。“是一大早就要处理工作消息吗?”面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的疑问,牛发勇说:“我在查大雾能见度在多少米内高速路就会封路。我看目前的情况,应该不至于封路。”他一边查手机,一边略显紧张地看向窗外。车窗外,雾气时浓时淡,看不清远处的高楼。临近上高速路时,车流量逐渐加大,开始拥堵。“原来这里从不堵车,果然封路了。”随着车辆行驶到金钟路收费站,“雾雪封闭”四个大字阻碍了车辆的行进。
牛发勇一边查导航,一边和司机商讨如何绕路到北京。雾气越来越重,他判断高速路很难在短期内开放。在和司机商量后,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说:“大家都醒醒啊,现在高速路都封了,如果大家同意,就把大家送到天津西高铁站,大家后续可以找客服退票。”
眼见开车无望,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方案,迅速买了8点左右从天津西出发前往亦庄站或者北京南站的高铁票。今年10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亦庄站正式开通运营,不少在亦庄上班的通勤族选择在此下车,牛发勇从亦庄下车去往马驹桥也更近。这场“意外”的通勤之旅,让他9点10分才到马驹桥,比以往晚了1个小时左右。
为什么牛发勇不像其他乘客一样,坐在车上睡觉、听歌,等着客运公司的安排?牛发勇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不仅是通勤族,还有一个身份是快巴的“攒线人”。什么是“攒(cuán)线人”?简单来说,就是凑齐乘客需求,促成线路开通的人。为什么当“攒线人”,还得从他的京津冀三地通勤生活说起。
牛发勇是河北邯郸人,今年37岁,2010年到北京做机电设计师,负责商业、写字楼的工业装修。十余年的工作,让他从一个“小白”成长为现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此前,他一直采取周通勤的方式,每周末回邯郸和妻子女儿团聚。“邯郸距离北京太远了,每周回去路上也要耗费不少时间,我没办法照顾孩子,基本错过了孩子的童年。”牛发勇的表述里流露出一些遗憾。他介绍,2022年左右,他受周边人影响,动了在天津买学区房的心思。这时候,大女儿上初一,小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他不得不惦记起孩子高考的事。没有北京户口,自己的小家庭积蓄有限,最终他们花了150万元,在天津海教园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大两居,一家人也从邯郸搬到了天津定居。
相比邯郸,天津离北京近了许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是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成型,京津两地交通往来更顺畅,截至今年5月,天津已有4条高铁、6条高速路通北京。
便捷的交通体系让牛发勇从周通勤,变成了每周一、三、五通勤。随着工作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今年开始,又变成了每天通勤。彼时,每天通勤的最佳方式是高铁,他加入了通勤群,寻找抢票的规律,每天花费五个多小时从天津往返北京。
“太累了,通勤路上太累了。”说起这段“抢票”经历,牛发勇摇摇头,“我每天需要骑电动车到地铁站,坐天津的地铁到高铁站,地铁上还得换乘一次,到了北京后再坐地铁到马驹桥,之后再骑车。好几种交通方式切换组合,人比较紧张,也不能休息。”牛发勇说,最累的还是抢票,尽管每天都需要抢票,但有时候还是会忘记。每周一早晨前往北京和周五晚上回天津的票非常难抢,一旦抢不到,只能通过拼车或者开车的方式往返,成本高了许多。
尽管高铁通勤很艰辛,但他也收获了很多,每天到家能和妻女一起吃晚饭,两个女儿和自己也更加亲切,家庭关系好了许多。
如何解决恼人的通勤难题?长期在各个通勤群潜水的他,盯上了京津两地交通部门推出的通勤定制快巴。2022年7月25日,北京市试点开行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为河北廊坊北三县进京通勤人员提供运输服务。两年左右的时间,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相继开通了燕郊、固安、廊坊、武清等线路,方便津冀居民通勤。
河北的燕郊、固安有,天津武清也有,同样有较大需求的天津津南区海教园地区能不能有?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牛发勇先打电话联系了天津的一家客运公司。据他了解,这家公司运营着天津到北京首都机场的线路。“你们运营到首都机场的线路,能不能也运营一条从天津海教园到北京的线路。我们这边通勤的有四五千人,其中有一两百人每天通勤,需求很大,线路肯定能开起来。”这么大的需求,很快得到了重视,通过这家客运公司,他又认识了其他客运公司,进而走进了“交通圈”。
