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上惹众怒的34秒视频流出:远离你身边的这类“人上人”

创业   2025-01-22 19:30   广东  

 

文 / 小椰子  

微信: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前几天,热搜上挂着这样一个34秒的骂战视频,引起了众怒。



上海地铁上,一位短发大妈,和一位长发女生因争抢座位而起了争执。


短发大妈的优越感,用一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


去警察局吧,警察是帮我的,不会帮你一个外地人。



长发女生愤怒回怼:“你好牛X啊,你上海人。”


从她们的对话中可以推测出,短发大妈在抢座位的时候,踢了这位长发女生。


还因为自己的东西掉在了地板上而胡搅蛮缠:“你赔我1000块,不然我打死你。”



你小心我一拳打死你,我是拳击手。像你这种外地人。


这件事的后续更是透露着一股黑色幽默,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洋葱新闻”:



警方通报:这位大妈的家属反映说她有精神病史,目前已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妈那几句充满了地域歧视的话,让很多人对“上海人排外”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几分:




“以前去过上海,高高在上的那种姿态过了多久我都记得。”


“之前去上海,我问路,老太太给我翻白眼。”


“刻在骨子里的骄傲展示得淋漓尽致。”


正是有这样一类“人上人”的存在,使得“沪签”、“去上海喝不了蜜雪冰城”这种段子满天飞。



不光是上海,前段时间,杭州也发生了一件明目张胆歧视外地人的事。


一男子在杭州某小区租房,到期退租的时候,因押金问题和房东起了纠纷。


原本合同上写的是,押金1300,退房时如果没有打扫卫生,就扣除100元。


租客没有打扫,自愿放弃卫生费,本以为扣100块钱了事,但房东却不退押金,要求他必须打扫干净。


双方因此产生了争执,甚至大打出手。警察到现场之后,房东儿子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了一句:


来杭州讨饭的狗。



这句无差别攻击,让多少在杭州打拼的外地人的心,深深被刺痛了。



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一类所谓的“人上人”:


他们非常讲究身份感,认为人就应该分为三六九等,自己就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他们喜欢寻找一切恰当或不恰当的时机,来展示自己不一样的身份和地位,从而获得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


为此,甚至不惜于用各种形式伤害、践踏、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比如山东淄博,一家餐馆的监控视频记录下了这样一幕:


一位男顾客不愿扫码下单,跟服务员说了一声自己要拿瓶饮料,然后就去冰柜拿了瓶啤酒。



因为双方没沟通清楚,服务员就将15元的啤酒下单成一瓶25元的饮料。


结账时,双方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服务员连忙道歉,并将多收的钱退回给对方。


这名客人却不依不饶,一直辱骂服务员,拿着酒瓶不停地往柜台上敲。



服务员的儿子原本正在后厨工作,这个时候就出来维护自己的妈妈,让客人好好说话。


没想到客人更被激怒了,逼得服务员和她儿子给他下跪、磕头、扇自己巴掌。



再比如,成都某商场的星巴克门店,一位外卖小哥正坐着休息,也没打扰到谁。


但一位穿红衣服的中年女士却不干了,跟店员说自己坐不下去了,店内的空气都被污染了。


要求店员把外卖小哥赶走,说他永远不可能跟自己同处一个层面......



还有人挂了自己和学弟的聊天记录,仅仅因为学弟过了两小时才回复,他就破防了。



人家学弟明明挺礼貌的,添加好友的申请消息,以及后面回复的内容都充满了对学长的尊重。




但这位学长就因为学弟没及时回复他的一句“你好”,就高高在上地说教了一通,还把人挂到了朋友圈。



就像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在《一切皆有可能》中写道:


让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感觉自己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人高出一等。


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


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深以为然。



心理学上,就有这样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类高傲自大、优越感一受到打击就勃然大怒的人:自恋型人格障碍。


他们占据了人群中的0.7%~1%,一般有以下几种典型特征:


①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②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并与之交往;


④要求过度的赞美;


⑤有一种权力感,也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优待或让他人自动顺从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⑦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⑧常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⑨表现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这类人其实挺可悲的,因为他们无时无刻在秀自己的优越,并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反而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浅薄。


就像主持人孟非所说:“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真正优秀的人,反而越不会处处彰显自己的优越,而是会体恤他人的不易。


文学大师钱钟书,晚年病重住院,负责陪护的阿姨来自乡下。


有天,钱钟书闭目养神躺着休息,阿姨以为他睡着了,就和查房护士小声聊了会天。


过一会儿,杨绛来医院,钱钟书忽然向她要钱,让她带3000元来。


杨绛很奇怪,问他原因,钱钟书就用家乡话解释了起来。


第二天,杨绛再来医院时,拿了3000块钱给那位陪护阿姨。


阿姨不解,杨绛就笑着说出了原因:钱钟书听说阿姨家在盖房子,怕她缺钱。


他想帮助阿姨,又怕伤她自尊,所以才故意用家乡话跟杨绛要钱。


后来钱钟书去世,阿姨感慨:


“我干这个的,有什么地位呀,可是钱先生每次跟我说话,极客气,十分尊重,生怕刺伤你。


即使疼得要命,也忍着,生怕影响我休息。现在哪里去找钱先生这样的人啊!”


真正内心富足的人,往往能将视线从自身的优越感移开,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曾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


后来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愿我们,都能收起膨胀的优越感,不炫耀自己的光鲜,不拆穿他人的不堪。


放眼去看人间百态、宇宙苍穹。


共勉。


小椰子

微信 | 微博 | B站:小椰子专栏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liqyqifang


作者简介:你好呀,我是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的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b站知名up主,全网粉丝量破200万,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欢迎关注。

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

商业知识号
ID:baoshangye
商业知识号:具有商业思想、干货、商业模式、商业好文、一个不错的公众号推荐给您!

↑↑长按二维码点击名片一键收藏

商业知识号
请点击下方【关注】商业知识号:具有商业思想、干货、商业模式、商业好文、一个不错的公众号推荐给您!
 最新文章