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哈喽!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轨道交通学院心理健康协会
推出的“节日聚焦”栏目。
聚焦心理健康节日,关注你我心理健康。
本期节目要介绍的节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4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作为今年的宣传主题,旨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知识,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PART.1
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4/10/10
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当前,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世界精神病学协会确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PART.2
共建:携手搭建心灵桥梁
心理健康不是我们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许多人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
那么让我们从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知识开始,关爱自己也关心他人,共建温暖的心灵桥梁。
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
焦虑
在遇到压力、挑战、危险时,我们会出现紧张、烦躁、恐惧等情绪,这就是“焦虑”,它是人类最普遍的情绪之一。在通过适宜的行为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后,焦虑也会随之缓解,这是一种正常反应。
焦虑症
也叫焦虑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它与正常焦虑情绪的不同之处是焦虑泛化,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
焦虑障碍的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会出现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失眠,以及运动性不安。
抑郁
在遇到一些不顺心或者压力大的事情,我们常表现出难过、情绪低落等抑郁情绪。这种抑郁情绪通常由外界的客观原因或者事情导致,往往当事情结束后,情绪就会恢复,也不会对日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造成明显影响。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情障碍,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还有一部分患者也合并一些躯体症状,比如睡眠紊乱、食欲紊乱和精力丧失等,甚至产生头疼、心慌气短、尿频等非特异性症状。当然抑郁症除了有抑郁情绪,往往也伴随着焦虑情绪出现。
如果大家还是无法直观的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不如试试下面的十条准则吧。
及时察觉心理问题✦
下面的十条标准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所提出的,曾被公认为是心理健康“最经典的标准”。
充分的安全感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适当的评价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恰当的满足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的发挥自己的个性
PART.3
共治:协同应对心理挑战
生活有阳光亦有阴影,作为学生的我们也难以避免种种压力与挑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将孤军奋战。不管是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还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我们建起心理堡垒,共同应对心理挑战。而学会应对心理问题,也是我们参与共治的重要一步。
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开导他人
1. 学做引领者:关注情绪不对的亲友,及时鼓励他们正确地发泄情绪。
2. 学做赞赏者:多关注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
3. 学做鼓励者:鼓励他们回到亲朋好友的社交圈,让他们对生活充满期许并勇于表达自己。
调节自我
1. 接受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我,不仅仅可以产生积极情绪,也能更容易被他人接纳。
2. 勇于倾诉:勇于寻求他人的帮助,及时的倾诉和寻问往往能让我们更有力量。
3. 帮助他人:在自己的心理得到很大满足的同时也为共建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PART.4
共享:共享心理健康福祉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各地纷纷举办义诊活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开展焦虑障碍健康宣讲,发放心理障碍知识科普手册等多元化宣传渠道来引导群众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调节,提升心理素养。
正如苏州市胜浦街道秉持着“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免费的认知障碍筛查,政策咨询解读和分享日常解压技巧等活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让民众获得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共同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苏大心理也正为了学生乃至社会的心理健康建设做着不懈努力。通过各类宣传活动以及线上线下的咨询行动,苏大心理着手打造了积极向上的快乐校园。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心理咨询相关安排。
PART.5
同心健心,安心前行
心理疾病,如同日常生活中的感冒发烧,可能因各种内外因素悄然而至,但它不应成为我们感到羞耻或自责的理由。面对心理问题,唯有积极正视、科学应对,方能助我们重获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就像安东尼所言:“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并肩,在共建共治共享的道路上,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且充满理解与关爱的社会,让心灵重新建立安宁与坚强。
撰稿:孙艺函
排版:张煜茹
审核:常稚蝶 闫思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