通过客运公司,他进而联系到两地交通主管部门——天津市交通委、北京市交通委。让他没想到的是,诉求也得到了两地交通部门的回应。作为乘客代表,牛发勇在线路发车时间、走向、设站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议,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线路的开通。“此前,北京也有到天津宝坻的通勤定制快巴,但都是北京的大巴车开进来的,这次是首次天津的大巴车开进北京。”牛发勇自豪地说。
最开始,大巴设站只有6站,主要服务的是海教园地区大型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在运营了几天后,牛发勇收集到居民反馈,建议将车站增加到十几个,基本覆盖了海教园区域内的主要社区。
在线路走向上,最开始确定走天津外环路,后来发现在早高峰时段天津市区内的昆仑路也不堵车,于是建议将线路走向改为走昆仑路,这样还能覆盖到市区内乘客的出行需求。牛发勇说,这些建议都得到了交通部门和客运公司的采纳。
快巴投入运营后,牛发勇作为客运公司的联络人,在车上当上了“乘务员”,为同车乘客提供服务。运营了一段时间以后,车上的乘客几乎都认识了他,相熟的乘客上车后,还会热情地叫他一声“牛老板”。
从10月12日开通到现在,车辆已经运营了半个多月,乘客基本熟悉了购票、验票流程,各环节都很顺畅。牛发勇每天都能在车上睡上一会儿,或者安心刷手机。每天早上,他花费2小时到达马驹桥,再骑行10分钟就能到达单位,晚上下班后,再用两个小时完成返程。
“我现在乘坐的是晚上7点半的那班车,等车次多了之后,我就能乘坐晚上5点的那班车了,这样我基本晚上7点多就能到家,正好赶上饭点。从高铁到大巴,现在的通勤可以说是舒服多了。”牛发勇说,通勤半个多月后,车上的乘客也逐渐相互熟悉起来,大家希望快巴可以推出星期票、月票等功能,方便大家通勤。这些都是今后优化完善的方向,牛发勇和其他居民们也会继续向有关部门提供建议。
对于牛发勇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条线路,也是连接梦想的桥梁。十余年的工作时间,让他在北京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资源。作为机电工程师,他跑遍了北京的所有区,去过的工地数都数不清。“我在北京工作,最主要考虑的是薪资,北京的工地多,尤其是这几年通州区发展迅速,我们公司也承接了很多项目。”牛发勇说。
与此同时,在天津生活,他住进了更大的房子,享受了更好的小区环境,生活节奏也慢了起来。“到了周末,我们甚至会开车五六公里,排队20多分钟,去吃最好吃的早餐。”牛发勇笑着说。
10月12日起,北京开通六里桥至天津海教园的通勤定制快巴,满足更多进出京通勤人员的乘车需求。
前期,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协同天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线上问卷、实地踏勘等形式摸清需求,合理设置站点,着力解决天津海教园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问题。
北京地区从六里桥始发,设置了分钟寺地铁站、十里河地铁站,全程共计3站。天津地区从海教园始发,设置了雅馨路、吉明路、仁恒滨河湾、鲁能泰山A区、雅言路天桥,全程共计6站。
北京六里桥至天津海教园的通勤定制快巴单程票价60元/人(试运营期间执行优惠票价55元/人),日发4-7班次(周一早高峰,周五晚高峰6-7班次,平时4班次),发车时间集中在天津地区进京5:00-6:00,北京地区出京17:30-19:30。乘客可使用“京津冀定制快巴”微信公众号购票,就近灵活预约乘车站点。
截至目前,通勤定制快巴已开通北京往返河北燕郊、大厂、香河、固安、永清、涿州、廊坊城区和天津武清、宝坻、海教园10条主线36条支线,共计开行6.86万余车次,客运量超242.3万人次,日发203班次,日客运量约7450人次,日均综合实载率达85.38%,投入运营的车辆数从开通初期的16辆增加至目前的85辆,“京津冀定制快巴”平台关注用户量已超过22万。其中,燕郊、大厂、香河至北京3条主线开通以来,客运量超19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5500人次左右,综合平均实载率95%。
快巴的开通,让更多的牛发勇们实现了工作和生活的协调,在追逐梦想和注重成本之间,上演着各自的双城故事。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 | 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监制 | 高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