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灯会、吃“爆鱼”……这里的“年味儿”有你不知道的吉祥寓意

企业   2025-01-30 09:53   安徽  


乙巳蛇年春节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
今年的“年味儿”格外受关注

我们收集了中国生物所属企业
所在地的“年味儿”与特色民俗
邀大家一起“云旅游”

感受各地别具一格的过节氛围

大年初二,我们跟随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一起去上海逛一逛
上海地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前沿,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多元文化都市。正因如此,这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期间,上海的各项非遗项目纷纷亮相,既是对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也为节日的喜庆氛围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这里整理了部分上海地区的民俗活动, 一同感受民俗中的新年气息吧。

民俗里的年味

豫园灯会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豫园灯会自1995年举办以来便成为沪上标志性的新春文化活动。各式花灯璀璨夺目,既有传统题材的花灯,也有现代创意的设计,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观赏。今年的豫园非遗大集更是一场将灯会民俗、灯彩技艺,以及其他各类非遗深度融合、集中呈现的文化盛会,不仅能近距离感受和体验非遗,还能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情感。

龙华撞钟

龙华寺于1989年岁尾之夜,首次举行“迎新春撞龙华晚钟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上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被誉为“上海新年第一游”。 越夜越精彩的龙华,悠扬钟声传递着一个个美好心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越年面,更是极具仪式感的迎新方式。

马桥手狮舞


马桥手狮舞,俗称手带狮舞,源自于清代初期马桥地区盛行的狮子灯,是上海本地庆祝重要节日时表演的传统民俗舞蹈之一。马桥手狮舞融合了灯彩和杂技的元素,技艺复杂,还吸收了舞龙的翻滚和跌扑动作,形成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2011年,马桥手狮舞入选了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店彩灯

罗店彩灯是宝山区罗店古镇的一大特色,早在2007年就入选了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数百年历史。起初流传于民间的扎纸艺术,后来逐渐演化成了扎彩灯的手工艺。每年新春佳节,罗店古镇都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同时罗店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舌尖上的年味

上海春节的美食种类繁多,从主食到菜肴、从甜品到小吃,应有尽有。同时还非常注重寓意,许多菜肴都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就像八宝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红烧肉寓意新年富贵和好运;糖醋鱼代表年年有余、金玉满堂;油爆虾则寓意新的一年要红红火火。

春卷  

图源: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员工

春卷是上海人新春期间常吃的美食之一,用薄饼包裹着各种蔬菜和肉类,经过油炸后外酥里嫩。春卷寓意着迎接新春的到来,象征着万物复苏和新的开始。

八宝饭 

上海传统的八宝饭是用糯米、红枣、莲子、桂圆等食材蒸制而成,口感香甜软糯。八宝饭蕴含着吉祥平安、团团圆圆、幸福甜蜜等多种美好的寓意,是上海年夜饭中的必备单品。

爆鱼 


图源: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员工

说到上海的特色菜,那一定要提本帮菜了。每次家庭聚餐,上海人的春节餐桌上总少不了这道经典的老上海爆鱼。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老少皆宜,还“年年有余”的好寓意,无论是正餐还是零食,都是绝佳的选择。这道菜选用新鲜的草鱼或鲤鱼,经过腌制、炸制和焖煮等工序制作而成。

四喜烤麸 

图源: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员工

四喜烤麸是上海人年夜饭中的经典冷菜之一。四喜早时称作四鲜,指香菇、木耳、金针菜、花生,上海话“鲜”与“喜”音同,便有了更讨口彩的 “四喜烤麸”,滋味酱汁浓郁,咸甜交错。四喜“烤麸”既有寓意来年事业取得高成就的美好祝愿,亦有喜上加喜、喜上眉梢的好彩头。

红烧肉 

上海红烧肉是上海本帮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之一,它由五花肉、酱油、酒和糖等材料制作而成。红烧肉的制作方法独特,以火候功夫和甜鲜的特色取胜,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甜而不粘、浓而不咸。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盘红烧肉,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快来留言分享您身边的年味吧
祝大家新年快乐
幸福安康

内容来源: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华网、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上海发布

搜索“中国生物”

关注中国生物全媒体矩阵

中国生物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官微。中国生物制品国家队,源自1919。中生微时代,健康零距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