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北京,与毛主席拍下最后一张“合影”

旅行   2024-10-14 07:31   甘肃  





贺子珍身体不舒服是在1984年4月初便开始了,开始是断断续续的低烧,后来就发展成持续高烧,甚至还伴有便血的症状。

在最开始,贺子珍并不想去医院,她感觉自己是小病,去医院只会给医院和组织添麻烦。

没想到后面,她就因为高烧而昏厥了。

在工作人员紧急将她送到医院后,医院紧急抢救后,贺子珍才慢慢清醒。

那时候,她身边的护士建议她找来自己的子女,便于照顾她。但是当时她的女儿李敏正在北京工作生活,她并不想打扰李敏的生活,也不想让李敏担心。


4月15日,贺子珍又一次昏厥,当时的情况极为严峻,经过抢救后的贺子珍依旧很难清醒,而且经过了前面的近半个月的治疗,贺子珍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好转。

一方面是她身体亏空的太严重了,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炮击、极度饥饿、过度操劳,她的身体本来就亏的厉害,更何况还有17个弹片在身体里没取出来。就算是后来生活稳定后,她接受了细致的照顾,但是还是没有将身体补好。

另一方面是贺子珍经常愁眉不展,尤其是在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贺子珍经常拿着自己和毛主席的照片陷入深深的回忆,心病也是导致她重病的原因之一。


看到病床上的贺子珍,工作人员偷偷给李敏打了电话。当天晚上,李敏夫妻就带着孔东梅坐飞机赶往上海。

其实当时的李敏身体也不好,她当时患有心脏病。在得知母亲重病的这个消息时,李敏的心脏就开始不受控制的跳动,孔令华一路扶着李敏,宽慰她的心情。

女儿孔东梅也劝她说:“姥姥身体一直都很好,她肯定在等我们,妈妈你别担心。”

到了医院后的李敏直奔母亲病房,她到了病房后,看着病房里的老太太,突然感觉很不真实,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母亲吗?

我的母亲什么时候这么虚弱了?我的母亲什么时候突然变得这么瘦了?

经过病痛的折磨,贺子珍的脸颊深深地凹陷了下去,面部还弥漫着难以掩饰的黑气。她呼吸微弱,连手指都无法抬起。

似乎每一个症状都在告诉李敏:在失去父亲后,她也即将失去母亲。


李敏看到这个情况,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她捂着嘴巴,哭的全身颤抖,但是她不敢哭出声,怕病床上的母亲发现。

但是贺子珍还是醒了,她虚弱的张开眼睛,嘴巴微微抽动,似乎蓄力了好久,才说:“你们来了。”

后面的几天,李敏贴身悉心照料贺子珍,给贺子珍擦身子、喂饭,还让孔东梅给贺子珍表演节目,唱歌……

或许是这样温馨的氛围让贺子珍有了活下去的信念,她的情况似乎开始好转,甚至还能半靠在床上。

那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她好了,即将康复了。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有种情况叫做回光返照。

19号这天,李敏照常叫贺子珍起床,没想到贺子珍怎么也叫不醒,甚至又发起了高热。

在紧急抢救后,医生告诉李敏夫妻,老人年纪大了,做好心理准备。

李敏听懂了医生的意思,她看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母亲,开始失声痛哭。孔东梅或许从母亲的表现中,知道了贺子珍即将不久于人世,她也坐在床边,一边叫着外婆,一边哭。


良久,贺子珍迷茫的张开了眼,只是这次,她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她张了张嘴,气息极其微弱。

李敏微微靠近贺子珍,贺子珍对她说:“把我葬在北京吧,葬在你父亲身边。我听到梅梅在哭,别哭了,我的身体就这样了,你让护士给梅梅弄点东西吃。”

李敏哭着点点头,说:“好。”

说完这段话,贺子珍似乎卸掉了全身的力气,呼吸也变得急促微弱。突然,她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她说:“如果事情难办就算了,别给组织添麻烦,别为难人家。”

这句话说完,贺子珍就闭上了双眼,似乎陷入了沉睡。

一直到下午,贺子珍再也没有醒来,逐渐,她的呼吸声和心跳越来越微弱,已经听不见了,然后,贺子珍的心电图再也没有显示了。

贺子珍走了。



贺子珍去世后,李敏伤心不已,心脏病差点发作,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失去了两位至亲,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由于李敏的精神状态以及身体条件没办法处理贺子珍的身后事,女婿孔令华就站了出来,出面主持岳母的身后事。

对于贺子珍的遗愿,孔令华在和李敏以及贺敏学商量后,决定与上海市委共同请示中央。

中央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当年因为某些原因,贺子珍的档案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贺子珍在北京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严格来说不算北京的干部。

但是将她的骨灰安置在北京也未尝不可,毕竟她是革命悠久的老红军,但是将她安置在八宝山的哪一室呢?与其说问题是将她安排在哪一室,不如说问题是中央如何决定贺子珍的地位。

中央则又将他们的报告上交给了邓小平。

其实当时的邓小平也很为难,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邓小平下了两道命令:


第一道就是宣布将贺子珍的骨灰放到北京八宝山一室;

第二道命令就是宣布将贺子珍逝世的消息登报,中央领导等人都要去祭拜贺子珍,给她送花圈。

这两道命令基本就给贺子珍的地位和葬礼的规格定了格调,当时所有人都知道八宝山的一室是彭德怀、贺龙、朱德这样的中央领导,将贺子珍安排在其中,也是确定了贺子珍的地位。而第二道命令则是直接说明贺子珍的葬礼不能简陋。

于是,在1984年4月25日,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办了葬礼,邓小平、聂荣臻、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干部都送了花圈。随后,贺子珍同志的遗体火化后,通过中央派遣的专机将其送达北京,安放至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安葬在北京,贺子珍也算全了这辈子的遗憾。那贺子珍为什么对北京有这样深的执念呢?



