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保障报》头版头条:山城如何吸引培育有“技”青年

民生   2024-11-27 20:31   重庆  

蜀道三千,峡路一线。山城重庆,高低错落的楼宇拔地而起,纵横交错的江水汇集于此,这座拥有超过3200万人口的城市,吸引、培育了大批有“技”青年。
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重庆市技能人才总数为54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3.9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1.8%,高技能人才占比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重庆市紧紧围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实施“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基础作用、企业培养主体作用、培训机构补充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坚强的技能支撑。
品牌培育 以技能培训促就业
重庆市系统打造以“巴渝工匠”为引领,市级“渝家人”“渝能人”“渝丽人”为重点,大足雕客、开州金厨等160余个区县劳务品牌、技能品牌为基础的品牌体系,有力推动了培训规范性与就业示范性良性发展。
“我们将就业率作为考量培训质量的硬指标。”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培训的真实性,重庆市建立“3+”机制“岗位+培训+招聘”“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从2022年起至今,重庆市总体培训后就业率稳定在70%,“3+”机制在提高就业质量、缓解用人单位招生需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老城区巴南就有个“巴实技能”培训品牌。区人力社保局汇集区内重点企业、职业院校、技能协会等力量,建立巴南区技能人才发展联盟机制。
培训需求与供给的智能匹配。巴南区对接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企业和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乡村建设工匠、劳务品牌从业人员850人。
来到“巴渝厨匠”特色劳务品牌的培训基地,辣椒的香味随着锅勺不断碰撞从实训室飘出。“翻炒要均匀”“卤味的做法都记在本子上,回去要练习”……重庆小面、重庆火锅、卤菜烧烤,操作间里,厨师长们正进行着不同厨艺的技能教学。
“我们不仅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更重视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如何立足。”巴渝厨匠烹饪学院院长罗浩然介绍,校企合作班里的学员很多都进入知名星级酒店工作成为了行业骨干,在学院200米外的市集就有毕业学员在开店,他们成功后也会反哺这个品牌,比如作为行业专家前来授课。
竞赛引领 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4年,时隔五年,重庆再次迎来了“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
通过积极组织参加世赛、国赛,举办国际、国内、市内大赛,重庆市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选才,累计辐射带动100余万人参加技能比拼,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10万余人。
以大赛为契机,重庆市着力做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蓄水池。
“我们拥有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美发、管道与制暖3个中国集训基地,主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现有集训场地逾5000平方米,各项目设施设备总值4000万元。”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玉伟表示,今年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的金牌是该校培养的,也是学院在该项目获得的第二枚世赛金牌,成功实现了金牌老师带出金牌学生。
重庆作为首批推荐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省市之一,培养的选手已获得7枚金牌、4枚银牌、2个优胜奖,成绩位居中西部第一。同时,获批首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修中心、建立市级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平台600余个。
进入重庆建筑技师学院,校门右侧的墙上贴着“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重庆市建筑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金属大字,左侧是“实体比例1:1建筑教学模型展示区”,楼门口立着今年世赛金牌选手夺冠的半身海报。
“我们在校园营造一种学先进、学工匠的氛围。为什么要在各个地方放世赛金牌选手照片?就是让学生们随时随地能够看到,对他们进行正面传导,树立技能成材的信心和决心。”重庆建筑技师学院院长张何介绍。
以大赛为纽带,重庆成为技能人才聚集地。
重庆市谋划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能交流中心,探索“政校企”“产教评”国际技能合作新路径。拥有陆海新通道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联盟22个成员单位;通过“政府+院校+企业”的模式,已组织5个专家团组出访俄罗斯、埃塞俄比亚、埃及、比利时等8个国家,实现技能出海、项目来渝。
近年来,重庆市每年举办近100场“巴渝工匠”杯系列赛事和区县职业技能竞赛,发动辖区内企业和院校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开发职业培训包100余个,新建技工院校特色专业50多个,培养市级专家教练1000余名、场地经理300余名,建立选手“三级梯队”2000余名,国外优秀技能人才来渝开展竞赛交流1500余人次。
技能强企 自主评价与规范监管并行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重庆市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认定434项,大力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据悉,目前重庆市共备案评价机构417个,其中企业156个、技工院校23个、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38个,可开展评价职业427个,工种711个,年均组织开展技能人才评价30万人次以上。
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实施“新八级”制度。重庆市启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11家试点企业,已评聘特级技师85名、首席技师3名,涉及化纤聚合工、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装配钳工等18个职业(工种)。
重庆市持续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鼓励企业自主开展评价,探索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同时引导企业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不断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优化成长成才环境。
“我们将技能等级证书和薪资进行挂钩,发放技能、荣誉津贴。”中冶建工建集团筑工业公司人力资源部王中林介绍道,公司每季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津贴发放,具体为中冶工匠7000元/月、五矿特级技师5000元/月(每年度进行述职考核),高级技师500元/月、技师300元/月。同时在《薪酬管理岗位序列表》中,将高级技师岗位工资系数等同于正科级干部,技师岗位工资系数等同于副科级技干部。
通过信息化加强规范管理。2015年,重庆市就建成了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2021年将其升级建为“智慧人社”智能就业培训平台。通过细化开班申请、过程监管、补贴审核、资金拨付等全线上流程,实现所有培训机构、参训人员的远程监控、每日打卡、免申即享,做到全市“一张网、一次办”,制度、技术多措并举确保资金安全。
激励保障 谋划打造“技能之城”
重庆市累计培养“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1人、重庆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120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157名、全国技术能手334人、重庆技能大师82人、全市技术能手331人、巴渝青年技能之星376人,高技能领军人才超过6000人。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持续优化的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和不断健全的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
重庆市获批建立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及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首个中国(重庆)康养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7个(含国家级3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04家(含国家级48家)。
位于重庆东南部的武隆区,聚集着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让这里成为民族手工艺者的摇篮,成功孕育了四家极具地方特色的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李跃华武隆七彩陶、杨雷浩口仡佬族蜡染传统制作技艺、石少兰青吉棕编、张麒麟木叶吹奏技能大师工作室。
“以党委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这是重庆市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体系。重庆市加大高技能人才在全国全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奖等相关表彰中的评选力度。推荐高技能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群团组织代表或委员,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在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
重庆市持续实施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支持分级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活动,将更多高层次技能专家纳入休假疗养、津补贴发放、健康体检等专家服务范围。
人才如滴水汇集势磅礴,人才如碎石聚集变群山。
据悉,重庆市将持续推进“巴渝工匠2025”计划,实施新重庆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行动,健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编制和评估指标,夯实基础,建强机制,形成合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重庆两区县事业单位公招81人!

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来渝就业创业暨千名博士重庆行活动举办

违规招生?举报方式来了→

重庆人社
重庆市人社局,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发布人社工作信息,解读民生政策,提供便民服务、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