1937年,贺子珍负气离开延安后,毛主席多次挽留,甚至写信托人带给贺子珍,贺子珍依旧执意离开。


在她辗转来到苏联后,过起了极为苦涩的日子,刚到苏联的时候,她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是仅仅六个月,这个孩子就因为生病去世了。

毛主席为了抚慰她当时破碎的心,把李敏送到了苏联,同时依旧劝贺子珍回国。

但是当时的贺子珍实在倔强,她拒绝了。而这,也将是她一生的遗憾。

在很久以后,她写信给毛主席,并附带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但是毛主席当时的回信,让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曾经了。毛主席在信中告诉她:“知道你最近过的好,我也很开心,我很好,勿念。”

但是在信的末尾,毛主席跟贺子珍说:“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同志,同志……

以后自己就再也不是他的妻子了。

这虽然是贺子珍一直以来的要求,但是等到这个真的成为现实,真真切切的摆到她的眼前时,她崩溃了,她突然后悔自己曾经的负气出走,后悔自己的任性,但是,为时已晚。

后来,苏联战乱,局势不稳,在苏联她找到了毛岸青、毛岸英,为了同时养活这三个孩子,她捡过垃圾,替别人缝袜子、洗衣服,白天上班晚上做兼职。

但是有一天,李敏突然感染了肺炎,医院直接下了重病无法医治的通知。贺子珍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她不能接受也不敢去想,如果自己最后一个孩子死了自己会怎么样。

为了治疗女儿,她拼命的工作,四处哀求医院的领导。或许是这份慈母心肠感动了上苍,也或许是李敏不舍得离开自己的母亲,李敏的病最终得到了治疗,命保住了。

但是在李敏还没完全康复时,贺子珍与医院的领导发生了争执,被医院陷害,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一送,就是五年。


在1946年的时候,贺子珍才被营救出来,在组织的安排下,贺子珍、李敏、毛岸英顺利回国。

当时回国后的李敏和毛岸英被接到了北京,贺子珍曾经申请想去北京看看,但是组织上并没有通过她的申请,将她调到了哈尔滨,而后南下去了上海。

她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尴尬,就服从了组织的安排。但是她没想到,自己这趟北京之旅,竟然想了半辈子……

直到1979年,组织恢复了贺子珍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贺子珍也终于鼓起勇气,说:“我想去看看北京。” 

组织批准了贺子珍的要求。1979年9月6日,毛主席逝世的三周年,贺子珍终于在女儿女婿的陪伴下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她当时已经70岁高龄了,下了飞机后,风吹起了她的白发,她看着北京的广场,喃喃地说:“这就是北京啊,娇娇,我来北京了。”

而后,她坐着轮椅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她看到毛主席的遗体,觉得毛主席像是在那里沉睡。她不言不语,看着毛主席默默抹眼泪,然后给毛主席献上了花圈,花圈上写着“战友贺子珍”

对啊,她从离开延安的那一刻起,就只能是毛主席的战友、同志,却再也不是妻子。

而后,她请工作人员,为她和毛主席的遗像拍了一张合照。贺子珍跟毛主席的合影并不多,后半辈子也几乎没有见过面了,没想到再见已经是天人永隔了,这种不可言说的遗憾和痛苦吞噬着她的心。


但是全程她都没有激烈的嚎啕大哭,也没有剧烈地情绪波动,只是从她神情中,却感受到了一种难言的苦涩,她是不是依旧在后悔?

这是贺子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北京之旅,也是最后一次北京之旅。这次北京之旅只维持了短短三四天,这三四天对贺子珍来说,就像梦一样。

等她坐上回上海的车,她知道梦该醒了。

北京一别,五年后,贺子珍离世。


或许是北京的记忆过于美好,也或许是北京有她想见的人,她临终的愿望就是将自己葬在北京。还好,组织上同意了。

或许当时躺在病床上的她,脑中回忆的是在延安时期的点点滴滴,那些酸甜苦辣。

那十年,她还在毛主席身边,能提醒毛主席天寒添衣,能为毛主席深夜点灯,能听毛主席跟她讲诗词歌赋。

那是十分苦难的十年,却也是十分幸福的十年。


来源:党博采、万古江河


老宋的微世界
老宋,祖籍安徽,生于文革,长于浩劫,工于大漠。而立后穿上警服,持枪的手无法丢下儿时梦中的笔,梦醒时分,落笔成文。散见于报刊,著有文集《漠风如烟》,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